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制度与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质量管理

点赞:5199 浏览:118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育部规定2012年入学的师范生毕业时要参加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这项教师资格制度改革措施使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生源质量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学制年限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冲突、素质培养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等.要解决这些矛盾与冲突,必须做好教育质量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 键 词]教师资格制度小学教师职前教育教育质量管理

[作者简介]魏亦军(1965-),女,河北秦皇岛人,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和专科教育学.(河北唐山0637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080-02

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教育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小学教师的使命光荣而艰巨.因此,小学教师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我国小学教师培养规格的变化与发展

进入新世纪,我国用“教师教育”取代“师范教育”来表示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这一变化将在校全日制师范教育和在职进修结合起来,将职前教师教育延伸到职后教师培训,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小学教师职前教育机构由中等师范学校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一些地方还进行了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尝试,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逐步提升,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一般分为文科和理科两个方向,所有毕业生均能承担语文和数学两门主课的教学,文科要能承担品德、社会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理科要能承担承担自然、计算机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培养规格是综合的、广泛的,能满足未来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教师资格制度的改革趋势

教师资格制度,又称为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或教师许可证制度,是国家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专业人员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只有依法持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人,才能聘任为教师.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志着教师职业从经验型、随意性向职业型、专业化发展,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最早始于1993年12月31日,是对在岗、在职教师进行的教师资格认定.2000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我国全面实施.一直以来,我国教师资格认定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认定,适用于各级师范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只要他们在校期间思想进步、成绩合格、基本功过关、体检正常,就可以由学校统一申报相应的教师资格.二是通过考试认定,适用于非师范教育专业的人员.非师范教育专业的人员要想取得教师资格,除具备相应的学历条件、专业要求外,还必须通过教育教学知识考试、教学技能考核、体检等一系列程序后,方可认定教师资格.

2011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试点的指导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行办法》,依据以上两个文件精神,改革试点省份2012年入学的师范生毕业时也要参加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通过后才能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而且,教师资格也将不再享有“终身制”,每隔五年就要经过考试,再重新注册相应的教师资格.

三、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矛盾与冲突的挑战

(一)生源质量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20世纪末,受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影响,许多大学扩大了招生范围和数量,大批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投入本科院校的怀抱,导致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录取分数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在同批次录取院校中几乎处于最低水平.再加上师范生免学费政策的取消,贫困家庭孩子失去了报考师范专业的优惠条件,也是导致小学教师职前教育专业生源质量降低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农村基础教育在校生人数急剧减少,许多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农村小学教师的需求量也大大降低,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阻碍了考生报考小学教育专业的热情,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机构的录取人数逐年下降,有的甚至无法完成计划的招生指标.生源数量的减少、质量的降低影响着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学制年限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冲突

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现有三种学制形式:高中起点两年制专科;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以高中起点两年制专科为例,学生要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完成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在内的30多门课程,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支配的学习时间.而且,学生见习、实习及参加其他实践活动的时间都很短,不能满足学生技能训练和能力发展的需要.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压缩饼干式的教育”.

具体到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上,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高度综合为小学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和小学专业课程教材教法三大学科.课程开设的形式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很少,就是仅有的几门选修课也以必选方式存在,学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三)素质培养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

教师资是对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质量的一次全面检验,其考试科目包括综合素质、教育心理知识与能力和面试三个环节.教育心理知识与能力考核的是学生教师教育类课程基本知识结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的课程设计能力;综合素质科目主要考查学生所学其他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内容多、范围广;面试或说课环节主要考核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和能力,对于还未毕业的专科生来讲存在一定难度.

面对考试的压力,容易导致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机构将工作的重心放在突击应对教师资格考试上,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训练,违背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是立足未来合格小学教师素质的培养,还是侧重于教师资的需要,或者协调处理好素质培养和应试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摆在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机构面前的重大课题.四、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简称TQM.指在一个组织内以质量为中心、以全面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只有全面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才是发展的唯一出路.

明确培养目标,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了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高素质的小学教师队伍,教育部于2012年2月10日制定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三个方面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要求,也为培养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机构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目标定位于为广大农村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小学师资.教师资格考试虽然不是专科层次职前小学教师教育培养的最终目标,但它却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调整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完善而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具体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2011年10月8日,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教育类课程采用的是模块化课程设置,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也是以模块方式呈现出来的.模块化课程(简称MES)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发出来的一种较先进的职业培训模式.它是在深入分析每个职业和技能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将课程和教材开发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形成类似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属于“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模块化课程模式大大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适应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学习基础、发展需求各异的受教育者的需要.

新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教育类课程的由过去的心理学、教育学、课程教材教法三大学科,演变成现在的六大学习领域、二十多个模块;开设学时和所占比例都大幅度增加;强调教育实践的重要性,明确规定教育见实习的时间不少于18周.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个课程模块可以单独开设,也可以几个模块组合在一起开设;课程开设的形式可以是必修课,也可以是选修课;课时分配也可以是弹性的,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课程改革是提高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关键,也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集中体现.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也应采用模块化设置,与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接轨,既适应考试的需要,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面对较差的生源质量和庞杂多样的课程模块,学校不但不能迁就学生的水平而降低要求,反而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通过规范教学过程管理,严把教学质量关,努力实现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直接教学为主的教学策略,研究和尝试采用更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做到“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即教师教的不应是死的知识,而应重视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生应将接受学习和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学会学习.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其他教育力量形成合力,从多角度、多方面、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学会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效率管理等,最终实现自我管理,促进体素质的提高.

(四)改革教学评价机制,保证和监督教学质量的提高

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学业成绩评定基本上还是沿用中等师范学校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绝大多数的课程都安排到期末一、两周内集中考试.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临时抱佛脚,突击应试,学习效果受到很大影响.适应教师资格考试的要求,当前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教学评价机制也要随之变革,最佳办法就是尽快实行学分制,将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全部纳入学分制评价体系.在教学评价方法上,保留必要的考试科目,增加考查课的种类,考查课可以涉及更多的课程模块,测验和评价学生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在教学评价种类上,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统一,采用多元化、灵活、弹性的评价方式,保证和监督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总而言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工作者应发挥各自的作用,齐心协力地促进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这既有利于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自身的完善,也有利于广大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本武.论专科层次初等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1).

[2]刘重庆,徐国庆.课程模块化的目的与方法[J].职教论坛,2001(3).

[3]叶宝生,王智秋.不同层次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比较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增刊).

教师资格制度与专科层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质量管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教师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4]叶宁.我国小学教师职前教育问题研究[J].前沿,2012(18).

[5]朱小蔓,笪佐领.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朱欣欣,陈凡.美国新任教师教学知识和能力考试体系的分析及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