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

点赞:5895 浏览:209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学前教育业越来越关注.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将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想满足学前教育的需求,促使学前教育蓬勃发展,就必须对学前教育课程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完善和优化高校学前教育课程,使毕业生更加适应幼儿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教师专业化水平.


[关 键 词]学前教育幼儿教师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14-0030-02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后,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学前教育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模式也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并由原来单一的分科分类教育逐渐转向多样化课程学习.这就对学前教育教师要求更加严格,不仅需要学前教师具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掌握幼儿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对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素养也有很高要求.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专业化成为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高校如何设置学前教育课程,培养出专业化幼儿教师成为当前的一大重任.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

(一)考虑学前教育的特征

近几年来,由于教育改革,教育在内容、模式和理念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前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全面的文化知识,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教学技能素质,教育指导幼儿,帮助幼儿打开认识知识世界的大门,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二)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过去,高校教师培养的过程中通常着重于课本知识的讲解,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新时期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应注意突出教学课程的可操作性、实践性.设置实践课程,使学生在从事工作前积累教育工作经验,这就缩短了学生将来工作的适应期,有利于学前教育的顺利有序进行.

(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随着教育的不断革新,旧的教育理念和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可能终生受用,在教育不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中旧的知识可能被遗弃,因此在高校设置课程时应将终身教育作为指导思想,着重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不断学习和更新自身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二、设置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巩固加强公共课,注重教师的道德教育

学前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为让学生掌握自然、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奠定基础.公共课主要通过学习广泛的基础课程知识,改变个人气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学生对教育事业的认识.

(二)增添教育类课程,提高知识技能水平

增添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知识技能水平和教育科研的能力.能有效地解决“如何教书育人”的问题.优秀的教师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能不断地学习摸索,从中总结出教育经验,并将其整理后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校应加大开设教育类的教学课程,指导学生如何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教学工作.同时开设有关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三)适当增加前沿的学科知识

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趋势,拓宽学生知识面,学校应适当开设前沿的学科课程.因此高校应适当地调整学科专业课的比例,添加学科前沿知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学科知识,同时也能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将其运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四)增添设置选修课

选修课的价值在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它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为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为将来更好地怎么写作于学前教育事业奠定良好基础.

(五)加强学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

教师是一种“双专业性”职业,它要求教师必须同时具备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专业知识.与科学家的本质不同,教师需要把自身知识内化,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吸收这些知识.但是纯粹的知识并不能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还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知识的融合,内化形成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与教育实习有关,许多高校都延长学生的实习时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幼儿管理中去,通过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能力.因此,一些师范教师认为,每学期都应抽出两到三周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增加学生见习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中,并通过实践总结经验,进行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新课程体系的构架

(一)基础课程

即高等数学、大学语文、思想政治等必修课程及其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并开设其他人文艺术类、自然学科类、文史类等选修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熏陶来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使他们对世界认知更加全面,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达到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我们把它叫做通识教育,是与专业教育相对应的普通教育,指的是各种非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它适应社会对人的多方面要求,形成与专业教育不同的一般教育.它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导学生如何学习、生活,理智地看待事物的本质能力.

(二)专业基础课程

由于教师的“双专业性”,学科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都是教师的专业课,我们必须将二者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习教育专业课程知识,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二者结合,内化成为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教育专业课程不再仅仅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它还包括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概论、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广泛地开展教育专业课程,一方面可以提高教育类课程比例,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出更加专业的幼儿教师.(三)专业课程

学前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适应于幼儿教育的发展,以培养专业化的幼儿教师.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打破旧式课程设置的局限性,开设新的课程,如《幼儿文学创作》、《幼儿玩具制作与指导》等.

首先,语言作为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它是学生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因此,普通话课程应作为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其次,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特殊技能,以便帮助幼儿开发智力.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设置一些如舞蹈、唱歌、手工制作等艺术类课程.

同样,幼儿的智力不全,不具有自理能力,需要教师照顾他们的饮食、安全、卫生等问题.因此,在课程设置中,保育知识课程也应适当增加进去,培养学生的保育意识,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做得更好.

(四)实践课程

要想成为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实践,俗话说“纸上谈兵终成空”,这句话证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在进行幼儿实习时主要观察幼儿的学习方式,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向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学习.当然,学前教育的实习不仅仅包括在幼儿园的各种实习,还包括对家庭、各类社区活动、亲子活动等的实践,通过现场观摩、教师指导、微格教学等进行实践学习,提高教育能力.另外,活动课程也可以帮助学生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总之,儿童作为一个世界的未来,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只有教导好他们,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完善和改进教育模式,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技能,成为合格的高水平专业化幼儿教师.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前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张承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基于内江师范学院现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5):118-120.

[3]党爱娣.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法课程教学的反思与改革――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为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3-116.

[4]谢红玉,何泰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庆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22-126.

[5]薛萍,翟艳.新教改理念下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调查研究――以吕梁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7):156-157.

[责任编辑: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