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改革

点赞:6940 浏览:210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土木工程人才,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通过解析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校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核心课程进行重新调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关 键 词: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土木工程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2010年6月教育部基于提高工科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水平而正式启动推出的,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土木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采用“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一、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原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实践环节课程比例不合理

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环节课程比例明显偏低.理论课程的学分数约为知名高校的1.5倍,课程门数也较多,这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相背离的.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土木工程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课程教学方式的不适应性

在理论课程教学上,采用单向信息传递的方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课程教学上,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造成实践能力较弱,走向工作岗位后难以适应工作要求.


2.课程支撑体系调整的对策

为了顺利实现目标体系中的各个目标,课程支撑体系也应在系统内外部进行重构,在系统内部调整课程设置、进行教材改革和教学优化,在系统外部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

(1)内部方面

对于课程设置的调整,须从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入手,面向社会大环境对传统课程设置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此外,还应进行教材改革和教学优化.

(2)外部方面

要严格执行卓越计划中的“3+1”培养模式,即3年的校内学习和1年的企业实习,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实行“双导师制”,为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二、核心课程改革

从课程目标出发,协调与整合课程体系各个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保证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调整后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一般分类为: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最低毕业学分要求为180学分.

1.公共基础课

(1)通识教育基础课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改革主要是通过增加相应的课外学时,在保证总学分不变的条件下,以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对知识更灵活掌握的目标,通过课堂讲授、专题研讨、资料查阅、热点辩论、写读书报告等方式教授与学习,改变强迫填鸭式教学方式,相关调整课程.

(2)大学英语课程

对于大学英语(I~IV)课程,进行整合为大学英语(AI、AⅡ),并适当减少学分由原来的14学分减少到8学分,并只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鼓励引导学生在第一学年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于英语成绩达到学校、国家、国际认可标准的可免修英语课程.加强课外安排如英语角、英语场景练习以及与外籍人士的对话等,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特别是口语)运用能力.在第三学期,开设英语视听说课程,3学分,48学时,1-8周,每周6学时.

2.课内、外实践教学

对原有的课内实践教学学分、学时进行了调整;新增了部分课外实践,并要求在企业完成;鼓励、组织学生开展大学生挑战杯、桥梁大赛、数学建模比赛等国内外大型科技竞赛,新增课外创新8学分.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依托学校“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重庆市、交通运输部重点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与交通行业大型国有企业联合,努力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工程领域和管理领域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为交通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