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德育教育之人性向善是德育的价值预设

点赞:29690 浏览:13416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人性向善是一种价值预设,一种有待实践的理想.基于“人性向善”的价值预设,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才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通过激活、发掘和弘扬初中学生潜能中积极、美好、善良的因素,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选择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首先,要对学生始终抱有积极的期待,引领学生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报有良好的期待时,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期待时,就会更加尊敬老师,更加努力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仿效老师的优良品德和模范行为.育人需要有对教育对象的信心,以乐观的期待给学生以人生的方向、目标和追求,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智慧的、向上的、克服困难的力量,让学生在一种被鼓舞和信任的氛围中,自觉努力,求真向善,健康成长.其次,以宽容的心态和智慧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要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学生的善良,并把学生善良的本性引导出来,触及孩子的心灵,让学生及时醒悟,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产生了一种自责的心理和追求向上的力量,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学生的行为不能轻易定性为“错误”,德育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惩罚需要智慧,批评中也需蕴藏艺术,即使是严厉的批评,也应充满期待.一、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让学生拥有尊严.

教育需要尊重和理解,需要教师和学生平等沟通和探讨,一起在教育教学中提升人的内在品质.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底子不清,对学生的教育缺乏人性化,体罚与变相体罚的现象经常出现,因此,一些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教师试图以严格的管制让学生养成好习惯,这种以人性本恶为前提的做法只能使人一味顺从,人格萎缩.真正的教育不是建立在轻蔑与傲慢之上的,不是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的.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有尊严的活着.道德的学习是一种情感的学习,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引导的过程,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是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打铁先要本身硬”,教育者如果对学生做到爱心、关心、耐心、细心、热心,报着心平气和、内心和谐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与美引导稚嫩的生命,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实和善良,什么是好的习惯和素养,激励学生内心光明的一面,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尊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要以正面的鼓励和引导为主

让自信成为学生成长的力量.在普遍缺乏自信心的初中学生中,道德是生命的自觉,是人性的呼唤.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省自悟,做出自己的选择.在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过程中,鼓励和表扬的力量远远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在初中学生中多组织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活动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学生受到表扬和赞赏,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放大,表现出强烈的自信,一些不良的品行会在不知不觉中戒除.对教师来说,表扬是最易使用、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我们总是希望学生在每一方面都非常优秀,并按照这样美好的愿望去评价和要求学生,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必过分求全责备.我们总是习惯于问学生“你这怎么又错了”?“你错在哪儿”?很少说:“你做得很好”!虽然大多数教师惩戒学生的初衷是善意的,但这种把学生的缺点无限放大的教育方式是失败的.那些经常受到批评和处分的学生,在一次次的批评、挖苦和苛责声中,很可能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自卑,放弃本身一些固有的良好品质,处于一种消极的防备状态,形成退缩性人格或暴躁的性格.

初中生德育教育之人性向善是德育的价值预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德育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德育教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问题学生的教育,需要我们多了解其学习和成长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寻找自己的优点,增强积极向上的内在力量,使他们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协助其战胜困难,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愿望和自信心,让他们在舒展个性中获得求知欲和创造力.

三、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引导

初中生正处在前青年期,心理尚不成熟,适应能力差.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能体会到刻苦学习其乐无穷,一些学生则体会不深,少数学生面对学习发愁,甚至感到苦恼.学生中的这种不良心理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需要教师用导心的教育艺术,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化解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心理沟通,情理相融,人之相交,贵在交心之目的.在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学习目的模糊时,示以明确;学习动机不纯时,给以端正;纪律松弛时,予以指正;学习方法欠缺时,给以指导;学习信心不足时,给以鞭策;苦闷、烦恼时,给以开导等总之,教师用自己的心灵的教育机智去撞击学生美好的心灵,点燃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心灵之火,扬起学生追求人生真谛的风帆,这些都是导心的重要表现.

四、要在德育途径上求创新

德育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举行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任务达到目的的.它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为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突显出来.学科渗透德育应在德育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校的大多时间是在课堂学习,与各学科教师打交道,那么,课堂上教师的言行、所授学科德育内容的挖掘,对学生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在以下方面发挥德育渗透作用:一是教育者要注意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品行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在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教育家都倡导教师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者,为人师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说,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状况是影响德育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职业是道德含量高的特殊职业,培养的是特殊精神产品.“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如果教师没有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不能教育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学生希望他们的老师不仅是教师、学者、还是长辈、朋友;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及不断进行的创新精神.一个好老师,不仅对学生有学习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人格上的感召力.师德高尚,就是一部生动的人生教科书,学生受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终生受益的.因此,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学科渗透的关键.

五、注意搞好德育评价.

德育评价的正确导向功能,使德育工作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但是过去简单的表扬方法已不适合现代德育的评价要求.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自信心、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在不断提高,教育者的适时评价起到鼓励进步的作用.评价要注意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评价要研究个体心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当众表扬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生个性的差异,学生接受评价的方法也多有不同,教育者要去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去对每个人做出准确的评价,这样评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另外,评价的形式也要创新,可以通过张榜表彰式、当众表扬式、谈话式、沟通式、书信式、上网聊天式等形式进行,评价还要讲究策略,对于优点可以直言,对于缺点就要讲究语言艺术和方式方法,现在的学生非常讲自尊自爱,在对其提缺点时尽量用希望的语言说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