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软件应用专业的改造与

点赞:23742 浏览:10757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李国兴(1978-),男,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与网络教育.

摘 要:近年来,各中等职业学校在市场的号召下,在政策的指引下,纷纷开设了软件及应用专业.那么已经开设了十几年的专业该怎么改造来追随市场,保证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呢?该文作者结合所在珠海一职校的工作经验,立足珠海本地计算机软件应用行业及企业的现状,探析了该专业改造的一些看法.

中职计算机软件应用专业的改造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软件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关 键 词:专业改造;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54-02

一、现阶段本地计算机软件与应用专业的就业前景

珠海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市政府确立了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战略目标.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第二产业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4.8%,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7.2%.为了配合信息化技术发展要求,珠海市建立了国家级软件园区――南方软件园,有力地促进了软件产业发展,为珠海的软件产业发展和创建打下牢固的基础.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环境的建立,为各行各业的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在“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也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五年内还将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势头,与之关联的电子商务网络怎么写作人才需求量增大.同时,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等应用日趋广泛,对软件的需求日趋提高,根据2010年珠海市人力资源部门统计数据,全市12000多家企业对网站开发测试、网络管理、网络编辑等岗位需求缺口达3万至5万人,其中,适合中职生就业岗位约占10%,岗位数达3000至5000个.

珠海市中职软件技术专业每年毕业生的数量约为200人,由此可见,计算机软件及应用专业毕业生在珠海及珠三角的软件、网络和电子商务网络怎么写作等领域有足够的就业空间.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提供市场所需的人才,保证计算机软件及应用专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对本专业进行合理改造.

二、计算机软件与应用专业改造的具体实施建议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专业改造首先要考虑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可依托当地计算机软件应用行业及企业,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进行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改革.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再进行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笔者所在专业已与锐捷网络和神州数码等相关软件技术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进行了订单培养项目合作.

(2)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合作,高质量展开“3+2”形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以满足当地计算机信息产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发展的要求.笔者所在软件技术专业班级已有两届学生通过“3+2”模式升到大学.这种模式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追捧,也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课程体系改革

通过对软件技术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调研与分析,以就业岗位为基础,完善与岗位对接的课程体系,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对软件行业的创新发展进行分析,每学年由专业建设小组展开企业岗位需求调查,研究在新形势下,软件技术工作岗位的需求变化.借鉴企业人才培养经验,使学校拥有与行业企业相接轨的课程体系.在教学项目的设置上,应尽量采用企业实际案例.

2.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建设精品课程

依托当地IT行业及企业共同研发精品课程.笔者所在学校已与金山软件公司、同望科技公司、锐捷网络和神州数码公司、唯康通信技术公司、上海新朋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以企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共同开发精品课程.

(三)教学方法改革

(1)构建与企业工作岗位相一致的教学环境,引入企业实际项目内容,降低课堂教学与企业工作场景的差异.

(2)推进和完善“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等教学方法改革,将课堂延伸到企业中,直接进行实践性教学活动.将企业元素引入学校,建立企业工作室,真正将生产实践内容融于课堂教学中.

(3)推广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导向式教学方法,探索“自主、合作、探究、训练”的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改革,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形式,改革师生之间“我教你学”的知识传授模式,实现“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零距离”互动,借助方便、快捷的信息化平台,使学生和教师的“教、学、做”有机结合.


专业建设中职计算机软件及应用专业的改造与探索

(四)学生的评价模式改革

制定融合企业元素的评价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借鉴企业质量管理原则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和评价.具体工作可分为:

(1)设立教学(实习)过程质量监控点,展开评价、考核工作;对学生进行以综合能力为依据的全面评价,包括除考核学生的理论成绩外,还包括学生的职业素质、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与他人的协作和沟通能力,以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2)以行业资格证书评价学生成绩.如:“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局域网与网络操作系统”之类的课程可实行“以证代考”.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级职业资格鉴定机构的考证,视学生考取资格证书的相关级别,给予学生一定的学分奖励,并替代对应科目的考试评价.

(3)以技能竞赛的成绩当作学生成绩评价依据.通过组织本专业群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以竞赛成绩作为学生专业成绩的依据.

(五)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专业改造的重中之重.根据本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加强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构建一支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老、中、青”教师三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1.有效实施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准确把握本专业发展方向,紧密结合本专业相关企业和产业岗位群所需,以有效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来实施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根据实施项目化教学、一体化教学、工作岗位场景式教学所需,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通过参加专业认证考试等模式开展业务学习,鼓励专业教师考取技能等级证书和企业认证证书.

根据本专业发展趋势,每一名专业教师均应进行前沿学科的研究学习,设置一个主攻方向,确定一个以上的前沿学科专攻方向.

2.科学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在专业教师队伍中,有效构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加强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形成本专业具备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优秀教师能脱颖而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加强专业课题研究,申报和参与课题研究项目,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在课题的申报、研究、结题等一系列活动中,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业务领导才能.

3.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完善“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选派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全方位对青年教师进行科学有效培养.全部青年教师均有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健全青年教师培养的监督、考核制度.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开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比赛活动.

4.从企业聘请能工巧匠

创新聘请企业专家作为教师的动态管理机制,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分工与协作,共同参与教学研究、标准制定、培养方案优化、实训项目开发等工作.

三、结语

专业改造是一个持续的、发展的工作,只要不断要求进步,结合各自当地经济现状、产业结构,每所学校都会找到适合本校的专业改造方案,相信我们计算机软件与应用专业会培养出更多的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