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点赞:22557 浏览:10462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创业基础课程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尤其是今后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基于目前创业基础课开设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关 键 词:创业基础教学方法

2012年8月,教育部正式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各高校把创业基础纳入必修课教学体系,意在通过教授学生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创业基础课将成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具体内容则包括创业精神、创业者与创业团队、机会与创业风险、商业模式的开发等.因此,创业基础课程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尤其是作为今后通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创业基础课程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课堂形式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

高校目前开设的创业基础课程,由于场地、教材、学生人数的诸多限制,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内容基本都是从注册企业开始,再到团队组织、人员招聘,直到市场营销等环节,学生将创业应该具备的程序、条件和能力理解得太过理论化、理想化,学生到了实际创业时,才发现课堂上的那些概念和案例根本起不到作用.一个在校期间做艺术焰火燃放的学生告诉我,他满怀热情地学习了创业课中谈判技巧,可当他去找客户谈订单时,根本无法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当时认为很有用的所谓的技巧.这说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形式,也许只能满足学生的些许求知欲,根本不能实现对学生创业精神、意识的培养以及创业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存在着理论知识水平高而动手能力低和创新意识薄弱等问题.


2.开课对象不明确,课堂效果无法保证

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12年开设创业基础课程的高校仅占所有高校的0.9%,不仅如此,目前高校的创业基础课大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不被学生重视.学生选修该课程时的目的不明确,有些只是为了凑足学分,有些只是为了跟好朋友结伴上课,甚至有些学生是别无他选才勉强选修创业基础课程.在某些开设该课程的高校中,还存在不分学生专业、年级,几百人在一个大阶梯教室里接受创业教育的情况.以上这些原因造成了教学方法不明确、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不统一、教师组织课堂难度大等困难,这直接导致创业基础的教学目标无法达到,学生很难真实体验创业.有创业理想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也无法达到选修这门课程的初衷.

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创业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在开设创业基础课程的高校中,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完备、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教师主要来自管理、经济等学科,甚至有些高校的教师是从团委、就业部门临时抽调的,为了能够讲授创业基础课程,只进行了短期培训.教师本身就没有创业实践经验,因此也谈不上指导学生创业;教师讲课内容空洞、无趣,照本宣科.殊不知,创业教育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不能只注重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需要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注重实际创业经验的分享.

二、探索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1.树立交往的教学理念

首先,建议将教室内的桌椅摆放成U形,学生的桌椅围成大半个圈,最好五六个学生围坐一张桌子,这样方便开展小组讨论,老师站在中间靠前位置讲课.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方便学生和老师随时站起来演示.同时,老师和每个学生的距离相等,老师随时可以走到学生面前辅导或讲解,增进教与学的互动性.

其次,教师要树立交往的教学理念,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同时要体现人文关怀.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融洽,往往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使得学生不仅成为学习的主体,更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不要一味地发号施令、裁判对错,而是要与学生实现双向互动,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专业背景,通过认真的分析思考,合理选择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在讲授创业基础课的同时,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创业活动,增加实战经验.如果不具备创业条件,也可以采用创业情景教学,以创业的真实情境为蓝本,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开展具体而真实的创业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授课的有效性.

2.慎重选择开课对象,分层次教学

基于目前高校开设创业基础课程的实际条件,建议教师在开课前对选课学生进行摸底,有条件的还可以分阶段、分层次授课.

开课前,教师应设法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选课动机、创业实践经历等.了解学生的选课动机主要是为了能够挑选出确实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在实际操作上,创业基础课程的班容量建议在三十人左右,人数太多不便于课堂活动的开展,也不便于互动式教学.

在了解学生的选课动机后,建议教师详细了解学生的创业实践经历,这样做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有的放矢开展教学活动.每个学生的创业实践经历不同,有些学生只参加过创业计划大赛,处于创业设想阶段;有些学生在校内开设了小店,处于创业体验阶段;有些学生已经开始经营创业项目,处于创业的起步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该分层次教授创业基础课程.处于创业设想和体验阶段的学生,对创业仅是概念的认同而非真正做好了创业的准备,此时,应注重这些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以及创业过程的体验.例如在讲解企业选址时,教师在介绍基本知识和选址技巧后,可先让学生设想今后创业时的理想位置,再让学生在实际中调查,往往学生在调查后得知,企业在选址时会受到资金、期限、信息等诸多限制.而对于处于创业起步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体验了创业的初始阶段,此时的他们更希望在课堂上解决在创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应适时给予他们一些建议,如知识产权、企业组织等初创企业运营后面临的常见问题等等.

3.建设以校内为主,校内外结合的多专业多层次的创业指导师资队伍

鉴于创业教育在高校开展的实际情况,建议高校建设以校内为主,校外结合的多专业多层次的创业指导师资队伍.高校可以依托经管、法律、技术等相关学科的丰富教师资源,对学生创业计划制订、创业团队建设、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聘请校外与学生创业项目相近的企业负责人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报告,为学生创业提供实际可执行的方法建议.此外,高校还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蹲点实践,亲身体验企业的实际运营,丰富对创业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只有教师体味了创业,才能在讲授过程中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创业基础课程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