让幼儿走近科学

点赞:3148 浏览:106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07-01

儿童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索,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让幼儿在玩中寻找科学知识、获取科学知识.因此,我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主动地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以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与经验,发展智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

一、积极为幼儿创设科学活动的环境,营造科学学习的氛围

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能够不断提问、不断获取科技信息、引人入胜的良好环境,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在科学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以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渗透科学意识,来满足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利用大自然开拓幼儿的视野了解自然现象.大自然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它的形、声、色都会引起幼儿的好奇和兴趣.在自然环境中,我善于发现观察对象,一旦发现,随时组织观察.一次我带幼儿饭后散步时,突然,一个小朋友喊叫着:“老师,这儿有两条蚯蚓!”别的幼儿呼啦一下都围了过去,有的用手捉、有的用脚碰碰.我抓住这时机和幼儿一起观察了蚯蚓的外形,讨论了蚯蚓的本领.过后我又在蚯蚓前面放了一块砖头,让幼儿看蚯蚓遇到障碍物有什么反应?再把它放在一个一半明亮、一半黑暗的盒子里,幼儿发现两条蚯蚓都向黑暗的地方爬;过后我又把它们周围的土一半浇上水,发现蚯蚓都向湿土中爬等.在大自然中可以经常利用这种随机现象进行教育,使科技活动更加具体形象化、生动化.

2.建立室外种植园地.为了让幼儿能亲身参与到种植活动,观察了解种植的每一个步骤,并感知植物的生长过程,体验收获的快乐,我班在幼儿园内开辟了种植园地供幼儿进行观察、种植.从松土、播种、浇水到收获孩子们亲自参与,并对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记录.小小的种植活动,能让孩子们与自然亲密接触,同时,孩子的责任心、对自然的探索欲、观察力以及动手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让幼儿走近科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科学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建立科学角、自然角.我们在班内班设置了科学角,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准备了大量的材料,供他们观察、操作.如:放大镜、显微镜、磁铁、弹簧、电筒、干电池、天平称、动物标本、植物标本、电动玩玩具、地球仪模型、光学材料、盛水容器、沉浮物品等等物品材料.提供给幼儿观察和摆弄,探索科学奥秘,这些材料既安全又取放方便,孩子们的兴趣非常大.科学角内有许多科学家的照片和科学小故事的图画及幼儿的科技制作的作品飞机、火箭、蜻蜓、轮船等,我们也将根据季节、近期的教育目标不断充实和更换操作材料和添置相应主题的科技墙壁环境,让幼儿在科技氛围中感受科学、了解科学、接受科学、掌握科学.我们还利用自然角做了一些豆子的发芽试验,他们在这种感兴趣的活动中,学会了简单的劳动技能,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活动

1.丰富的观察活动.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幼儿学科学的基本方法,幼儿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以观察开始的.观察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实际能力的能动过程.观察时,要给幼儿看、听、摸、嗅的机会,让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鼓励幼儿边观察边用语言表达,学会观察的方法.在“我们去种豆”这一活动中,我们让小朋友带些豆子到幼儿园,小朋友带了各种各样的豆子,有的种在花盆泥土中,有的泡在水里,甚至还有一两个小朋友带的是熟豆子、被虫蛀的豆子.我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对比观察,他们发现泡在水里的豆子先发芽,种在土里的过了许多天才发芽;水中的豆子长出的茎细细的,长在土里的则粗些,叶子也绿点,而熟的、坏的豆子根本没动静.这一对比观察,幼儿了解了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条件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然后我们又找了大量相关资料、图片,有了亲身观察的经验,幼儿更快地掌握了知识内容,并保持了他们的好奇心.


2.简易的实验活动.实验活动是幼儿通过看教师演示或自己动手操作,认识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是幼儿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实验的结果是教师早有结论的,而对孩子来说却是新的发现.在实验《有趣的轮子》中,我提供给幼儿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三棱体、球体等,和各种材料(毛巾、纸片、绳子、橡皮筋)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让它们都快速滚起来.幼儿活动踊跃,都动手进行尝试,力争使自己的办法与同伴不同.就这样,在活动中使孩子们明白了,从多方面运用多种方法能解决一个问题.孩子通过亲手动一动,亲眼看一看,亲自经历这一过程,获得直接的体验后,得到结果,印象深刻.

3.有趣的游戏活动.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快乐、最生动、最丰富的活动.因此.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进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游戏中,幼儿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如在进行科学活动《谁的小伞飞得高》中,我们以游戏为切入点,首先让幼儿认识不同材料的雨伞,让幼儿动手摸一摸,进行感知,然后再让幼儿说一说伞的用途.再以“小伞飞行大赛”的游戏形式,比一比哪种材料的小伞飞得高.幼儿在游戏中感知到.直伞、塑料伞和布伞飞得高,硬纸板伞飞得低,并说出了一定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乐,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牢固,记忆深刻,又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教学效果好.

4.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活动.科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所以我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石,抓住幼儿身边的物和事来组织科学活动.一天,一位幼儿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噼噼”的声音并感到有点刺痛,觉得很奇怪:“是什么弄得我这么痛?”另一个孩子说:“有时我脱衣服时也会感到痛,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的亮光呢!”许多孩子也有同感,都十分好奇.于是,我们在科学区分批投放不同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静电”现象.第一次,我们投放了纸屑、塑料玩具、积木和笔等,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在设法把纸屑吸起来.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只要将笔杆在衣服或头皮上摩擦或用手不停地与笔杆摩擦,笔杆就能将纸屑吸起来,于是,他们认为任何东西摩擦后都能将纸吸起来.对此,我们没有急于否定,而是投放了一些铁质小棒、不锈钢盖子、积木、玻璃杯等材料,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操作,自己去发现问题.当孩子们发现不是所东西摩擦后都有吸引力时,我们及时向孩子们讲解了有关静电的知识,解开了孩子们心中的疑团.接着,我们又投放了不同大小、质地的纸屑,如绉纸、蜡光纸、橡胶纸、塑料纸等,并提出问题:“你能通过摩擦将这些纸吸起来吗?”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静电现象与物体质地的关系.明白了摩擦产生静电的科学原理.

总之,在科学活动中我注意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注意渗透科学环境,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经验,充分发挥每一个幼儿的潜能.通过多种形式的科学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萌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促进幼儿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