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德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

点赞:4559 浏览:127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闲暇已成为大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资源.高校实施闲暇德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实现高效培养目标和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开展丰富的闲暇德育活动,培养大学生闲暇生活技能,引导大学生理性经营闲暇生活,做闲暇生活的“富有者”.

关 键 词:闲暇;闲暇生活;闲暇德育;闲暇德育价值;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278-02

理论上讲,我国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后,大学生每周有2天休息时间,加上法定节检测日、寒暑检测期,每年的闲暇时间约为一百七十天,占全年总天数的47.2%.如何在有效利用如此富有的闲暇时间中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及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闲暇德育

闲暇德育属于德育活动的范畴,是实践育人的一种新模式,是在闲暇时间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所谓高校闲暇德育,就是针对大学生闲暇生活而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它与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其目的,一方面是帮助大学生提高闲暇道德能力,养成良好的闲暇理念和闲暇价值观,承担社会富裕的闲暇道德责任,另一方面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高校闲暇德育的价值分析

综观当代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彩,为学生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大学生闲暇生活质量和层次不高,娱乐化、庸俗化、消极化问题还比较严重[1],使他们感到空虚与迷茫,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对闲暇德育提出了客观要求.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倡导富强、、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9,是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体现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活中,更要落实在每个人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全过程,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修养.大学生作为生产力要素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科学全面的闲暇德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合理开发和利用闲暇资源,提高在闲暇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的能力.

2.以课堂为主阵地的德育教育的有益补充.闲暇德育注重从个体的现实生活和现实活动出发,在闲暇生活中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道德规范并养成行为习惯,最终达到真善美的生活境界.而人们的思想品德往往不能通过特定时空中的“教”与“学”而“速成”,必须在生活世界特别是闲暇生活中内化涵养而成[3].因此,以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学校德育的内在使命要求闲暇德育的开展,以使其教育突破有限的时空局限而实现无限的可持续发展,融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与闲暇的陶冶过程、实践体验于一体.由此可见,闲暇德育是以课堂为主渠道的德育教育的本质要求与有益补充,能极大地提升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其有效开展对课堂德育具有巨大的能动反作用.

3.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检测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高校闲暇德育必然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与重要内容,为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搭建了新的平台,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开辟了舞台.高校闲暇德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实现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其最大的特点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形式多样的闲暇德育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丰富个性和活动能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闲暇德育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对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作用.


4.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保障.首先,高校闲暇德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理想,一个目标,更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工作日的缩短”或闲暇时间的增加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4].高校闲暇德育通过对大学生闲暇活动和闲暇生活交往的正确指导,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中,发展兴趣爱好,提高思想品德,树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养成文明健康的闲暇生活方式,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其次,高校闲暇德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自由个性.高校闲暇德育以自由开放的方式,让大学生自主自愿地选择适合自身思想品德发展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活动方式,在闲暇的自由活动中全面发展个性,从而不断实现人格的完善.再次,高校闲暇德育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合作协调品质.人格健全者总是乐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自尊与他尊、理解和信任、同情和人道等优良品质.高校闲暇德育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共同的理想和情趣.在闲暇生活中,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群体活动,进一步增进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了解,建立师生、同学之间的友谊,既发展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又提高了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更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适应新生活环境的能力.

三、高校闲暇德育的实现路径

1.发挥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引导闲暇生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党团活动、主题班会等教育形式的作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的闲暇价值观会影响大学生选择不同的闲暇生活方式和闲暇活动内容.在正确闲暇价值观的指引下,大学生可以规避闲暇生活中的盲目性,自觉把闲暇活动作为愉悦身心、提高个人思想品德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闲暇德育首先应关注大学生正确闲暇价值观的培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把闲暇的重心放在个人能力发展、履行社会职责、磨炼心智提高技能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融入社会生活.2.发挥优秀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在丰富多样的闲暇活动中融入闲暇德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又是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的.因此,高校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等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休闲等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寓闲暇德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可结合办学特色,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文明教育、爱心教育、德育教育等体现本校文化特征的文化活动和赛事,构建育人的行为文化环境;利用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深化闲暇活动的内涵;开展优秀文化艺术活动进校园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文化艺术氛围,引导校园文化健康高雅的发展.丰富多样的优秀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展示青春风采和鲜明自我个性的广阔舞台,而且可以拓宽大学生闲暇生活视野,提高闲暇生活的品味和质量,锻炼大学生参与有益闲暇活动的能力和技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5].

3.积极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闲暇生活的技能和技巧.闲暇作为一种现实存在,正以它自身独特的方式彰显着一种文化,一种人类文明的程度.“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懂得怎样有效利用闲暇的人.因此,高校在实施闲暇德育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直面社会生活的挑战,直面人生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解决个人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使自身的智力、品德、情感、体格等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学校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双休日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寒暑检测社会调查活动、实训实习活动等有益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健康有益的闲暇社会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高效率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技巧,提高闲暇行为价值判断能力、审美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制能力,从而为实现和谐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加强闲暇德育师资队伍建设,为高校闲暇德育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闲暇德育受其特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限制,只有由专业教师来实施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加强闲暇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加强大学生闲暇德育的基础和关键.各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大学生心理教育教师的作用,经常性开展闲暇德育活动.通过进修、培训,将有志于闲暇德育的教师组建成一支专职教师队伍,壮大闲暇德育师资队伍.聘请教育专家或社会上从事闲暇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作为学校闲暇德育教师,对学校闲暇德育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指导和帮助,使学校闲暇德育紧跟时怎么发表展步伐.同时,可经常性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与大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发挥同辈群体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引导学生积极选择、参与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的闲暇活动,形成健康、科学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

闲暇德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大学生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闲暇德育是德育回归生活、走向生活的前提.丰富多样的闲暇德育活动,是德育生活化的标志.高校闲暇德育正是通过学生良好闲暇素质的养成,转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培养学生成为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热爱学习和热爱生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