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点赞:23512 浏览:1065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五年制高职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但由于缺乏适合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制定五年制高职专用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有机衔接,实现五高学生由素质教育到职业教育的有效转变,是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高职教育五年制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五年制高职)是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其主要的培养目标就是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应用性、实用性的技能型人才.但从近年来的人才培养情况看,五年制高职教育由于缺乏适合自己特色的教育模式而常常陷入一提五高学生就让人头疼的另人尴尬的境地,甚至出现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愿学的恶性循环现象,严重影响了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探索一条具有五年制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乃是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职教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制定五年制高职专用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高职院校五年制多采用2+3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合专业学习公共基础课,相当于普及高中文化知识,后三年学生分别并入三年制高职(招收高中毕业生)按照三年制相应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学习.这种培养模式实际上相当于两年高中加三年高职的简单叠加,也就是说五年制高职只是在学制上有别于三年制高职,专业设置和培养过程并未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而五年制高职学生不但在知识层次、学习能力等方面与三年制高职学生有着显著区别,在心理特征、心理发育、社会认知、价值观等方面与三年制高职也明显不同.五高职学生难以适应这种培养模式,常常出现厌学或者想学跟不上等现象,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也就不足为怪.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而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蓝本.五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应机械地将学制割裂为二年高中加三年高职,也不应盲目地借用三年制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而应在高职教育指导思想的宏观指引下,结合五年制的生源特点、学制情况、专业要求制定出专门针对五年制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其课程结构体系、具体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比例、考核方式、证书要求等进行具体规定,让五年制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实用性.

二、深化教学改革,特别要处理好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关系

(一)采取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

文化基础课程不同于专业课,不可能像专业理论知识那样,按照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这部分知识,因为我们很难在这些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找到非常直接的对应关系.文化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因此文化基础课的关键能力应定位在职业迁移的能力.因此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造思路只能是采用与专业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它的改革更多地是教学方法层面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尝试、探索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以数学、物理教学为例:

语文课课堂教学要改变单一的从字词句段到篇章结构分析的讲授模式,变篇章式为讨论式、辩论式、对话式、表演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确立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自觉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同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要渗透职业指导教育,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既发挥语文教学思想教育作用,也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消化、感悟、升华所学知识.

数学课是五高学生的一个老大难课程,特别是运用公式定理进行推导运算的内容.建议教师抛开书本,针对学生活泼好动但往往又不会打理生活的特点,在生活中选取相关内容设计应用题,如学生每月的账目管理、银行存款利率的计算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增强其实用性,学生感受到的是数学的趣味性而非抽象的、枯燥的数字推理.

物理课也是很多五高学生的最痛课程之一.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制水球、吞水珠等在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神奇的实验,妙趣横生,吸引了无数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的眼球,唤醒了无数人的探索梦.五高学生的入学年龄正是喜欢猎奇、做梦的时段,思维活跃、敢于尝试.如果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专业多设计一些动手性强的教学内容,相信物理课堂上老师犯愁的将不再是提问学生一问三不知而是怎么能不被学生问倒的问题了.

(二)建立激励机制,将考核变为激发学生正能量的实践机会

21世纪教育孩子的新理念:孩子不是棍棒打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五年制高职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尚不稳定的,正是需要给予充分肯定,积极鼓励的年龄.基础课教学承担着上承中学基础教育下启职业过渡教育的重任,发现和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尤为重要.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成绩的优劣,这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

有人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话也许有些夸张,但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观.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全局的统筹策划,也需要每一个参与老师的通力合作,但相信只要我们按照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运作,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能力为本位,文化基础课程改革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怎么写作为导向,上下通力合作,五年制高职教育定会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