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

点赞:11135 浏览:4588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微”载体是一种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主要是利用微博、微信、微公益等传播方式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使受教育者在微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从而达到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提高的目的.而伴随“微”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微”载体易传播不良信息,负面影响大,高校对不良信息的控制力相对较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设“微”载体意识薄弱,认识缺乏前瞻性;部分高校“微”载体平台形同虚设,关注度低等.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微”载体的有效利用.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0―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111-03

伴随着全新“微”时代的到来,如何在现代媒体社会中巧妙地运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型网络载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据最新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显示:“微用户中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截止到2013年6月底,已经突破了3000万,高校日使用用户超过1000万,微博改变了许多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微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无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途径.推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大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微”载体含义及其特点

“微”载体是一种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因而在研究“微”载体之前,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以微博、微信、微公益、微阅读、微电影等微传播媒介为载体表现形式.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微博、微信、微公益、微阅读、微电影等微传播方式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使受教育者在微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最后达到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提高的目的.“微”载体是“微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依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讲,“微”载体具有以下特点.


1.“微”载体信息内容短小精悍,生动易懂.以微博为例,发微博的字数一般控制在140字之内,大学生在微博的平台上既可以以简短的讯息分享自己身边的见闻、趣事,也可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意见、看法.“微”载体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内容可以是一段文字、一个视频、一张图片,甚至是一个表情,人们能在阅读后很快明了发布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微”载体符合现代大学生简单直接的心理特点,在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更为大学生所接受,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讲,也更具吸引力.

2.“微”载体涵盖信息丰富,传播速度快.“微”载体的存在状态是无形的,它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相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讲,微载体的覆盖面更大,内容更为丰富和即时,时代性体现得也更为明显.不仅有专业知识,也涵盖大众娱乐文化,既包括个人心情,也涉及当下社会问题.不仅如此,作为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其传播速度和影响力通常也是其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无法比拟的.“微”载体以迅速裂变的形式将讯息在第一时间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大众通过“微”载体的平台了解问题,反思问题,甚至是解决问题,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微”载体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性和实效性.

3.“微”载体信息群体参与度高且呈现双向互动.所谓的群体化,是从“微”载体的受众面来说的.你可以是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草根人士;你可以是朝气蓬勃的学生,也可以是立德树人的教师.无论你所属什么样的群体都可以借助“微”载体的平台接受简短、直接的讯息,以及根据自己的选择参与互动.而这种双向互动就体现在“微”载体一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单向传播的特点,增加了师生互动的频率,学生可以选择性的获取信息,教育者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师生不仅可以借助“微”载体的平台发布讯息,也能从对方用户里得到相应的回应、反馈,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发展面临的问题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种类多样.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包括座谈会、仪式活动、课堂理论教育等,这些传统载体是伴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始之时就存在,并至今仍在广泛应用的载体形式.而在这个“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凭借其优越性逐渐被应用到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各个地区的高校“微”载体平台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欢迎和关注.“微”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地释放其巨大的影响力的同时,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微”载体易传播不良信息,高校控制力相对薄弱.“微”载体信息内容广泛且多元,其中不乏垃圾信息和虚检测信息的存在.“大量的信息难辨良莠真伪,带有个性化和感彩的描述增强了信息的指向性和映射力度,接受者受到强烈的影响乃至震撼,部分碎片化的虚检测信息大行其道”.作为“微”载体传播最广的受众团体,大学生是“微”载体最身体力行的感受者和实践者,不良信息正在在无声地威胁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政治信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面对传播者散布不良信息、虚检测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从下手,这就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困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表现出一种无力感.

(2)建设“微”载体意识薄弱,对“微”载体认识缺乏前瞻性.不可否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占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核心地位,各种课堂理论教育、座谈、校园广播、校报等传统思想政治载体被广泛应用于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而这些载体所给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也是出色的.但是时代是不断发展、前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需要根据社会、时怎么发表展步伐不断进化、完善,而不能故步自封、止步不前.目前,现实的情况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微”载体的认识不足,缺乏前瞻性,应用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思想与时代脱节,无法上升到一个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整体建设的层面.(3)部分高校“微”载体平台形同虚设,关注度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因为“微”载体的出现和加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增强,手段和方法也不断创新,所以“微”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过程中应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些高校高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口号,却无法真正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大学生课堂教学中落实、开展.“微”载体平台形同虚设,既没有充分借助“微”载体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独特优势,也没有在课堂基础教学中达到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更无从谈及利用“微”载体的新的传播媒介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2.鉴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当前,通过“微”媒介所传达的不良信息庞杂,对大学生产生了恶劣的影响.首先,网络监管、立法机制不够健全.庞大的“微”传播媒介的“低门槛”让不法分子以及垃圾信息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缺少网络监管、立法机制就给予这些垃圾信息、灰色信息一个网络传播媒介的温床,给予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其次,高校对“微”传播媒介的内容信息无法筛选,对“微”载体负面内容、垃圾信息控制力差.“微”载体以其即时性、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快速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高地,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造成“微”载体具有不可控制性.高校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能够对每一个即时的讯息进行审核,更无法控制负面信息的蔓延.最后,大学生思想、心理素质不够成熟,易受不良信息的蛊惑和威胁.大学生一直是在家长和教师的保护下成长起来的,缺少人生阅历和经验,心理素质、思想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都不十分成熟,面对“微”传播媒介上纷繁复杂的不良信息无法分辨.

(2)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对“微”载体的认识缺乏前瞻性,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平台的意识相对薄弱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信息素质不高,对新生网络、文化媒体认识得少,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影响,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强烈的依赖感,无法对新时代微传播媒介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和重视;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机制不够健全,缺少相应的“微”载体建设团队,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缺乏概念,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新时代网络载体的结合运用重视度不够,忽视了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它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不足,更具时代性.尽管如此,“微”载体平台还是出现关注度低,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得不到有效运用,设立和应用“两张皮”的情况.而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高校有“微”载体,却不知如何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功能和价值发挥出来,“微”载体更新速度慢、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加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沿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方法,讲授内容相对滞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学生习惯并停滞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教学阶段,“微”载体进课堂的次数有限,大学生对新兴网络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有效结合的期望值不断降低,久而久之,丧失了原本新载体所具有的吸引力和关注度.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应用的基本思路

“微”载体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一种创新跟延伸,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好地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效用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1.完善“微”载体监管机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的载体的有效运用离不开监管机制.尽管“微”载体提供了一个零门槛的传播方式,但是为了有效遏制不良信息对大学生心理、观念造成的不良影响,高校应该加强微传播信息管理,对校园微传播的不良信息做好防范工作,制定网络规章制度,严惩网络犯罪,从网上、网下两个领域多方面配合做好微传播媒介的“过滤人”,及时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行为举止,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提高其鉴别信息的能力,以减少“微”载体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正如对信息网络化所提出的“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十六字方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趋利避害,真正地做到“微”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信息素质的培养,构建“微”载体专业团队,将“微”载体扎实地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引领者,只有真正做到“微”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用,才能充分发挥新型网络载体多变与新鲜的特质.鉴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强烈的依赖性,而对“微”载体这样一种新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认知的欠缺,在高校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信息素质教育,构建“微”载体专业团队是势在必行的.高校应定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组织培训,培养其选择和应用载体的能力,对新载体的适应能力,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并控制事态的能力.同时,要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机制,构建“微”载体专业团队,明确并重视“微”载体在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可替代性,摆脱单一运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陈旧思想,积极转变观念,加强“微”载体团队的合作,有效利用新载体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载体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3.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不同效果的丰富跟阐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同“微”载体相结合,发挥新旧载体的合力作用,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引人社会热点内容,以学生兴趣为基点,及时关注即时讯息,适时地进行热点问题的讨论,有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丰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克服传统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老套、无趣的特点,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最终实现“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当然,要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教育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单单依靠“微”载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不够的,也需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将“微”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榜样示范方法相结合,选取既内容新鲜,大学生又乐于接受的榜样进行示范引导和社会热点人物的反面教材警示,避免学生对老套榜样的排斥;将“微”载体与心理咨询方法相结合,利用微载体身份的隐藏性就避免了现实中心理咨询的困境;利用“微”载体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透过这样的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一种网络媒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自我教育,以一种无声的方式学习、成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