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美学

点赞:27297 浏览:12957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学翻译不同于文字翻译,它有着自身的美学特色.从美学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文学翻译所遇到的问题,这已成为文学翻译的一大趋势,人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一点.因而,在剖析文学作品和解决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美学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关 键 词:文学;翻译;美学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204-02

一、文学翻译与美学

“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造的.”这是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的,它说明美与人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联系当然也包括人所创作的文学.在文学的各种社会功能中,能够充分体现其本质的就是它的美学特性.文学作品,跟一般应用文(如经贸信函合同、法律文本、政府公文、新闻报道评论等)是不一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给读者以审美享受,并且具有一种只有美学才有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种艺术美,一种能将语言美、情感美、形式美、内容美等汇聚融合的艺术美.文学翻译,作为一门审美的艺术,它所展示于人的美学效果正是它的独特性所在.让译作读者能有跟原作读者拥有相似的美感,让文学作品的审美得以再现,以及用其他国家语言把这种艺术美如实地展现给读者,这是文学翻译的目的和任务所在.文学翻译的独特性以及它的目的和任务都离不开译者的审美意识.文学翻译的过程,既是创造美和再现美的过程,也是译者对原作审美理解和审美再现的过程,它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相互交流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一个译者与原作者的交流过程;另一方面,它还是一个译者与译作读者的交流过程.这两个方面既需要读者用美学的原则去赏析和评鉴,也需要译者在遵循美学规律的同时去进行一次具有创造性的劳动.一般说来,译者对文艺学、修辞学以及语言学领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影响到文学翻译的好坏优劣,这一点人们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文学翻译是不是会受到美学的影响,这一点则很容易受到忽视.美的理论性研究是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属于哲学的一部分一艺术哲学,这就决定了评鉴文学作品及其翻译价值的一个方法可以是美学.文学翻译的一大趋势就是从美学的角度对其展开分析和解释,美学可以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归人在文学翻译理论中,这一点已经被人们所关注和认可.

二、翻译与美学研究现状

在西方,不管是哲学家、翻译家还是文学家,他们都有自己的美学思想.“理念”是柏拉图最出名的美学思想的基础之一;“模仿说”则是其弟子亚里士多德最看重的美学理念;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对美的看法是“美是和谐与比例”;古罗马著名的哲学家西塞罗,提出了一个极有影响力的主张,即“辞章之美”;早在17世纪,歌德就倡导通过文学翻译建立“世界文学”;英国的德莱顿则将“翻译是艺术”的论断明确写入《论翻译》(OnTranslation).到了20世纪,托尔曼就在《翻译艺术》(ArtofTranslation)里提出了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再创造,可以根据翻译与绘画的比较去了解文学翻译的本质、过程和标准;译者的审美感知,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真值”的感知,可以用于确定译作翻译的好坏,这是法国译论家瓦勒利(PaulValery)观点;费尔斯蒂纳在《翻译聂鲁达》(TranslatingNeruda)中指出,从本质上来说,诗歌翻译是一种批判的艺术和行为,它既是一种艺术创造行为,也是一种批判性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双重性活动.从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历史来看,译界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随着翻译活动规模的扩大,翻译学家们从早期对文学翻译艺术本质的主观印象式经验之谈转入了另一个阶段,即开始正式地系统地去研究翻译与创作之间在艺术规律上的内在联系.在意大利,20世纪20年代出版了一本《美学原理》,作者是克罗齐,它直接提出,“文学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而吉里列维则在60年代提出文学翻译的目的:原作相应的艺术感染力要能够被读者感受得到,并且可以使读者在译作里体验到美的享受.由此可见,从文艺学和美学的视角去剖析与讨论文学翻译,这并非不正常现象,而让翻译问题进入美学的范围也是正常的.译作在译入语文化中的接受程度以及原作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倾向会受到读者、译者以及安德烈勒费维尔(AndreLefevere)“赞助人”的美学原则的影响,这种影响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翻译过程.正因如此,美学对翻译理论的影响已经被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关注,把美学理论当做一项工具以便深入研究文学翻译的种种问题也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如今,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探讨翻译理论和美学理论的著作多如牛毛,但是关于文学翻译或是翻译美学的专著或是文章却是凤毛麟角,人们所知道的国外较为著名的就是出版于1999年的TranslatingLife:StudiesinTranslationalAesthetics,而国内仅有《翻译美学》、《文学翻译比较美学》、《翻译美学导论》以及《实用翻译美学》等几部把翻译和美学联系在一起进行探讨的著作.


三、翻译美学的归属问题

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就其本质而言它属于翻译美学范畴内的问题.我国翻译美学研究在理论上觉醒的标志是傅仲选先生出版于1993年的《实用翻译美学》,因为它是我国第一部以独立形式出现的翻译美学专著.紧接着,翻译美学课在一些高等院校如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等大学正式开设,从此,翻译美学得以正名,并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可是,如果从美学的角度去探讨和践行文学翻译,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其历史可以追溯一千年以前,古代很多大师级学者留下了许多经典而又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美学财富.如孔子的“尽善尽美”;老子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孟子的“充实是美”;荀子的“不全不瘁不足以为美”;支谦的“文质说”,等等.近现代严复的“信达雅”、朱光潜的“艺术论”、林语堂的“美学论”、许渊冲的“三美论”、傅雷的“神似说”等等理论都包含着许多美学元素.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到底是该把它归于翻译问题还是把它归于美学问题,这是许多学者一直以来都在探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从文学翻译的本质和它的过程来看,将它归为美学范畴可能更好.罗新璋先生曾经明确提出:“文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艺术;文学翻译,自然也应该是一种艺术实践.在充分理解原作的基础上,文学翻译,应该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融合再造,以充分发挥它的艺术再现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翻译既是一种美的创造也是一种艺术创造.文学翻译理论的基本框架在张今先生的《文学翻译原理》里得以初步展现.他也曾明确指出:“文学翻译原理是文学翻译理论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文学翻译的性质和一般规律,它是一门理论科学,研究的是它作为一个艺术创造过程的实质和一般规律,所以可以把它称为翻译艺术学或是翻译美学.”而《译介学》的作者谢天振先生则直切要害:“在中国,翻译史上的文学传统,翻译与民族文学发展的特别密切关系,使得从文学研究的立场出发去研究翻译,不仅有此可能,也有此必要.”

就文学翻译来看,它的特殊就性就是―全部的翻译活动中最令人向往的一项活动是它,最艰难最富有争议的活动也是它.它做的是艺术的完美性抉择,即一切选择最好,直至近于完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属于一种翻译审美的艺术创造.如果从翻译美学的需要看,文学的美在于它外在形式的自然感性、在于它综合形式的象征感性、在于它内在形式的意象之美、在于它的多层级但又互相渗透的结构.因此,在讨论文学翻中涉及的美学问题时,不应该只局限于一般的文学赏析,因为文学翻译的其中一个审美目的就是再现原文中体现出来的文学美,以及再现原作中的美.文学翻译牵涉到的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它也牵涉到审美认知和体验,属于一种语际间的相互转换,它包括审美主客体的审美意象、审美素养以及审美主客体的文化审美取向.简单来说,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只有审美、再现美和美的创造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就审美而言,它需要主体拥有良好的审美心理机制,客体拥有内在的审美特质以及主体运用本身所拥有的审美机制去把握客体的审美属性而让审美主、客体相互作用;就美的再现而言,“把审美客体性特征转化为对象性特征”决定了译者的艺术再创造力.曾有学者把文学翻译定义为一种“人学”,意思有二:第一,艺术形象中的人物角色是需要在文学翻译中再现的原作的中心形象,它可以揭示人性本质;第二,译者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它是再创造的主体;就创造美而言,文学作品拥有自己的特点,它是一种艺术.要再现这一艺术,需要充分认识艺术本身,要认识到它对赏析艺术作品的美学意义,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译者可以通过再创造使自己重建心里认知机制,同时也让自己脑海中产生的艺术画面更接近原作者所想的艺术画面.

总之,从美学的角度去思考文学翻译,所牵涉到的问题不仅仅只局限于文学作品里所面临的问题,也不仅仅只局限于翻译领域里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也不是只属于美学范畴里所面临的问题,它应该属于美学、文学、翻译学三个方面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对于它们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后所产生的问题必须予以重视,否则就难以解读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文学翻译的美学之路也必定崎岖不平.

文学翻译的美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责任编辑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