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比较视域下的《悲剧心理学》

点赞:28565 浏览:13151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朱光潜被誉为中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其代表作《悲剧心理学》被学术界公认为第一部系统地阐释和批判西方悲剧理论的著作.笔者将近年来中外学术界对《悲剧心理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地比较分析,发现针对这部学术权威巨著,仍存在研究的空白和盲区以及再次审读和发掘的意义与价值.基于中西比较的方法视域,试图厘清有关《悲剧心理学》理论运用及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 键 词: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中西比较悲剧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87-03

一、《悲剧心理学》国内研究概览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的深湛研究和深厚学养融会中西方文学,沟通唯心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贯通“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学术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享誉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大师.而他的代表作《悲剧心理学》是第一部系统地阐释和批判西方悲剧理论的著作,被国内学术界视为权威经典.

截至2012年,通过清华学术期刊网检索――以“悲剧心理学”为题名,共检索到相关学术论文18篇;以“悲剧心理学”为关 键 词共检索到相关论文67篇;以“悲剧心理学”为主题共检索到论文96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薛涌的论文《作为终极意义上的悲剧――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望》1990年15期),作者着重分析了悲剧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这一问题.汪献平的《<悲剧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主要探讨了《悲剧心理学》的理论渊源.其他相关论文基本上是运用《悲剧心理学》中的理论方法来分析中外文学作品,从而进行中西文学尤其是中西方悲剧方面的剖析比较.却很少有人深入《悲剧心理学》本身的细部进行评价,更少有人考虑到其中所涉及西方理论对中国文本的适用性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共出版评论朱光潜生平及其学术的论著数十部.其中涉及《悲剧心理学》且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987年阎国忠在《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中指出研究悲剧是美学需要填补的一项空白,称《悲剧心理学》是“在《悲剧的诞生》中诞生”,并深入分析了黑格尔、尼采之于朱光潜的影响,进而讨论悲剧的衰亡.1996年宛小平、魏群的《朱光潜论》从悲剧世界的自然变迁,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对朱光潜的悲剧研究做了综合分析.1999年,王攸欣在《朱光潜学术思想评传》和《接受选择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中指出,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对悲剧的每一性质的论述都列举西方历来的不同观点,利用它们互相攻驳,使各自的缺陷显露,使真理性因素也更加突出.

在硕士、博士论文方面,有南华的《朱光潜悲剧美学思想与尼采》(2003),论文比较研究了朱光潜悲剧美学思想与尼采思想理论的种种渊源,杜安的《王国维、朱光潜悲剧理论之审辩》(2004)分别将朱光潜的悲剧美学与尼采、王国维的悲剧美学做了比较分析,丰富了当今学人对朱光潜悲剧美学的研究.张艳青的《论朱光潜的悲剧研究―以<悲剧心理学>为重点》(2006)对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梳理研究,从悲剧的本质、欣赏、超越、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综上所述,通过对国内朱光潜尤其是他的《悲剧心理学》相关学术论文、专著、硕博毕业论文的梳理分析,可以看到学术界对朱光潜及其代表作的《悲剧心理学》的高度肯定,甚至将此书膜拜为悲剧研究领域的至上经典.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朱光潜先生与其《悲剧心理学》的价值意义进行全面考量.

二、《悲剧心理学》的价值与意义

朱光潜用英文撰写的专著《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ThepsychologyofTragedy:ACriticalStudyofVariousTheoriesofTragicPleasure),1933年由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出版社出版,1983年张隆溪将其译成中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论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朱光潜在那个时代对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哲学家们对悲剧快感问题的接受和评价,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阐释和批判西方悲剧理论的著作.这部著作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是它成功的重要原因,无论是切入问题的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还是“心理距离”说的批评标准都富有新意,这部著作卓有成效地解决了悲剧快感中一些众说纷纭的难题.《悲剧心理学》是“文艺思想的起点,是《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萌芽”.朱光潜也因为这部著作不仅被西方文艺理论家认可,同时奠定了他在中国美学、文艺学界的重要地位.朱光潜通过中西戏剧的比较,不仅发现和把握了中国戏剧的独特品格和发展的独特道路,而且结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中国人的人生观念及生活态度,从广阔的文化背景上,剖析了中国戏剧殊异于西方戏剧的原因,可谓言简意赅,切中要害.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用英文向西方读者如此系统地阐述中西戏剧和中西人生态度的特征,因而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夏尔布朗德尔(CharlesBlondel)教授认为,《悲剧心理学》中关于中西戏剧比较这一章,“是最有独创性的”,“这些最富有独创性的见解也是最值得争议的,但同时也是对我们最有教益的”.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拉斐尔(DRaphael)教授在他的《悲剧是非谈》(TheParadoxofTragedy)这部专著中,大量引用了朱光潜关于中国戏剧的观点,认为他对中国和西方以及印度戏剧的比较,“对建立一种全面的悲剧理论提供了有价值的论据”.

三、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之续貂

但是,也必须看到,当《悲剧心理学》被顶礼膜拜为国内悲剧领域的经典之时,书中一些值得商榷的观点,并未历经人们的仔细推敲论证便为世人旁征博引,大有以讹传讹之嫌.例如,在这部著作的第十二章里,朱光潜比较分析中国、印度诸民族戏剧发展与西方戏剧发展的不同之处,特别对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悲剧的原因做了考察.他指出:“中国人也是一个最讲实际,最从世俗考虑问题的民族.他们不大进行抽象的思辨,也不想去费力解决那些和现实生活好像没有什么明显地直接关系的终极问题.对他们来说,哲学就是学,也仅仅是学.中国“仅元代(即不到一百年时间)就有五百多部剧作,但其中没有一部可以真正算得悲剧,根源在于中国没有哲学.”朱光潜指出,“中国人、印度人和希伯来人这些伟大民族,当他们满足于宗教或哲学的时候,虽然在文学各个领域都取得很高成就,却根本没有写出一部真正的悲剧”.朱光潜对中西戏剧尤其是悲剧进行自觉地比较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没有考虑到两者之间文化差异,没有注意到中西方文学的异质性存在,没有注意到尼采、叔本华等人的理论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文学基础上的.尽管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学在东西方存在着一些相同的地方,但更多是它们的不同.中国的文学与西方文学在观念、审美等等方面都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也就是说,西方的话语和理论对西方的文学最有发言权,但对于异质性的东方文学而言,由于其话语规则不一样,也就失去了阐释中国文学的有效性.学贯中西的朱光潜在此,由于没有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西方学术话语之间的关系,因此出现了学术上的失误.这一现象说明,并非学术根底深厚就不会“失语”,文论话语也是一个关键要素.朱光潜否定其他民族和近代悲剧小说具有悲剧精神,是《悲剧心理学》的突出特点.尽管他一再声称要“丢开一切哲学的成见”,但仍然是在一些哲学观点的基础上思考悲剧问题的.这尤其表现在,他对于悲剧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的论述,在方法上已经有违经验论的初衷,完全以尼采哲学来构筑其理论基调,表现出强烈的先验论色彩.朱光潜说中国没有悲剧,同时对中国戏剧究竟属于什么样的一种戏剧也做了界定,即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同义词,这明显地暴露出他的形式主义尾巴,而且他完全用西方悲剧的理论标准来评价中国戏剧,以西方话语方式言说本民族戏剧(主要是悲剧),这从方法论上来说更是站不住脚的.那么,到底中国有无悲剧呢?四、中国有无悲剧之争

中国有无悲剧,历来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论题.由于中国古典悲剧多有一个“欢乐的尾巴”,据此,有人认为中国没有真正的悲剧.

说到悲剧,人们总是自然而然地将其与死亡、毁灭等等不幸的方式联系起来.事实上二者并无必然的联系,死亡、毁灭不过是悲剧的现象而已,对悲剧的本质规定应当从悲剧现象出发界定.其实悲剧的不幸结局是冲突发展到了相当剧烈的横渡,而又根本得不到解决的结果.不幸的本质便是冲突的不可解决.在中国古代悲剧的形象思维的运动过程中,作者往往会以悲剧人物的死后精神不灭,以鬼魂遂成生愿的意志、情感、心理、性格行为,完成悲剧人格的整体铸造,从而达到由负面心理性格向正面心理性格(如道德理性,自我完善等)的直接转化和升华,完成悲剧人格在心理欲求受到压抑以后的平衡与和谐.从思维模式上说,本位的悲剧范型,使中国古代剧作家们的思维意识在各自的生活视点和文化层次上自觉寻求着道义与利益、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道德理性.因此,在悲剧形象的塑造中便贯注着一种痛苦中净化或再生的文化意识.可见,在悲剧人物随着剧情死亡的背后,是以鬼神形象为代表的悲剧人格对人性“善”的再次感悟,对道德、理想价值观的永不消亡的希冀.而鬼神形象的运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大团圆结局模式的一种类型.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说明大团圆结局并不是单纯的情感需要的产物.分析大团圆结局的主要因素(即善恶的赏罚)为观众所接受,从而给人以一种积极的振奋,而不是消极的慰藉.为什么中国古代悲剧甘愿付出悲剧情感被冲淡的代价来构建大团圆结局呢?这就要从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着手进行理解了.

读者批评认为,任何读者在阅读作品前,意识并非一张白纸,而是已有了某种倾向性、审美要求、标准等,这些又是同读者日常生活的经验、艺术修养、社会思想等相关的.这种阅读前已存在并进入阅读过程的意识即为“期待视野”.他们还认为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种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期待视野”.从这个角度看,我国戏剧观众的民间性决定了他们有不同于西方观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心理.他们忌讳分离盼望团圆,民间传说中的鹊桥相会、梁祝化蝶等无不表现了这种心理.这样的民族审美心理必然影响着民间观众的“期待视野”,他们盼望的即使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美好愿望也会在戏剧中产生,用戏剧表现他们的圆满期望.这种“期待视野”也必然影响并制约作者的创作.作者为了迎合下层人民的心理,一律寄托美好愿望的“欢乐尾巴”就出现了.

五、结语

在全球化的新语境下,全球的学科概念分类、知识架构系统、乃至话语言说方式所依照的都是西方的标准.西方人按照西方的标准看待中国学术思想,而如果中国人也据此理解和疏理自己的传统学术――如中国没有西方式的哲学,故中国没有哲学;由中国没有哲学,进而推导出中国没有悲剧精神,中国没有悲剧,实在是文化上的妄自菲薄.东西方文化本源、美学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都根本不同.依据西方学术的概念范式来诠释、梳理中国哲学,把具有五千年深厚思想文化底蕴的中国哲学说成“中国哲学仅仅是学”,这本身就不够客观,而以此为论证基础得出中国没有悲剧精神,中国没有悲剧的结论更是荒谬.

由此我们可以联系当下的中国比较文学/文化研究,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文论话语相结合.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基本上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言说模式,长期处于文论表达、沟通和解读的西化状态.“西方化”的最终结果是中国文论的“失语”,这种“失语”现象有时是有意识的行为,有时是无意识的.在中西方之间有太多的不可通约之处,强使中国文论发出西方的声音,或者迫使西方学术说中国的话,都是不和谐的,是会走调离谱的.

然而,尽管中学西学之间有太多不可通约之处,但是彼此相互之间的交流而且由此交流产生创造性的成果,却是完全可能的,对于全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而言,亦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需要承认中西文论的异质性和独立性,进而看到中西文论话语言说方式的差异,从而摆脱“以西释中”、“以中注西”的单向偏重,不能盲目对中西文论和文化做主观上的价值判断,而是始终要从事实陈述的角度去看清一个多元共存、杂语共生的文论局面.以中国文论话语规则为本,回归到传统的文论语境之中,结合中国传统经典的研习,用我们自己独有的话语方式向世界讲我们真正的自己,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跨文明对话,中西文论思想的交流、互补和超越,最终达到真正的通贯古今、融会中西之境.以此为基础,朱光潜的学术思想精华和他的《悲剧心理学》才能在新环境中与时俱进、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