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心理学的巧用

点赞:16335 浏览:710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于教学内容较抽象,学生常常觉得枯燥无味.教师可利用无意注意、以学生为中心、情感共鸣等心理技巧营造学习气氛,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 键 词:思想政治课;心理学;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若学生的心理活动流畅,则认识就全面深刻,思维就敏捷灵活,记忆就准确牢固,收效就丰富显著.反之,学习效果就会降低.一个称职的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巧用心理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所谓课堂心理控制的方法,就是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心理活动转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框架之内,达到教学目的.

一、运用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政治课大多理论抽象,内容枯燥,教师若不精心组织,往往显得呆板、空洞、单调乏味.另外,加上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高强度的学习往往令学生倍感疲劳.因此,教师要在上课伊始,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兴奋起来,为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做好心理准备.教师可有意识地利用课外素材,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增强课堂的吸引力.

例如:在讲授《我国分配制度》一课时,可以一开始就引用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排行榜中极具震撼力的财富数据,一下子就让昏昏欲睡的学生兴奋起来.继而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正确看待收入差距,从而体会“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

此外,教师的语言和语调也是吸引学生的有效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听起来感觉空话连篇,不要大而全、空而高,应生动、不失逻辑性、不失趣味性,运用幽默诙谐、活泼有趣的语言和语调来吸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获得知识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与思考.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教材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与学生的成长经历紧密相关或学生身边的生活个案为突破点,设计一两个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当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状态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表达、分享、交流、反思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把课堂还给学生.

比如:在讲授《男女生交往》一课时,课本标题本是“男生、女生”,教师刚说完课本标题,下面突然有个学生冒了一句某产品的广告词“幸福一生”,引来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教师也一时陷入尴尬.但此时可运用教学智慧,抓住这难得的情境,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讨论“男生女生,幸福一生”是否成立.这样,经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也可以形成对关系的一个正确理解:幸福的人生当然也包括良好的异性关系.这样不单将课堂的小风波处理得当,同时无论是当初扰乱课堂的“始作俑者”,还是跟着起哄的学生非但没有因此得到责难,还能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心理学的巧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政治课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通过情感共鸣,构建融洽的教学氛围

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往往不感兴趣.因此,政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需要层次的规律对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选择适当方法进行教学,才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对学生采取“移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的方法进行教育.所谓移情,就是要理解和欣赏学生的感情,善于将心比心.所谓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就是不加判断地认可学生、关心学生,教师表里如一、不装模作样,不以学生回报作为交换条件.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交流情感、增强意志的复合联动过程,情是打动学生心扉的钥匙,爱是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从情感入手,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中,用自己热爱政治、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真情感染学生,把情感因素和智力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教师要想感染学生,首先应该能感动自己;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首先就应该有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很多时候,教师真挚的情感流露,比大量的素材更能打动学生、取信于学生.

当然,要运用心理学知识于政治课教学中,政治教师最好是个“杂家”.心理学的运用绝非简单技能,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不断积累的教育智慧,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化危为机,出奇制胜,从而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并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水平等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