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案教学批判

点赞:22134 浏览:1037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当下学案教学方兴未艾,似有席卷全国之势.此际,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学案教学的现状,探讨其缘起、利弊、走势及其前景.囿于视野,本文主要从语文学案教学视角进行批判,或许对整个学案教学亦有启发.

一、关于语文学案教学

语文学案,是各科学案中的一类.一般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设计、课堂设计、巩固设计几个板块,相应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学习程序、学法指导.预习设计主要是课文涉及的作者背景、重点词句、读文要求(各种提示之类)等;课堂设计主要有预习检查、问题引领、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等环节和内容;巩固设计主要是课文知识内容巩固、延伸提升等.学案通常是教师集体编制(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分工为各个教师的个体行为),同一年级学生集体使用.

有论者说,学案教学在很多学校实施后,取得了明显效果.有些学校借此摘掉了薄弱的帽子,甚至化弱为强,据说东庐中学、洋思中学即是凭此出名.现在学案教学模式正在10多个省市展开,不仅大陆在做,香港、台湾也在做.语文学案香港称为“语文工作纸”,台湾称为“国文学习单”,大陆则名称复杂,“导学案”“学案”“学案导学”“讲学稿”“课堂工作纸”等等,不一而足.[1]

据笔者了解,推广学案教学已经成为准行政行为,山东省就有很多县区(甚或地市)教研室在实际推动学案教学,学校层面更是不计其数.很多一线教师也乐意实施学案教学(来自民间的说法是备课上课轻松了),学生对学案也似乎来者不拒.市面上出现了相当多的冠以“学案”“导学”之类名称的教辅资料.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并做了一些研究,期刊上探讨学案教学的文章越来越多.虽有专家对此表示担忧,但总体上是大力支持,并乐意提供改进建议.以“学案”为关 键 词,百度一搜,网页竟然有上千.有学者甚至称语文学案教学为在本土进行的教育改革,将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经验.[2]笔者观察,相当多的人(教师、教研部门、专家学者)似乎认为学案教学是当下教学的法宝:对学生而言,能引导学生明晰学习目标,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利于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利于学业的巩固;对教师而言,利于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利于实现教师间的智慧共享,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

那么,学案教学的理论价值何在?有学者归纳为“以学定教”的理想境界,实现“教学做合一”的理想目标,践行“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目标.[4]并热切地分析学案编制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希望学案教学能承担起整个语文教育的重任,成为课改的操作性措施,实现“每位学生的发展”.如此看来,学案教学似乎可以成为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梦工厂”.

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这样的学案教学还是教学吗?怎么感觉像卖药广告中说的“神药”呢?土生土长的学案教学的实践者恐怕做梦也没敢这样想吧?

二、语文学案教学批判

从学案的结构内容来看,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新鲜东西.预习、上课、巩固,以前的教学也是这些环节;作者背景、重点词句、问题设计、拓展延伸等,以前的教学也是这些内容.不同的是学案教学提供给学生一个系统的材料,此前的教学也要提供类似材料,材料质量甚至更好,只是没有集中印在一起;更大的不同是学案教学更强调全年级统一,此前是每位教师可能各有不同.至于有无明确目标、是否以学定教、有无方法指导、是否合作交流、能否分层设计,并非学案教学特有内容,也不是学案教学才长于此项.换言之,新课程改革理念,符合语文素养发展的做法,并非只有学案教学才能实现,甚至学案教学并不占优势.

语文学案教学批判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学案教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学案不过是印发给学生的课业材料,全年级统一使用的材料,如此而已.学案教学是凭借学案进行的教学,与主动、自主、探究、合作、习惯等等,并无必然关系.相反,其本身固有的特点是:统一性、指令性、占有性.全年级统一目标(尽管有所谓分层,根本不影响大方向)、统一预习内容、统一课堂程序、统一作业、统一方法指导等等,印发了学案,也就意味着下达了指令,况且还有检查和督促,一句话“请做学案”.这必然对学生生命形成占有,占有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而且是全年级式的统一方式占有.就教学而言,培养人成了工厂式批量生产.实质就是教学的技术化、标准化.其思想根源就是技术主义.这必然导致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实现,恐怕学生全面发展也不能实现.进一步可以断定这有违素质教育精神,也有违教育“培养人”的本义.

那么,“明显的”语文教学效果[5]如何解释?

其实不难理解.工业化大生产相对个人手工制作的优势可类比地说明这个问题.如果学案编制优良,或者说是能工巧匠的模具,生产的产品完全可以超过平庸的工匠.所以,教学新手更渴望这种模具(学案),他据此可以省时省力.大部分学业平常的学生可能更“渴望”这种模具(学案),他们据此可以“机械”地“塑造”自己的学业.因而薄弱学校、“薄弱”教师、“薄弱”学生可以借助学案取得一定“效果”(分数).但这个过程很可能使部分学生反受其害,甚至全体学生只是提高了一点分数,却失去了整个语文生命.

再分析一下所谓“效果”.学案教学的效果,主要是靠其自身强大的占有性和约束力获得的.说得苛刻些,与题海战术无异.它提高的主要是成绩,极端一点说就是“分数”.如果认为这是曲解了学案教学,可以认真地探讨一下广大教师编制学案的初衷,可以认真地调查一下学校甚至教研部门推行学案教学的直接动力.作为一线教师,在学案教学的真实操作层面应更有这种发言权吧.


东庐中学采用“讲学稿”、杜郎口中学采用“导学案”后,学生成绩的提高能否归功于“学案教学”呢?早在2008年《中国教育报》刊文,认为东庐中学“更可贵的是讲学稿背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源于讲学稿,而是源自学校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师提高水平、转变观念、改进方法.[6]

现实中的学案教学问题严重.那么可否通过引领达到某些学者认为的境地,从而担当起“语文教育改革”的重任呢?笔者认为几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