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育―导―督”的型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点赞:14780 浏览:601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人文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职业教育中偏重专业能力培养忽视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文章提出了“教―育―导―督”的创新型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以期对当前职业教育专业问题有所帮助.

[关 键 词]人文素质教育教―育―导―督创新模式

[作者简介]王晓红(1972-),女,河北廊坊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马玉琴(1978-),女,河北永清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河北廊坊065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69-01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中,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都是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而我国高职教育为迎合市场需要,往往只关注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所以,探索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文素质,以更好地怎么写作地方经济发展,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最紧迫的课题.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应教会学生鉴别正义与邪恶、高尚与卑鄙、真善美与检测恶丑,修身至善,格物明德;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共处,为社会输送人格健全、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自身发展潜力的人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关系到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加强职业院校的人文内涵、提高教育的人文价值,有助于改变目前职业教育中培养“工具人”的弊端,有助于回归高职教育的真谛,是对职业教育的未来负责.另外,加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一个人所学的技术在多大程度上被有效运用,受其综合素质高低的制约.一些高职毕业生由于人文素质低,导致职业发展缺乏上升空间.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更重要的是,人文素质教育还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健康发展要求员工除具备劳动技能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奉献精神等,而这些正是人文教育的目标.

二、高职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1.高职生人文素质现状.(1)道德认识与实际行动脱节,责任意识淡薄.高职学生都是经过了十二年的学校教育,大都有了正确的是非观念,但是在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时学生的认识与所受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近半数的同学注重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社会责任意识淡薄.(2)人文知识参差,艺术素质欠缺.高职院校中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但是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学生对人文素质的内涵并不十分理解,人文知识掌握情况参差不齐.比起进入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来说,高职生普遍存在“两差”“两低”,即学习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差,文化成绩低、人文素质低.(3)心理调控失衡,适应能力较差.高职学生心理意志脆弱、信心不足、缺乏个性的现象十分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近半数的高职生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对前景不乐观、对未来不自信.超过20%的学生认为自己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快节奏的工作往往无所适从.

2.高职生人文素质偏低的原因.(1)对职业教育存在错误认识.受社会上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片面看重职业教育的实用功能,只重视专业技术课程教育,认为“职业教育只要教会学生一技之长就可以了”,这种想法严重妨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2)课程设置中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不健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多是围绕市场转动,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随着“面向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方案”的推行,大部分高职院校人文课程课时数一般不超过总课时的10%,远低于发达国家.学生人文知识的欠缺,势必会导致“工具人”的出现.(3)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手段单一,创新程度少.高职人文基础课不受重视,教师很少能够出去交流学习,实际教学中往往采取合班形式,学生人数多,管理难度大,教学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三、对创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教育的各个环节着手,通过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来强化习惯的养成,直至影响到内在精神世界的变化.据此,我们尝试建立一种“教―育―导―督”的创新型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目的在于: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掌握人文知识;利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培育”学生的人文修养;利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利用人文素质测评体系“监督”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构建“教―育―导―督”的型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文素质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1.教――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实现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首先,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开设一定的人文类课程,寓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大多推行“面向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成若干模块,不同专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模块.例如,可以将人文素质课程分为“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类”“心理健康类”“文学修养类”“艺术欣赏类”“职业和综合素质类”等模块.必修课程以外辅之以成系统的选修课,增加专业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使大学生建立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次,改革人文素质教学方式,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必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力求避免知识、概念的直接灌输.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把课程从以知识、概念、定律、逻辑推导为载体变成以完成项目为载体.


2.育――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及美好人格的塑造、高尚情操的陶冶具有重要作用.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做到:第一,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师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因素,不但要精通专业知识、技能,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包括思想、情感、品德、人格在内的人文修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熏陶和影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第二,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把校训、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特色、管理模式、专业优势、优秀校友事迹简介和党的教育方针、学院的教育发展思路、社会需求评价等内容,通过文字、图片、文化设施等形式表现出来,并加强宣讲和阐释,以此营造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彰显充满活力的校园人文精神.第三,加大学生社团建设力度.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怎么写作的有效形式.在社团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不再是“教师怎么教他就怎么学”,而是自己思考、自己调查、自己组织、自己检验、自己纠偏,最终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3.导――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和组织好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对校风、学风建设,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借助学生社团,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竞赛活动,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检测期社会实践调查、勤工助学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社会、深入行业,在实践中了解行业现状,认识社会,调整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4.督――探索人文素质评价体系,保障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能够保障人文教育实效性的落实.人文素质测评内容可从德育、智育、组织活动能力、技能、创新能力、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因此,我们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新的评价体系里,课程考核采取完成特定任务、展示技能或提交成果等多种形式进行;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由考勤、讨论、作业、成果展示等多种检测环节构成;评价的重点是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考核方式的改革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崔恒展,马武军,张军.高职院人文课程建设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6).

[2]宫麟丰,刘瑞军,于长东,等.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体系的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

[3]姜大源.职业教育专业教育论:属性、冲突、定位与关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5).

[4]廖仲春.浅谈在高职院校中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