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辅导员角色生成

点赞:3162 浏览:97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原指规定演员行为的脚本,后被广泛运用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四方面涵义:(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的人们行为的期待;(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当主体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去担任这一角色,并按这一角色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这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本文所称的角色生成从根本而言是在选择大学辅导员这一角色以后,不断发现、丰富、创造角色内容,进而自觉地将自己融入角色之中,赋予角色独特生命并以角色的呈现表达自我生命存在的过程.

然而,当我们从实践视域去认识当今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时,却可以清晰地发现: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辅导员是一个特殊而又尴尬的群体,一方面辅导员作为一线的学生工作者,是一支专门从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队伍,既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可以说是大学期间“任课”时间最长、“课程”最多的老师.另一方面辅导员是高校师资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往往是被当作消防队员,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把辅导员当作“多面手”来使用,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辅导员就会受到质疑,同时由于高校往往注重教师的科研成果,对辅导员的身份缺乏认可,而辅导员责任重、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较低、身份地位边缘化,使得辅导员自身也对自己的职业身份产生怀疑,不利于大学辅导员角色的生成.具体来说,制约大学辅导员角色生成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辅导员自身的归属感和专业情感不足.从当前我国大学实行辅导员制度的情况看,辅导员应该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一个“阶段性岗位”,招聘来的新教师首先都要从事辅导员工作,造成了辅导员只是“临时工”,在达到一定的年限以后,不少辅导员要么从学生工作转岗到党政工作,要么转向专业学术领域.在这种背景下,辅导员很难形成自己的工作归属感,如果一种角色没有自己的归属感,必然缺乏应有的动力,更谈不上有什么专业情感.而一种社会角色的生成,专业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专业情感,是指一种社会角色对其专业活动及其行为所应具有的意识、态度与精神.如果辅导员缺少这种专业情感,在高校中很难实现其角色的认知和生成.

二是当前辅导员队伍是专职化而非专业化的,职而不专.从当前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看,对辅导员实行的是专职管理而非专业管理.辅导员既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培训,未必具备辅导员应该有的专业素养,也没有实践经验,因此在高校中实现辅导员的角色生成,其难度可想而知.

三是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感不足.在高校中,辅导员工作是最基层的工作,也是最平凡的工作,但其承担的角色可以说是高校中最为关键的.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引导者、监督者和守护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从当前大学的运行机制上看,辅导员在高校是最为弱势的群体,高校基本上是把辅导员当作多面手在使用,学生中出现问题最先受到责难的是辅导员,对辅导员缺乏普遍的职业认同感.如辅导员烦琐的工作与行政晋级、职称评审困难、收入待遇偏低、工作压力过大形成较大反差,缺乏对辅导员工作有效的评价,从而导致辅导员在高校中很难认同自己的职业.

角色生成意味着角色认同,是个体生命的自觉.角色生成是生命的过程,它最深刻地体现了人的主体自觉性.角色是人在社会中的生命存在,但角色并非固定给予,人也并非是完全被动接受.在现实空间中,人不仅拥有对角色的自主选择权,更重要的在于人能够进一步生产、丰富角色.人对角色的选择、创造既取决于社会对人的制约,又和人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密切相关.选择某一角色其实就是人对这一角色的认同,但其认同程度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而在角色生成过程中,角色扮演者总是逐渐融入角色之中,并最终合二为一.如此,角色获得了具体的生命呈现,而角色扮演者拥有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表征.尤为重要的是,人对角色的认同,是人的积极自为,是人对生命的自我觉悟.大学辅导员的角色生成,根本而言是人们在选择大学辅导员这一角色以后,不断发现、丰富、创造角色内容,进而自觉地将自己融入角色之中,赋予角色独特生命并以角色的呈现表达自我生命存在的过程.除了自身的需求,辅导员角色的生成离不开相应的运行机制.因此,大学辅导员角色生成的路径主要有:

一是辅导员要善于提高自身素质,自己要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首先是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者,是大学生政治上的导航者和领路人.如果其自身的政治素养不够,很难做好这一工作;二是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认清自己的政治使命,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熟知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提高专业化水平.

二是高校必须改革现行的辅导员工作机制,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首先是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辅导员职业化是针对辅导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而言的,大学辅导员是一个多门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又自成专业体系的一个社会职业,因此高校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其次辅导员队伍的终身化,实现辅导员的角色生成.终身化意味着从事辅导员工作不再是“临时工”,而是要将它作为可以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事业来做,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不再是碌碌无为,而应该是大有作为.这就要求高校在辅导员工作职责、工资待遇、职称评审、综合考评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

大学辅导员角色生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辅导员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