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主体间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纠偏

点赞:29163 浏览:13258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曾经在我国历史上起到过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主体性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价值式微,教育方法老套、思维方式单一,脱离生活实际.主体间性关照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恰如其分的解决了这些弊端,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要求我们重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系统,创新思维方式与教育方法,坚持生活化.

关 键 词:主体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黄昏

自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我国开始关注主体性哲学问题.主体性哲学关照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建立,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被重新确定起来,其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并开始积极摸索其自身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确立起来.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及时拨乱反正、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主体性哲学具有的唯我性缺陷慢慢为人所知,主体性哲学视域下的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也也日益凸显.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老套,思维方式单一

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导者通常排除他者的介入,否认不同意识在真理问题上的平等权利,并且执迷于主客二元、非此即彼的说教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知识的权威"、"理性的化身",通常会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以教育者为中心,将受教育者置于被动学习地位,过分注重单向灌输,而轻视了平等的交流

(二)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实际

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重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体系化、规范化、制度化,而往往忽视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相结合.只注重理论内容的灌输,而忽视了受教育者对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导致受教育者在社会实践中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的缺失.受教育者作为知识吸收的工具,丧失了自主性,所学的知识脱离了实际生活,无法指导他们的实践,也就无法实现其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一)能够开创生动活泼、富有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面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且鼓励被教育者对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任何问题发出质疑,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受教育者对一些思想观点的辨别和讨论,是一种活跃气氛的开始,可以营造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力局面.课堂上教育者传授知识的形式多种多样、趣味盎然,可以充分调动被教育者的积极性,让大家有兴趣加入其中,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营造良好的教育局面.

(二)注重贴近生活,彰显人文关怀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充分贴近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需要,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日常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不断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现实经验的营养.教育方式也依照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和特征灵活多变.

要解决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把受教育者置于和教育者同等的地位,尊重和发挥双方的主体性.

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曾指出:"光是思想竭力表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迈向思想."[1]这要求我们从思想走向实践,用实践验证思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理念的现实合理性也应当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实现.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与教育方法

1、对话互动法.

对话互动法是随着全球化应运而生的,适应日趋多元的现代社会的需要,符合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求的一种教育方法.对话互动教育方法摒弃了传统灌输教育方法的各种弊端,其核心是平等、尊重、理解,强调主体间的话语交流、心灵沟通和视界融合,可以促成教育主体间真正的理解.

2、角色体验法.

角色体验法改变了传统的学生客体地位.通过角色体验法可以使教学变得立体、生动和丰富起来,学生在课堂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角色的内心感受,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能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也能使其他未参与的同学通过观察从中得到感悟,获得自我的提升.角色体验法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一教一学"过程自然地形成了一定的隔阂,而角色体验法通过表演的方式能拉近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必须立足于生活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应切实放弃种种不切实际的过于理想化的目标,从那种定位于"高、大、全"的、抽象的理想主义的目标回归到现实生活中.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在生活世界中的意义基础,这种脱离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甚至"使思想政治教育沦为只有认识,缺乏情感;只有知识,缺乏信仰;只有言说,缺乏行为;只有空洞形式,缺乏生动内容的活动."[2]

青年主体间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纠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取材于生活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理所当然源于人们的生活世界.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和作用点,是它的唯一基础.离开了生活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将走向虚无."[3]我们应尽可能让非日常生活的理论内容回归到日常生活中,融合到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之中,形成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使其为人们所理解、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