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辅导策略

点赞:25065 浏览:1171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心理健康辅导开展的效果如何,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否得到解决,也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否顺利进行,更关系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心理健康辅导的几点策略.

关 键 词:高中;心理健康;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46-01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对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和高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社会环境变化及其身心剧变加深了他们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使得其心理、行为问题增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增加.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其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这是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健康人格、增强其应对社会压力及挫折能力、形成个体健康个性的客观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和挑战.

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高中生心理健康档案,是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工作.但就是这样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很多学校都没有做到.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这些资料应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保障,它是每个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矫治,仍可通过心理健康档案来考察效果.因此,它能对每位学生的心理成长、心理潜能开发提供帮助,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提供重要保证.高中生学业受挫导致的情绪低落、抑郁、自卑问题比较常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从中筛选出高危人群,从而对那些可能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

2.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孤立的教育行为.心理素质作为教育内容,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学生学习生活主要在课堂.因此,高中学校除了使校园布置人性化外,还需着重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营造.(1)开展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学习某门课程成绩低下,情绪低落的原因,一方面是缺少掌握该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或学习习惯上有不合理的地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端正学习的动机.(2)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乐学、会学.在课堂中,学校教师努力创造一种和谐、、平等、轻松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让兴趣引导学习.(3)利用教材人格教化的作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中学教材里面蕴涵着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教师要充分地、有意识地运用教材本身的魅力,有机地运用它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机制.例如,在数、理、化学科中通过背景知识,介绍科学家们的成长经历,从公式定理中引申到正确观念的树立、良好品格塑造、合作精神的培养等.

高中心理健康辅导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整合显性与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显性心理健康教育和隐性心理健康教育一起共同构成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的各项活动都要注重突出显性心理健康教育和隐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包括课外活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班队活动、军训和运动会等.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有趣味性和实践性,要以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乃至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如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目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究,使学生的合作变得心灵默契,学生的交流成为心灵的对话,学会体贴、理解和沟通.在学校举行的有关艺术类的活动中,高中学校要注重学生的身心体验,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兴趣;在学校举行的科技活动中,高中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人人悟出"我能行",在模仿中创意,在传承中创新,大家都来露一手.通过活动消除畏难心理、恐惧心理和自卑心理.

4.拓展沟通渠道,实施有效教育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心理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首先,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各方面的,班主任与学生的经常性沟通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有计划的各种班级集体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交流,效果是显著的.班主任通过学生的周记可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渠道.其次,家长对子女人格的影响是巨大的,学校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特别是家长会承担起对家长进行心理教育指导的责任.再次,通过社会调查与实践,加强生活体验.当下,我们不难看到现在的学生一方面自主意识明显,自我观念强烈,处理问题时,自以为是的倾向比较严重;另一方面自我反思能力薄弱、责任心欠缺,发生问题时,多逃避或推卸责任.这是因为人对外部世界的刺激都会有一种潜在的综合性判断与选择,总会在很具体的意义上直观他的世界或创造他的世界.有研究指出,知识结构的复杂性和反思能力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如果没有某种有冲突的环境作对比,认识上的反思就很难出现,学习与生活的隔离状态就得不到消除,以至许多事情在学生的头脑中没有真实的概念,导致了学生思想、行为上的怪异与叛逆,甚至与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所以,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认识体验,通过社会实践构建一个人的自我教育内环境,无论就人的生存方式,还是就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乃至对于整个人生的发展、协调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