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等教育怎么写作甘肃转型跨越

点赞:4406 浏览:118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们的视野从未离开过西部和西部的教育.在对青海、贵州、宁夏、陕西等西部省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报道后,我们将目光投向甘肃.

由于地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过来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甘肃省教育厅现任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智平,曾是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在他任期的8年时间里,多次呼吁国家加大对西部高校的支持力度,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本刊也曾多次进行报道.此次,王智平再次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介绍甘肃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情况.

《教育与职业》: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王智平: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1999年,十几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引导下,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怎么写作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作出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进入大改革、大发展时期.在这一背景下,我省高职教育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全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数从1999年的7所增长到22所,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59.5%;在校生从1999年的1.88万人增长到14.96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36.9%;招生数达到5.55万人,比1999年的6656人增长了8.3倍;毕业生数达4.79万人,比1999年的7076人增长了6.8倍.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任教师由2005年的4462人扩大到2011年的6118人,真正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同时,从办学质量上看,已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32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49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20名;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5个;省级特色专业30个;国家级高职示范(骨干)院校5所,省级高职示范院校7所.十几年来,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已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我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有效地缓解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


另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我省整个高等教育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办学主体上看,政府举办18所,行业企业办学3所,民办1所,形成了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从办学类型上看,除传统的师范、医学教育外,设立了包括石油化工、资源环境、冶金、机电、农业、林业、、建筑、交通、外语等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职业学院,基本上涵盖了我省的支柱产业.还增设了怎么写作区域经济、具有社区学院性质的地区性、多科性高等职业学院.从地区布局上看,按照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至“十一五”末,我们沿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形成了三个高等教育区,即以省会兰州为中心的省城高等教育区、以张掖市为中心的河西高等教育区、以天水市为中心的陇东南高等教育区.这三个高等教育区的形成,改变了过去我省高校主要集中在兰州的局面,高等学校地区分布不均衡的发展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从河西走廊到陇南山区,全省14个市、州,除临夏州外,已有13个市、州设立了高等学校,这其中绝大部分是高职高专院校.从专业结构上看,以适应我省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为重点,依据甘肃省优先发展石化、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特色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力发展和培育优势特色专业.目前,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共设置专业点854个,全部涵盖了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的19个专业大类.逐步形成了一批以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基本建立起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人才市场需求相衔接的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与职业》:近年来,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王智平:一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作为我省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培养目标上,要求各高校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劳动者,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实践和应用为核心,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高等学校的学分制、选课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等教育管理制度;广泛开展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各种活动,进一步加强师范院校学生实习工作,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提高从师技能.

二是明确各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突出优势,在各自层次上办出特色.要求我省高等学校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结合省情、校情,对办学定位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一是办学类型定位:除个别高校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外,我省大多数高校一般应为教学型或应用型.第二是办学层次定位: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适时发展研究生教育.第三是怎么写作面向定位:我省的大多数高校都应当立足甘肃、怎么写作区域(或怎么写作西部).

推进高等教育怎么写作甘肃转型跨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是调整高等学校专业结构布局,紧密结合甘肃产业结构实际,培养区域发展急需人才.以主动适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出发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由数量扩展为特征的外延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特征的内涵发展转变,打造专业品牌,突出办学特色,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四是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改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千方百计加大对高等教育的经费和政策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要求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拨款力度,提高生均拨款标准,并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新校区建设、征地用地、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尽最大可能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怎么写作.《教育与职业》:除投入不足外,还有哪些因素制约了甘肃的高等教育发展?

王智平:一是办学规模仍然偏小.目前,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全国为26.2%,我省为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全国平均高考录取率逼近80%,东部发达省份在85%以上,我省刚刚跨上70%.在国家特别支持下,2008年我省高考录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0.7%,2009年录取率为55.2%,2010年录取率为61.5%,2011年录取率为68.2%,2012年录取率达到了74%,但仍然处于全国的末位.

二是办学定位不够明确,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少数新建本科和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比较模糊,尚未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由于教育部没有制定出立学院教学评估办法,对独立学院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办学质量等缺少有效的监测手段.总体来看,我省高校工科、医学类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师范类专业人才过剩;研究生教育中学术性研究生比例太大,专业性研究生比例太小;一些涉及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的学科专业如石油化工类、装备制造类、新能源类、农产品加工类、生态环境类等发展不足;一些与新兴战略性产业如动漫、文化创意、生物制药、物联网等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建设相对滞后;个别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求大求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脱节.

三是社会怎么写作能力较弱.同东部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联系不同,我省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没有真正起到“智囊团”“思想库”和“参谋”作用,产学研用结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所有这些,都对进一步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提高学校社会地位和办学声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教育与职业》:2012年5月,甘肃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十二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请您介绍一下未来五年甘肃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甘肃省“十二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王智平:2012年5月,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十二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主要是推进“八项”任务和实现“七大”目标.

“八项”任务主要包括:

一是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我省高等教育投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使全省高等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达到国家标准,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二是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实施“飞天学者与创新团队计划”等三个计划,设立1620名飞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重点支持建设50个高水平团队和50个教学团队,每年选拔约60名优秀学术带头人,遴选约80名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和学习.

三是着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重点扩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就业指导、重点学科建设和实验、科研机构建设.推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培育和建设25个重点学科、300门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院校中建成国家精品专业、国家级重点专业40个和23个国家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10个左右省级实习实训基地;重点支持150个具有学科优势和50个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优势特色专业,建设30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50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五是稳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兰州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重点把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5所本科高等学校建成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大学.

六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增建2所与本地区经济结构个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职业学校,建设1所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争取建成12所民办高职院校.重点支持建设59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10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10个行业性和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

七是整体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组织实施“高技术合作开发中心建设计划”等四项计划,由企业和研究机构联合建设10个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每年支持10个产学研结合项目;建立10个符合我省产业发展需要的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组建10个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要技术依托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10个知识怎么写作中心,新建35个高水平的战略研究咨询机构.

八是深入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开展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试点,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形式多样的办学格局.开展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试点,探索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开展生均经费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改革试点,完善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学生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开展产学研结合创新模式建设与推广试点,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模式.开展教师教育创新体系与免费师范生改革试点,探索实施欠发达地区师范生免费教育模式,建立一套较为成熟的招生、选拔、培养、就业制度规范.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实行纵向沟通、横向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完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协作机制.开展高等学校分类指导怎么写作体系试点,引导高校合理定位、有序竞争,走创新型、开放型、特色型、怎么写作型发展之路.开展促进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发展试点,促进民办高校规范健康发展.

“七大”目标主要是:

一是高等教育规模适度扩大.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2%,在学生总规模达到63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生达到50万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研究生达到3.5万人.

二是高等教育结构更加优化.在现有“一体两翼”高等教育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建1所医科院校和2~3所高等职业院校.支持甘肃联合大学升为本科院校.

三是高校分类指导体系更加健全.制定办学标准,实施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坚持特色办学,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在国家高校分类体系中准确定位,构建省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和毕业生就业检测反馈系统.

四是重点学科建设全面加强.集中力量建设与我省主导产业群直接相关的100个重点学科、50个优势特色学科和300个本专科重点专业、100个急需专业,整合全省学科资源,重点建设10个左右学科群.

五是高校教师结构趋于合理.到2015年,本科院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75%以上,专科学校达到50%以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45%以上.

六是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创新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重点扶持1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七是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重点建设好已有的国家级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力争新建2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1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50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积极争取使高校博士后流动站总数达到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