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的健康教育措施

点赞:28094 浏览:1311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摆在广大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目前迫切需要德育工作者从创新的视角探索德育规律,研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认识到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延续,实施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关 键 词:初中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措施

1缺“心”的德育――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的必要性: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激烈的竞争,传播媒介的影响,再加上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分数成为父母心理平衡的补养品,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同时,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不少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心理与道德交错发展的结果.

其次,再从理论层面来探讨这二者结合的必要性:一方面,德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补充.个体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道德认知、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共同协调发展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道德内化,这种道德内化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或心理结构要素的培养,如果由心理健康教育来承担,将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此外,心理健康教育适当扩充和完善了德育所需要的目标和内容.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使得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要不断地主动寻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交叉点,而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以其自身的优势弥补了德育在这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也只有渗透德育,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虽有其特殊之处,但都是为了落实和怎么写作于大德育,其在价值交往和价值取向上不能违背德育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时,要充分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将德育与心育相结合.

2防止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化的措施

既然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化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消极影响,而且潜在的危害性也极大,因此我们应该正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化的倾向,在其刚出现苗头时就予以纠正,以防止这一倾向的扩散蔓延.

初中德育的健康教育措施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1正确认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恰如其分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国内的专家与学者已作了详细的分析,无论是在理论基础、目标任务、形式内容和方法手段上二者都有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不能相互包含,相互代替.所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新时期德育的创新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应该各安其位,各做其事,不要泛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2.2加强学校德育,坚持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学校应该旗帜鲜明地、理直气壮地坚持传统的德育,向学生进行政治的思想的和道德的教育.通过德育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这不仅能为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定向,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从宏观和历史的角度看,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还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和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检测如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的意识与行为,德育自然就不会被取代.

2.3加大德育改革力度,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学校应该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将德育放在首位,并不是说传统德育不需改革.事实上,导致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化倾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传统德育太枯燥、太沉闷、太无趣,既与社会现实脱节,又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难受师生欢迎,因而才会让心理健康教育取而代之.要确保德育的首要位置,有效发挥德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加大对德育的改革力度.尽管我们反对用心理健康教育来代替德育,但并不反对向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比如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本主义学生观,尊重学生、接纳学生的态度,倾听、共情的技术,包括价值澄清的讨论方式等等,都可以帮助我们摆脱以往德育板着脸说教的面孔和硬性强制的灌输形象,使德育变得有亲和力,易被学生接受.这些理念和方法的引进,可以扩大德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当然,要注意与德育传统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发挥积极的增效作用.

3通过社会实际来加强德育教学

德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德育.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应该积极的把学生从课内带到课外,通过课外的具体实践让学生明白德育的重要性.课堂中的一味灌输只能让学生觉得德育教学枯燥乏味,没有学习的热情.但是课外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不仅贴近生活,同时也能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和考验.德育教学是要触及到学生内心的,而不是表面上条条框框的说教.所以要想实现德育教学生活化,教师就应该把学生带到课外,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德育意识.

例如: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的公益募捐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公益募捐活动的都是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钱捐物,或者是给一些有疾病的人送去爱心和温暖.而初中生就需要养成这种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的德育准则,学生可以力所能及的为这些公益活动做出贡献.可以把平时自己的零花钱捐献给需要的人,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用过的学习用具和穿过的旧衣物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一点小努力和小付出,对别人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

结语:初中德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而德育教学生活化则是一个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独特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师生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双方都要积极的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让德育教学更加的贴近学生,让他们全面提高德育水平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