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是美育放飞的平台

点赞:10508 浏览:446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没有拘谨,身心平和,美思飞扬,充分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同时去感受学习,感受生活,感受美无处不在.审美又有所不同,各显异彩,让教师丰富的音乐知识巧妙地感染着学生,传授给学生.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势在必然.

音乐课美育学生音乐同美术一样,被称之为艺术,是一种具有震憾力的文化表现,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一根韵律的神经,表现着喜怒哀乐,它的内在含义,包容着美丑及善恶,这便是音乐的大气魄,大手笔.给美育一个最适合的停泊地和出发点,让美育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功能,贡献于人类.

从事小学音乐教育20余年,音乐时时激励着我,同时也感动着我.可是,一走上讲台,教给学生知识的时候,就显得呆板而缺少音乐的灵动,自己经常思考,也经常依然如此.这样反反复复之中,不知道走了多少节音乐课堂.近几年,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旗帜下,对音乐教学也产生了一些想法.其中之一的想法就是,既然音乐这样美丽,为什么不把美的教育融合进来?让美育伴着优美的弦律展翅飞翔呢?

首先,整体来说,学生是特别喜欢音乐的,因为音乐中含有一种内在的伟大的美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特有的.小学高年阶段是学生生理发展的加速期,一切心理要素都在慢慢地表现出来,有一些审美的需求在音乐课上能够得到集中的充分的表现,这就是上述的学生爱音乐的充分论据.

美是一种感受,审美更是一种感受.美是一种出乎于心,发乎于情的,更是多角度多元化的,不是说,只有人在欢乐高兴的时候才体现美,才能去审视――这是片面的.俗话说:“男愁唱,女愁哭,大人乱嘟嘟”用三个字,重点在“愁”和“唱”,充分体现出男士的一种忧愁美.这样的忧愁美,也被音乐(唱)承载着.所以说,每位音乐教师都有责任在音乐课上唤醒学生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保护学生对美的特有的不同观点.发展学生的审美特点.不辜负教师的教,别忘了音乐与美同在.美寄托于音乐方能更美.让学生去发现美,审视美,创造美,享受美.

其次,大道无痕,与学生一道审美,一道成长,这才是音乐课堂的最高境界.

中国搞了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今天要改,首先要改掉过去的师生关系,教导与服从这种现状,不适合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新型的师生关系亟待建立,特别是音乐课,教师与学生一起想,一起看,一起唱,一起跳;一同学习知识,一同发现美,一同感受美,一同审视美.学生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好玩好动.如果老师与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什么都做到“一起来”,这课堂自然生成一种美,这是一种真正的美,是一种无可质疑的美,是会飞扬的美.

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没有拘谨,身心平和,美思飞扬,充分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同时去感受学习,感受生活,感受美无处不在.审美又有所不同,各显异彩,让自己丰富的音乐知识巧妙地感染着学生,传授给学生.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势在必然.


每一位音乐教师的教学都是不可重复的,因为音乐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这样教师首先要具有个性,特别是审美的个性,没有教师的个性,便谈不上学生的个性,音乐课上失去了个性的培养和教育,往往意味着教学的失败.

培养学生的个性,就不能以教师为主,更不要“满堂灌”“一刀切”,应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感受,去表现,去创造.大家知道,每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都能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促进剂,给人们的生活充满光辉,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是如此,美的学习生活是不能离开优美的音乐的.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创造《月光曲》的过程,足以说明这一点.

综上所述,不是什么高谈阔论,只是从事音乐教学20余年的工作经验和一点点的积累与自我反思,写出来与同行们一同探讨,共同提高,让音乐课成为审美的平台,让美“飞”得更高更远.这才是自己的初衷.

(上接第148页)孩子的境界.当老师们“看、读、听、积”觉察力四要素得到夯实之时,思就显得尤为重要.思,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思,可以使人成熟;思,可以不断完善.

思,要基于一个主题.笔者幼儿园中有这样一名女孩,从小班开始到中班,一直不愿意在幼儿园吃饭,班级老师就由着家长中午接孩子回家,作为管理者,笔者想应该将此问题解决.本学期开学,就及时与家长沟通,原来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不吃饭饿着,因为孩子从能吃饭开始就一直是家人喂的,孩子自我吃饭的能力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在幼儿园笔者又对该幼儿进行了三天的跟踪观察,终于找到了不愿意在幼儿园吃饭的原因有四条:(1)班级年龄最小;(2)饭量不仅小而且咀嚼很慢;(3)每一口吃很慢;(4)聪明好强,吃不完饭觉得在小朋友面前没面子.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和班级老师商量采取了几点措施:多鼓励、少盛饭,改变小朋友对她吃饭慢的看法,老师在孩子面前杜绝提某某小朋友一到吃饭就哭一类的话语,经过一周的改变,该名小朋友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至此,笔者意识到:思,要深思深究,思要有广度、深度和厚度,要学会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本质的东西.注意思的方法要正确,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发展变化的眼光,反思已经发生的事件、失误、挫折和失败,避免用形而上学的方法,固定不变的眼光,看待出现的问题.要从现象上梳理来龙去脉,更要从本质上剖析是非因由.思,是提升觉察力的重要元素,只有灵活把握“思”这个有力的工具,才能使觉察力运用的灵活自如,才能觉察别人所不易觉察的本质.

六、悟――醒悟和觉悟,大彻大悟,亦能深度觉察

俗话说:学富五车,不如人生一悟.“悟性”往往可以在许多不经意间明白许多事理,掌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精髓.

音乐课是美育放飞的平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园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笔者幼儿园的一次教研活动“教师觉察力提升漫谈”,主讲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老师们想一想,按自认为的孩子聪明程度排序,再请老师根据平常对孩子的喜爱程度进行排序,排序后,当你们看到名单时,是不是会有触动,如果有,请老师们对排在后面的孩子更多关爱吧.”主讲者的一席话让在场的教师们感触很大.有这样一名青年教师对记者说,平常忙于工作,很少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工作,听了这次讲座才知道“觉察”背后的意义竟会对自己、对孩子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觉得茅塞顿开.悟性需要经验和阅历,“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人的成长是从挫折中得来的,同样,“悟性”也是从实践中感悟出来的.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的一句名言:对一个有觉察力的教师来说,幼儿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老师的眼睛.

因此,夯实觉察要素是提升幼儿教师觉察力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