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

点赞:12932 浏览:566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搞好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坚持不懈地通过互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从单纯注重学习知识转变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如此,新课标要求下的体育教学应是怎样的情景呢?体育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如何适应新课改的步伐呢?如何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从以下几方面来浅谈一下在体育教学实践甲积累的一点体会,不成经验,供同仁们共同商榷

一、教师要树立鼓励意识,用爱心“润物细无声”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旺盛的精力,活泼好动是他们的最大特点.体育课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意志、情操和全面的精神素质,与德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也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之一.尤其是对那些身体素质和自我表现能力弱的学生,更应给予特殊的关注和及时的帮助,即便他们由于客观因素导致学练上的挫折,也要对其尽心尽力的学练精神当众进行表扬.拿做操的例子来说,以前我的做法是:大声呵斥批评圆瞪着双眼,不停地扫视全班学生,口中不停地指叫某位学生的名字.“动作要到位,要有力度”.甚至把“不听话”的学生拉到队前进行“展览”,大声训斥番.而学生则是在教师的虎视之下,两眼迟钝,动作无力,一副敷衍了事之态:这种呵斥的方法看似对学生要求严格,实际则是对学生的~种束缚.相反,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我运用了另种方法:老师带领做操:我站在最前面,弯腰、踢腿、跳跃,毫不马虎,双眼不时与学生“碰撞”,学生们个个认真,或许他们的节拍不太准确,动作也有不少不到位,但他们依然是满脸欢喜、依然陶醉如故,如果老师的眼神与之碰撞一下,那他就会愈发投入.分析这两种方法,不难发现,前一种方法教师把自己意志强加给学生,把学生看成是一种接受器,缺乏对学生的信任与鼓励,因而产生了师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给教学带来强大的阻碍:后一种方法,教师用会心的微笑鼓励每一位学生,教师蹲下来,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学生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信任.自然而然地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去努力按照做操的要求,积极自主认真地完成好每一个动作,真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这样省了教师“看护”的繁重任务师生也能在等个良好的欢快的气氛中起学习生活

体育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课改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教师要树立互动意识,用理念来“一览众山小”

体育课程是以学生身体锻炼为主的动态教学过程.在师与生、生与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教会学坐对已学动作进行自我创新性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我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学练当中,与学生们互动,教学时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身体锻炼当中:我在执教投掷小沙包的一节体育课时,感触颇深,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把学生站成几排,前排学生持沙包进行投掷,后几排学生进行徒手模仿,器械掷出后听哨音捡回沙包.后一排学生再进行投掷,依次循环往复进行练习,效果不算太好:新课改的教学,我是这样做的:刚上课时,我首先问学生们冷不冷,学生们齐声回答“不冷”,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进入主教材后,采取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场地周围事先准备好了四个靶位,让孩子们向解放军叔叔学习.将靶位想像成“敌人”,然后我用哨音指挥学生,让他们匍匐前进到“敌人”阵地前,用沙包向“敌人”进行投掷.看谁投得准确.这样学生们争先恐后,动作认真,真像冲到了前沿阵地,把沙包一个个愤怒地投向“敌人”,首先击中“敌人”的学生欢呼跳跃,后者也不甘落后,摩拳擦掌准备下一次第一个击中“敌人”,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练习积极主动,就这样一节体育课在学生余兴未尽时就接近了尾声.纵观整节课,学生在欢乐中掌握了投掷沙包的动作要领,学习效果明显

三、教师要树立课改意识,用兴趣来“更上一层楼”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说明了无论是教学语言的运用,授课形式还是教学活动的设计等都要符合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努力突破“放羊教学”、本本主义的模式.设置~些贴近学生并能培养他们意志品质的游戏,可以说,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关注学生的技能更重要.我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针对他们的特殊的身体素质,如瘦小、肥胖和运动能力差,扬长避短,创设适合他们的游戏,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使他们的运功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其目的是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具体的做法是:“创设激发兴趣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参与交流合作――身心和谐发展”这几个基本环节让孩子们在、和谐、平等、友爱、宽松的运动环境中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努力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本篇论文:{$getarticleurl}

综上所述,就学校体育教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并且加强社会适应的培养.这一教学理念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我想,只要我们广大体育教师有这样的决心和智慧,就一定会在遭遇了新课程的“木然”,接触新课程的”茫然”和走进新课程的“窘然”后,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摸索出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