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是什么

点赞:4868 浏览:193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编辑视角】

教育科研是什么,这是每个参加教育科研的教师虽有所感悟,却又难以说清的问题,一位普通教师结合自己参与教育科研的真实经历和切身感悟,以朴实的语言,谈出了自己的认识,娓娓道来,发人深思,耐人回味.教育随笔与教育论文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两种重要表达形式,前者是教育足迹的真实记录与点滴感悟,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理性思考与系统论述.两篇相关文章对如何写好教育随笔,如何从教育随笔走向教育论文,介绍了自己的认识与经验.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4-0044-02

我的一位朋友是教学成绩非常优秀的老师.他曾经用怀疑的口吻,开玩笑地问我:你们搞教育科研,到底研究出了什么东西?说实话,我不知道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可以搬出大段的理论来说明什么是教育科研,也可以找到名人成功的例子来佐证教育科研的作用,但是我总觉得是说别人的话,不接地气,不能够让人信服.我也经常追问自己,教育科研是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就讲几件自己行走在教育科研路上经历过的几件小事和感悟吧.

有理论指导才是科研

1997年9月,我在郫县犀浦镇初级中学工作,赵洪校长提出“科研兴校”的口号.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口号,既困惑,又好奇.很快,学校成立了科研小组,开展“和谐教学法”课题研究.课题推进的第一步,是对全校教师进行理论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和谐教学法”的相关理论,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目标要适应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第二步,是在学校树立开展和谐教学实践活动的示范榜样.学校隆重举行“和谐教学法”现场研讨会,全校老师参加,先是观摩主研人员肖老师的一节“和谐教学法”公开课,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这节课如何体现了“和谐教学法”的理念进行讨论;再由各教研组长代表本组向全校老师做汇报;最后由课题组长做总结,指出这节课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第三步,全校教师开展“和谐教学法”实践探索,每位教师以理论为指导,在课堂上尝试构建和谐课堂.老师在实践中撰写的案例、论文在校刊上发表,供大家学习交流.通过这一课题研究,一批教师成长起来,让学校走出了低谷,丢掉了落后学校的帽子.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课题研究,它使我明白了,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的不同在于,它一定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思想决定行动,理论渗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左右着你的教育行为.一件教育小事,可以折射出教师处理这件事的价值观、教育观.

科学严谨才是科研

2006年9月,郫县犀浦实验学校针对本地区家长家庭教育不到位,给学校学生管理带来困难的现实问题,准备申报县级课题“如何加强对问题学生的管理策略研究”.我作为课题组组长,与其他老师一起多次讨论,查阅大量资料,几易其稿,写出了课题申请书.庞校长请四川省教育学院邱兴博士进行指导.邱博士说,“问题学生”的提法不科学,学生犯什么错误才是“问题学生”?不做作业、违反课堂纪律就是“问题学生”吗?我们课题组再次进行讨论,缩小研究范围,针对学校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重新确立申报课题“农村学校家庭教育引导策略研究”.再征求意见时,有的专家提出,同类研究已较多,课题研究要找到新的亮点,不能炒陈饭.我们课题组第三次斟酌课题名称,最终确立研究课题“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修改后的课题虽然还是家庭教育研究,但是研究的是“城市化进程中”这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家庭教育新问题.该课题后被批准立项为成都市农村教育专项课题,现已结题.

教育科研是什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科研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该课题修改名称的过程告诉我,教育科研必须是严谨的、科学的,是能够经得起反复推敲的,是应有一定新意的.教育科研严谨的思维方式对我们的工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我们一直倡导学校要管理,现在郫县又在部分学校开展自主管理.有人问,管理与自主管理是什么关系?管理是管理的形式,重在决策的程序或者说过程,自主管理是管理的主体和内容,重在决策者是谁,决策什么.管理是一个立体概念,有多个面,管理、自主管理是“管理”这个概念不同的两个面,不同的两个要素.郫县学校自主管理是教育局放权,就要明白下放哪些权力,下放权力给谁.学校推行管理,就要以的程序、方式用好下放的权力,而不是滥用权力.只有这样严谨科学的分析,明确概念的内涵,才能明确研究的方向,找到工作的思路,更好地开展研究.

抓住本质才是科研

2009年,一句网络流行语“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被网友疯传.模仿句式层出不穷,如“哥钓的不是鱼,是寂寞”、“姐写的不是衣服,是虚荣心”等.对这种句式进行细细咀嚼,发现前半句说的是平常看到的普通现象,后半句说的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当我们把平时工作、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后面的本质揭示出来时,普通的生活立刻变得深刻起来.在教育科研活动中,也有类似的情景,我们需要对现象追问几个“为什么”,只有从现象看到本质,才能使科研活动走向深刻,才能够很好地提炼出研究成果,提高课题研究水平.例如,在德育活动中,要求学生过马路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我们要追问:为什么要求这样做?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孩子在路口不只是等待红绿灯,而是遵守交通规则.应从“红灯停,绿灯行”的具体行为做起,从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今天遵守交通规则,将来要遵守职场规则、社会规则,其道理是相通的.

想起在郫县犀浦实验学校开展有关家庭教育的课题研究初期,学校召开家长会,一个班总会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家长不能够参加会议.但是在三年后召开家长会,一个班不能够参加家长会的只有几个人了.我们开始并没有发现这种变化的价值,后来才认识到,是通过课题研究,家长对我们的改革行为的认同,是课题研究取得成效的表现.所以,我们在教育科研中,要有敏锐的眼光,去探寻平常的现象背后不平常的内涵,就像善于发现什么是有价值的金矿,然后才能从金矿里面提炼出金子.缺乏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就不可能搞好教育科研.

准确表达才是科研

2008年10月的一个早晨,我们组织十几个学生来到郫县安龙村全家院子,举行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我如实记录了此次活动的经过,一位专家看了我写的活动记载说,你写得很具体,很全面,甚至还有一点儿生动.但是,你记录这次活动是想说明什么,仅仅是说明我们搞了一次活动吗?同样一件事,大家议论的着眼点不一样,这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我们在叙述科研工作的案例时,要带着课题所主张的价值观来叙述,要带着课题倡导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科研表达,理论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渗透融合在实践中,就像盐之溶于水,能尝其味而又不见其形.

我不由得想起经常听到的一句话:那个学生太笨了,我都教了他三遍,他还是不懂.很显然,叙述的人是从教师的视角来叙述的.如果换一种视角来叙述可能就不一样了.例如从学生的视角说:那个教师教了我三遍,还是听不懂,他的教法真的有问题;同样一件事,从不同的叙述视角,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在教育科研工作中,要确立正确的视角,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上述科研工作中的一些小事让我感悟到,教育科研相对于我们平常的教学工作,更深刻、更严谨、更系统.开展研究,就是要用深刻、严谨、系统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从哲学的方法论来说,掌握教育科研的思维方式就相当于掌握一种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科研人最大的收获不在于该课题的具体成果,而是掌握了研究的方法,掌握了教育科研这个工具.

(作者单位:郫县教育学会,成都61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