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生活

点赞:4246 浏览:171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633.2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当教师们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传统政治课的教学时,不难发现:传统的政治课堂因过于追求应试、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疏离了我们的现实生活.而新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尤其是更加贴近生活了.如从名称上: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尤其是在哲学中,一开篇就提到了生活处处有哲学.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把政治课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怎样"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思想政治课中体现"生活"的理念,提高课堂质量,满足学生对"各种生活的关切"?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思想政治新课改的认识.

一、教材生活化

1.教学目标:向多维目标转变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以知识为本位,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有时虽然在教学目标上也注重能力的培养,但注重的也是掌握、理解、分析书本知识的能力和解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也只是填鸭式的灌输.新课程贯彻了生活的理念,教学目标的设计从一维转向多维,不在单一注重知识和能力目标培养,还要求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培养.


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课堂各种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关注社会发展,乐于学习,热爱生活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

2.教学内容:从"书本化"转向"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教科书给我的最大体会应是:从原来的"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变成了"活的、真的、动的、用的".新教材更加联系生活,例子也更有价值.例如:《经济生活》的教材安排上,不再像以前教材那样,一开始就讲经济学的理论,而是从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的消费现象入手,引起学生对经济的兴趣.尤其是讲到"变动的影响"这一章节时,新增加了"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虽然都是新内容,但是非常贴近生活,因而也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3.教学策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感悟

创设问题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新教材给了教师许多创设问题情景的机会.(新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这是与以往教材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这样教师就能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故事、丰富细腻的情感开展趣味性教学,使学生不但善学而且乐学.

二、教师的能力要求

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坚持杜绝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新课程改革,使教材更加条理化,生活化.知识的容量也更大,更新.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应该有所提高.

1.注重资料积累,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新内容,这些新内容往往与生活非常近.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应该建立"教学资料档案",需要时从中提取,方便快捷.利用资料,逐步使教学做到有理、有据、有趣,使学生对政治课愿学、乐学.

2.创新教学方法

缺乏吸引力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如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力不足,教师教育观点、教学方法陈旧,不少教师没在教学上下真功夫,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吸引力.这一局面不扭转,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无从谈起,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为此,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究教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才能更好地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达到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目的.

3.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使用延续了多年的黑板加粉笔的方式.这样,即使教学内容很丰富,素材也是来源于生活的,但长此以往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探究学习的.事实上,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的,是对生活的提炼.生活化的素材有时是简单的语言很难再现出来的,学生也很难获得生活上的体验.这时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使平淡无其的"文本"素材用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就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

1.善于激励,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迁移,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学内容.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以表扬激励为主,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友善的,它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应多给学生以激励和赞扬,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经过教育实践经验和心理学证实的正确的教育行为准则.为了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善于运用激励艺术.

2.鼓励探索引导学生勇于实践

以往的教学,一般局限于书本和教室,教学空间单一、封闭,教学时间固定,随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教学环境也从以前的封闭、专制向开放、转化,这就必须要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空间.因为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来改造世界,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善于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社会怎么写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社会责任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独创意识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如去年我校为鼓励学生社会调查,专门组织活动去上海科技馆进行参观,学生们的兴趣很高,还主动地分成了小组,并撰写相关调查报告.从论文看大部分学生思想高度重视,调查态度认真,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并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政治与生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课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结束语:教育不仅仅是能力的强化,教育的目标是"树人",是让人成就自我,超越自我.因此,教师只有正确定位,运用巧妙的教学策略,才能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惟有这样,也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