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背景下的语文教育

点赞:27642 浏览:1297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应试教育甚嚣尘上的社会背景钳制下,中考、高考,对中学教育,尤其是中学语文教育,起到了一个畸形的风向标作用,对中学语文教育产生了诸多深远的消极影响.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真正使得语文教育能够更好的怎么写作于现实社会,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是摆在所有有良知的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关 键 词应试;中学语文教学;功利;素质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三十多年中,高考制度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民生.作为前期的奠基工程,中考制度也水涨船高,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人对中考、高考制度的重视,既给中学语文教育带来了机遇,也使得中学语文教育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极大地影响着整个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进步.

在这种以一考定终身的应试背景下,上至领导阶层,下至普通民众,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心中都有一个严重的中考情结或者高考情结.

具体到课堂上,首当其冲的是中学语文教师的考试情结.其实,也不能完成怪怨老师们太过功利,试问一下,真正功利的仅仅只是老师们吗?老师的举止只是被应试制度裹挟着被动前行的一个很无奈的选择.学校对教师绩效的考察制度、家长对教师教学成绩的期许、社会对教师的评价,统统跟考试成绩有莫大的关系.这样一来,中考和高考,就像两条挥之不去的闪着寒光的冷剑,师生们都战战兢兢地在它的淫威下艰难前行.

这样一来,原本应当充满活力,充满情感的语文课堂,很多时候都会变得刻板老套,以至于严重公式化、套路化,为的就是更好地形成一套应试的路数.长期下去,学生的能力欠缺偏颇会越来越严重,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也会越拉越大.而脱离了生活这一根源的语文教育,就将变得严重营养不良,陷入单一和狭隘.

语文学科是一门富含浪漫精神和隽永的生命意蕴的学科,这门深具内涵的学科,之所以会成为乏味至极,甚至面目可憎,很大因素要归咎于应试制度.

中考成绩是选拔学生进入重点高中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同时,它还直接导致了学生分流成必须接受不同类型的教育.从大的环境上说,这或许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均衡态势.但是,上了高中之后,高考就直接起到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桥梁作用――这座桥是独木桥.走过去了,或许就可以有更好的前程;没走过去,相对来说,路就不那么好走.至少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

统一的考试模式有利于更好更客观地选拔人才,但是过于统一的模式,却导致了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都围着考试转.教材为考试而制,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长此以往,考试功利主义就在整个社会形成了巨大的雾瘴――纷纷扰扰,看不清,摸不透.

语文的本体功能,语文的三维目标,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严重缺失.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青少年学生对文化的冷漠(甚至是情感的冷漠),而对情感的缺失冷漠,又导致了青少年学生对生命缺乏尊重和敬畏.

面临困境,要怎么样脱困呢?

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思想的变革.从教师方面来说,应当使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得到充分转变.要把以往追求成绩的死板教学,变成一个愉快的接受过程.以往的接受式语文教育,通常是灌输性质的.这种教学方式会严重限制学生的活力与创新精神.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式教学,则使这种过程变得愉悦.这种合作的过程,既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又能使学生感受到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的乐趣.从而教学相长,重新找回语文学习的乐趣,重新找回以人为本的文化本位.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不仅要有良好的知识技能,还有健全的人格.语文教育应当在学生人格形成和道德提升方面有所建树.

再者,语文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学科,应当担负起启迪学生思维的重任.学生有了独立的思维分辨能力,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从大的层面上说,还涉及到教材的选择与运用.这就要求老师们对语文教材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日常教学中也应当多花一分心思,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但是,这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细节行为.更大的困境还在于,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代替中考、高考制度.既然替代不了,那么,就只能寻找更好的办法来适应它,甚至能化应试为素质教育.

比如,适当地改革考查范围.例如,对知识的考查,可以不应局限在死的字词句的掌握,还应当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可以通过中考阅读、高考阅读,和日常写作训练,来考查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同时,可以适当推行题型上的改革创新,比如口语综合性实际运用,就是当下的一个重大革新.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不是仅仅靠一两个人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仅仅依靠老师就能解决,它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教师的理念创新、大胆改革,专家的精心指导,学生的悦纳接收,社会舆论导向的配合等林林总总,涉及到各个方面.

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使语文教育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使语文教育处于良性的和谐发展状态中,才能使语文教育之树越来越枝繁叶茂,成为真正的参天大树.

作者简介:刘加欢,男,江西省寻乌县寻乌二中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应试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