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点赞:18788 浏览:83012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成为影响大学生是否成才的重要因素,应当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建立学生健康教育档案、培养优秀专业的师资队伍和培养教育的实效性实际作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会有理想的效果.如何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使得高校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成为当今非常重要而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96-02

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

1.1教师的心理健康辅导关注不够

一般情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由于工作压力、家庭原因或者是其他的因素,很多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偏差,甚至是心理上有疾病,可是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2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不明确

很多高校从事德育教育的教师只是来充当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角,不少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无非是为辅助德育教育而进行的.

增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3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很多高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多数是普通的教师、辅导员和政治教师,缺少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又缺乏专业的知识,工作的深入程度往往不够.

2.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影响因素

2.1个人自身因素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的往往是大学生.大学生自身所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能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或者是消极的影响.如果大学生所持的是正确的、和学校教育要求相符合的价值观,可说这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大大地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相反,如果大学生所持的是错误的、和学校教育要求不相符合的价值观,那么他们必然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抗拒的心理,这就大大地降低了教育的实效性.

2.2教师的素质因素


教师在教学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所以教师的重要性是不可置疑的.教师素质是影响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高低的重要因素.教师会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况传递给学生,由此看出,教师素质会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技巧和知识水平的高低也会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生动灵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能够赢得学生的普遍接受和认真学习,产生积极良好的效果;比较呆板的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灌输会使得学生产生抵触和厌恶的情绪,实效性也不会很高,这样不利于学生接受和学习知识.

2.3环境的因素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环境因素会对教育的实效性产生影响.可以说,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环境有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同时也是大学生最信任的人,父母的思想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十分大的.如果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冲突时,那么家庭因素将会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挑战,降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变革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分配的不均,不公平的竞争等思想会蔓延到校园,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产生冲突.学习的环境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软硬条件很难跟上学生规模扩张的速度,大学生享有的各种资源也会逐渐的减少,这样对大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也会显得力不从心,直接导致教育的实效性下降.

3.增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应采取的措施

3.1建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学校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工作奠定基础和条件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能够全面客观具体地了解本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为学校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工作奠定基础条件.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后,特别是可以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对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沟通活动,可以进一步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追踪了解和帮助.

3.2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扩大教育培养对象的范围,增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实际作用

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即着眼于正面的、积极的、长远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其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培养教育活动.因此,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的主要工作不是少数人的;而是全体的,是面向促进所有人心理素质和人格成长和完善的教育.根据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高校的特点、两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作用和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需要,应该是发展取向和问题取向并重.二者在诸多方面都是相互联系,有所交叉,但又存在着重要不同,因此两方面的工作不可偏废.从心理障碍和问题给人造成的伤害和影响以及高校校园的稳定发展,问题取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其迫切性和必要性.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普遍需要和人自身的需求考虑,发展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更重要和广泛的作用.目前,由于主客观的条件,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中,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活动中,在观念和实践中都偏重于问题取向而忽视于发展取向的教育,甚至在观念和实践中都没有提到日程.这与高校素质教育和社会实际的要求很不适应.

3.3增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地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和质量

目前有些高校心理辅导治疗还无专业人员,或无论有无专业人员而辅导治疗水准不高,效果差的,应聘请有职业资格的校外人员来校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作为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社会工作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校教育培养活动的重要形式.高校在充分重视的前提下必须配备部分专职和专业人员参与组织和教育工作.对于目前从事心理健康专门教育活动的专人员,如心理咨询和心理课程教学人员,还达不到专业水平的,学校应提供条件,使其参加学历或资格教育,至少是系统的培训,尽快达到专业水平,提高能力,胜任工作.因为是全员都有责任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应根据不同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