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德育的

点赞:3979 浏览:14541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计算机网络深入大学校园,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但是最近几年大学生网络德育问题愈发严重,引发了一系列的难题.对此,提出可操作性的具体对策: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网络德育工作;加强网络法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健全校园网络防卫.

关 键 词:网络;大学生;道德;失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277-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且丰富多彩.面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扮演着上网的主要群体.网络生活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所以网络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道德素养以及行为规范密不可分.看待互联网要用辩证的眼光,它既给大学生带来生活上、学习上方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如今的大学生刚脱离家庭的管教独自在外上学,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正处于思想转型的时期,还具有思想单纯、自制力不强、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的特点.那散播在网络中的一些不良信息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务必要引起广大德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网络德育,就是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使人们接受和遵循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并按其价值标准处事做人,塑造人的品德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1].

(一)网络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

互联网是开放性的,因此接收的网络信息是杂乱无章、良莠不齐的.网上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上的问题,造成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所以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来应对网络带来的负面效应.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是高校德育适应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面对互联网汹涌澎湃的发展趋势,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网络德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正视和利用好互联网,占领网络德育阵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我们只有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才能够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才能够从新的角度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必须对他们进行网络德育

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形正处于形成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有着不成熟认知水平、辨析能力.大学生面对网络上多元的价值观,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误导.这些不良因素可以造成大学生的世界观扭曲,看待问题没有正确的导向,容易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因此,这些更体现了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增强其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网络德育面临的问题

(一)西方意识形态侵略

他们凭借着网络资源丰富、信息渠道广泛、资金和技术条件雄厚的优势在网络中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侵略.具体的方法主要有:建立一些门户网站并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让这些网站达成共识,相互支持,掌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他们在第一时间发布不实新闻和评论,让这些意识灌输到浏览者头脑中,并且很多的网站都发布不实新闻和评论,造成浏览者的机械记忆和思维定式.大量的扭曲事件真实情况,逐步颠覆浏览者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二)网络侵权和犯罪滋生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现实世界的法律、、道德等行为规范体系缺乏约束力,并且国家颁布关于网络上的法律相对滞后,所以网络侵权乃至犯罪得以大量的滋生.大学生在这种现象中扮演着犯罪的实施者和受害者.一些大学生通过攻击网站、窃取他人、偷窥隐私、传播电脑病毒等方式危害他人合法权益;或传播信息、参与网络活动、进行网络诈骗和诋毁他人的“人肉搜索”,损害了公共秩序,破坏了网络环境.还有一些大学生因为生活阅历少、思想单纯,盲目的相信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的各种信息,对自己或者他人采取不法的行为,轻者财产受损,重者引发人身安全.

(三)不良信息的侵扰

西方国家除了利用网络进行意识形态侵略,还展开对大学生思想上的攻势.他们散步暴力的内容、颓废的态度、反社会的主张和末世等谣言.这种颠覆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良信息和宣传,吸引富有好奇心的大学生,使其思想陷入错误的思想模式.不良信息在内容上、作用上不如直接的意识形态侵略严重,但是西方这些精神产品受众范围广泛,并且普遍的存在于网络上,使这种方式具有广泛性和隐蔽性,更易造成其不良的影响.


(四)网络“疾病”的蔓延

网络的普及引发了各种心理和精神上的病症,特别是对人们的生活规律有着巨大的冲击,引发一系列的网络疾病.网络疾病目前有四种:一是生理上的,如脊椎病、颈椎病、眼睛疾病、头晕、睡眠不足等,大学生的身体出现问题就不能更好的学习.二是对网络工具的盲目,逐渐缺乏反思能力.目前很多人都是遇到问题上网搜索,网络上的答案并非是真实可靠的,而且给的错误的煽动性的答案还能影响我们大学生的世界观.三是网络心理的依赖,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前进方向的人由网络信息的接收者变成网络信息的依赖者,只有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才能感觉自己存在的价值.四是与现实隔绝,部分网络依赖症状严重的人已经对现实世界失去了兴趣,没有目标和动力、产生多方面消极情绪,不愿意也不能处理现实问题,对现实世界产生了隔离.

(五)传统道德教育无法及时适应网络道德教育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还是采用传统的读报刊、听报告、座谈等形式单向式、强迫式的灌输方式,这种方式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快,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在传播媒介的使用、信息意识和国际视野上超出了他们的师长[2].教育者没有了信息优势的地位,很难掌握学生思想的脉搏,使得在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中不占有优势.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有特殊的规律和特殊性,这些特点还没有被教育者掌握,所以在面对网络德育问题时,不能妥善的处理.三、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对策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发展,所以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德育[3].

(一)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互联网是开放的平台,不同性质的文化交融在一起,使大学生难以辨别该吸取什么样的文化.有的大学生单方面的追求西方的文化,觉得西方的文化一切都是好的.有的大学生只看重中国的文化,排斥外国的一切文化.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有明确的认识,将网络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输入到网络中,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网络德育的灵魂.高校要建立有影响力的并且能够传播正面信息和先进文化的网站,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做到将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外国先进的文化融合在一起.

(二)加强网络德育工作

高校要建立一支不仅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较高,而且熟练地掌握网络技术,在网络上进行思政政治教育的高素质队伍.我们要定期培训这一网络德育队伍的理论和实践素质,他们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网络德育是否能有效的开展.高校还要将积极向上的信息、正确的价值观和国家的主流思想牢牢的占领校园网络.学校和学生会积极开展与网络有关的活动,大力宣传文明上网的思想,给大学生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大部分大学生有了文明上网的习惯,也会熏陶渐染少部分有不健康上网的学生,这样就会营造一种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为网络德育工作提供正面引导.

(三)加强网络法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大学生对于网络法规、法律缺乏了解是导致了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广泛开展网络法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知识,使他们能知法、懂法.高校要通过政治理论课给大学生讲授互联网的法规和管理规定,并以实际案例警醒和教育大学生,使他们在上网时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做守法“网民”.

(四)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健全校园网络防卫

互联网中的、网络犯罪行为都是建立在特定技术基础上的,因此要掌握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学校要完善网络中心,通过技术手段,对网上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消除一些不良的、消极的信息.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有关网络的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加强对局域网内的审查,并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阻止那些反动、低级、庸俗有害健康的信息进入校园,真正建立起校园网络安全的“防火墙”.把网络失范现象消灭在萌芽,把网络的负面作用减少到最小.

大学生网络德育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今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信息飞速发展,网络给大学生乃至所有人群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必然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我们只有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德育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实践中发现大学生存在网络德育问题,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并且结合过去的经验,探索新的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才能应对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弊端,更好的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