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

点赞:5697 浏览:2045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一直以来,教师总是在不断地探索阅读教学的方法.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使学生喜欢阅读,从作品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选择学生喜欢的作品,在阅读中感受乐趣.重视诵读,要在诵读中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速读、略读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精读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参与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阅读教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鼓励学生多读,熟读

语文课是要读书的.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多读书.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情景中学“语文”.必须让学生多读,熟读.其作用有以下两方面:第一,理解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读有助于学生的感觉,强调多读,熟读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能力与习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也会应用而生.第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彩,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情景之中,唤起感情上的共鸣.在语文阅读课中,还应注意以下对话:1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等等;2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等等;

课堂教学的顺序,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三、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创造力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做好组织、引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应注意的是:在研讨、创新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决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认识或见解等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四、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

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7―9年级),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室)、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五、指导学生抓阅读作品的要件

1.抓住文本主旨.

文学作品主旨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提高其道德境界.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主题可有多种解读:(1)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2)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3)只要执著追求理想,理想便会实现;(4)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便会恩赐于他.又如《白兔和月亮》寓意可多达五六种:(1)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2)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强求;(3)拥有财富,不能产生患得患失之感;(4)做任何事要量力而行.

2.抓住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理解中的艺术人物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我们不应也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界定学生的理解.我们在分析文学形象时,应以一种辩证的理性面对学生有创性的思考争鸣.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变色”之速,难道不可能出于难言的隐衷?难道他迅速介入“狗咬人”事件,并有一番义愤填膺的言语就没有一点出于公正的动机?又如鲁迅散文《风筝》,文中的鲁迅是个爱护弟弟的严兄,又是一个严于自省的、做事一丝不苟、知错必改的人,同时小时候在管教弟弟时行为又是十分粗暴的人.

六、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

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结合起来就“训练”而言,“训”是针对教师,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训”:“练”是针对学生,学生的反复实践过程就是“练”.教师的讲是手段,而学生的做、读、说、写,即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最终为己用才是目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以讲为前题,练为目的,讲为练做铺垫,讲练结合,进行适时训练,使学生通过练最终形成综合能力.我在教学《香菱学诗》时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训练的:

1.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抓住香菱苦学:“出神”说明浮想联翩;“抠土”说明反复斟酌;“皱眉”说明用字不妥;“含笑”说明有了奇句,感到满意,欣慰.

2.学习文中的写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揣摩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分析香菱这一人物,从而体会这种写作手法.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但是,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在不断探索中相信我们会有更多有效的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