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节选)

点赞:2930 浏览:92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第八章可能性与教育的界限

一、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勇气

对性格和天性的研究是目前人们最感兴趣的事,但是人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而最终呈现出清晰的无知:一是对本真教育的一无所知,二是人对自身需求的无知.

(一)教育是指向人的,而人绝不明白“他是什么”,这个问题牵涉人从青年期其所受过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仅是可证实的天赋不可改变性所决定的,而是从一开始那些被人忠实的可能性以其得以实现,总是同时在消灭其它发展的可能性.家庭、学校、团体和公众的精神是通过习俗和迫使自我接受的行为和语言等方式以及人们的要求形成的,语言是无意识接受下来的象征和言词.根据人类组织的现象图景来判断人们的本质,总是不恰当的,因为人们并不是清晰地回忆起他们曾经获得的教育和每天都受着的教育.人们应该看到在另一种教育之下他们将成为什么,或者为了更多地体验和不可能获得最终的答案,他们可能怎样存在.接受教育的勇气是建立在对潜在能力的信任之上的.

(二)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是什么和自己能干什么,他必须去尝试.选择的严峻性,对此良心会详细地告诉自身,同样也不应由外界的判断来承担责任,只有选择的严峻性能决定人们走向尝试之途.我从工作和内在的行动中能得到什么,我事先并不知道,谁处在这一境地时,应研究观察自己,因为人们应该应付各种处境,从中都会有所收获的.谁一旦遭遇某一境遇时,首先应振作起来,不向外界求援.


总之:人类并不是一个应经不再发展的固定的族类,不像动物一样是不可改变的,人类有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二、“教育无用”或“教育万能”的愚蠢抉择

对于灵魂生来说,境遇和社会状况具有明显重大的意义,对潜能的利用已使得教育的意义和界限这一古老问题重新活跃起来.教育决定一个时代、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这一曾经风靡一时的观点,是毋庸置疑的.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尖锐对立的看法:“教育万能”和“一切都是天生的”――通过教育可以完全改变人,或者人们只能通过对下一代人的遗传控制来改变人――莱辛说过:“给予我们的是教育,但一百多年来,我们在改造欧洲人的性格方面却收效甚微.”因此有人认为,遗传是不可改变的,而教育只能起到掩饰的作用.很显然,这两方面都是不正确的.教育只能根据人的天分和可能性来促使人的发展,教育不能改变人生而具有的本质.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每一种教育的作用也并非是事先能预料到的,教育总是具有无人事先能想到的作用.通过传承使人成为他自己,以及在近几百年中通过有意识的方式,使相同的才能以特殊形式表现出来.这样来改变全民族的性格,这些基本事实使得教育具有了重大的意义.教育的界限不能事先划定,而只能在实际中观察把握.

第九章教育的必要性

民族的安全与其精神和道德的未来

所有的观点都显示出期望缩减联邦政府的国防力量,这种期望对德国联邦共和国的命运有决定性的影响.

什么是教育(节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校教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另一件性质完全不同的事:即将节省下来的经费用在比国防力量重要千百倍的未来之上――教育方面.无论如何,我们的安全仍然掌握在原子强国的手中,但是我们的道德、政治和精神的未来,以及历史上作为民族存在的价值,则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因此国家所能做的一切,以及将来仍然最具有政治意义的事,还是教育.

、自由和理性给予的保障

犹如一个人的理性在不断的运动中保持开放一样,理性生活也能在自我阐明、自我批评和自我控制之中保持开放.这条路导向了每一个人的思想方式可以形成整个民族的自我教育,而后代的教育意义则来自这个自我教育的精神.如要建立持久的自我教育进程的制度,最重要的是青年教育,而且是整个民族的教育.、自由和理性皆靠这种教育而存在,只有通过这种教育才能保持我们存在的历史性内涵,而成为一股创新生命的力量,充实我们在新的世界境遇中生活.

我们不要混淆技能的训练和唤醒真正人性的工作,二者都是必要的,但是技能训练必须在人的领导下进行,或是重新归属人的控制.

武器装备的优劣对于军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当美国人发现苏联在某些方面大大超过他们时,曾一度惊慌失措.美国人不仅发现苏联在技术研究上毫无限制地花费,集合许多优秀人物参与核物理研究工作,研究人员享有最优厚的待遇和特权,而且还发现他们注意培养众多的人才.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政府把沙皇时代的大群文盲变成了今天普遍受过教育的文化人,这是具有深远影响的行动.相形之下,西方的教育显然被忽视了.在德国,教育经费与其它经费相比少得可怜,最重要的教育事业落入党派和有一定信仰的人士手中,而这些人通常只具备专门知识.教师这门职业已失去了吸引力,最有天分的人以及无党派自由人士在今天已失去当一名教师的兴趣.更严重的是,我们缺少教育的风气,这种风气的养成与思想的转变是紧密相关的.美国的学校教育已被杜威害人的基本原则弄得乱七八糟,孩子们已为他们学的太少而争执,大学则抱怨他们的预备教育他差.但是最可怕的是,就像在德国一样,并不是基础教育不够,而是在技术和工业方面,没有培养出足够的、高质量的接班人.

教育方面的失误是对未来影响的开端.在这方面不会立刻看出国家领导人的失败,而是在许多年后,这种失败才会突出地暴露出来.政治家们都没有兴趣重视教育,他们关心的只是目前对下次选举有关的事务.但是从长远来看,对教育的疏忽而引起的反响比任何其他因素要更大.

我们要想振兴,就必须让教育的内涵超越实用的技术教育和宗教限制.在美国有一些优良的私立学校,到处能发现极高的教育成就,在德国则有极优秀的教师,他们不顾客观的情况如何,尽其所能做好教育工作.但是到如今尚未形成一股振兴的风气.检测如明智的政治家在本质上是个大教育家的话,检测如他尽其精神力量并顺应教育的天赋行事,肯花费多出目前好几倍的财力,那么,依靠新一代人的复兴才成其为可能,也才可能在这个走向毁灭的时代奠定未来的基础.今天要想办成这件事,没有伟大明智的政治家是不行的,这些政治家肩负着民众的意志,并使得民众的意志变得明朗.使人类自身渐渐转变的工作,并不像经济奇迹那般立刻可以见到.这整个过程需要时间,但在某些个人身上是已经可以清楚见到的.

科技讲求的是生产力和强大的武器,而精神要求的是人的转变.前者只能制造装备,把人变成工具,并且导致毁灭.后者使人悔改,变成真正的人,并且借助精神的转变,人们不但不会被生产力和制造武器的技术打败,反而能掌握它们,挽救我们的生存.

(节选自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