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点赞:23879 浏览:1076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050-02

1“问题导学”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等”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正是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和陶行知先生“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观点的直接阐释.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教学中要善于“导学”,在“导”字上下功夫,转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从而形成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应该看到,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许多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状况,应试的色彩依然十分严重,这种现状的存在除部分教师教学观念仍未转变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占据课堂,学生接受式学习仍然占主体.我们知道接受式的学习突出和强调的是接受和掌握,忽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学生的认识过程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容易限制学习者的思维和智力,消磨学习者的兴趣和热情,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这样,尽管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成效却很差.因此,摒弃接受式教学方式,促进课程改革,遵循教学“启发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充分运用“问题导学”方式,就能较好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笔者经过多年“问题导学”教学法课改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问题导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请专家同行指导.

“问题导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教师学前、学中、学后的“导”,给学生指路,提出问题点、思考点、方法点,经过进一步的引导、指导、辅导,完成问题教学中的导标(学习目标)、导情(创设情境)、导法(学习方法)、导疑(精心设疑)、导新(发展创新),达到为学生自主学习铺路的目的.“导”是整个教学的核心,这犹如一个成功的导演,戏导得好,可以充分调动演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演员的灵感,使演员能创造性、创新性的进行演出,把戏演活;课“导”得好,也可以把一堂课上活.

“问题导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主学习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问题导学”法的实施

2.1创设情境学前导

景物描写在烘托人物心理、渲染环境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景物描写却是学生作文中的薄弱点,面对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多数学生只会发出“真好看”的感叹,却无法形诸笔端.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写景方法,没有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事物的习惯,提高学生景物描写的能力,在进行作文训练时,可以通过写景方法指导,“带问题”创设情境进行课前导学,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先以《春》、《济南的冬天》等几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能把眼前的春天、冬天写得如此美丽?而当美景就在我们眼前时,为什么我们却经常无处下手,不知道怎么写呢?这是因为同学们还没有掌握写景通常的方法.同学们先读一读《春》这篇课文,想一想,作者是如何进行景物描写的?在学生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后,恰当地进行学法指导:(1)写景时先要选准最有代表性的写景对象(不同季节景物、不同地点的有代表性、典型的自然景观等,如《春》中的风、花、草、雨等最能代表春天);(2)对写景对象进行仔细观察,抓住写景对象的特征(如春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3)按照一定的写景顺序(如《春》以盼春、迎春、赞春为序),选用准确的形容词,如“小草――嫩嫩的、绿绿的;花――红、粉、白”等;(4)运用适当的修辞,配合各种感觉特征生动描绘(《春》文中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各有多处).接着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带学生到学校附近风景如画的山坡、稻田、荷塘进行实地景物观察:碧绿的山坡草地、青翠的田野稻浪、婀娜多姿的荷花等;绿柳在春风中柔姿招展;绵绵的春雨飘湿了大家的头发等同学们沐浴在春机盎然的大自然中,仿佛融到了无限春光的情境中,性情得到了陶冶,写作兴趣很快浓厚了起来,回到学校同学们情不自禁的拿起笔来抒写春光等


2.2精心设疑学中导

问题导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置有趣的问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既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习内容,又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目的.我们知道说明文语言严谨,讲究逻辑性,带有很强的科学性,在教学中往往出现单调乏味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善于精心设疑,用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进行引导,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等”一段时,笔者是这样设疑导学的:

导学问题(1):大家吃过香甜可口的苹果,但作为福建人,你在福建省内见过苹果树吗?这个问题很简单,一般情况下在福建是找不到苹果树的,因为它是北方温带水果,而福建省地处亚热带地区,不适合苹果的生长.

导学问题(2):新闻打检测――据报载(提供报纸新闻内容),闽西某县一个高山乡村有人成功引种北方苹果致富,这是一条检测新闻吗?

这两个问题很快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起来.仅简单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的同学认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一定是一条检测新闻;而带着第一个问题能仔细研读课文的同学认为这是有可能的.两种观点的同学在课堂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这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回归课文,结合新闻报道中的某乡村地处海拔1200多米的高山地域的情况,那里形成了山高水冷的特殊气候条件,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作进一步分析,当然在南方成功引种北方温带水果是完全可能的.由此我们还可引出第三个导学问题:对于高下差异引起的物候变化,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个现象,你能从一首古诗中找到证据吗?部分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背诵出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名句.这一堂课,不同层次的同学在三个导学问题的引导下,对简单的课文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讨论,主动融入学习,气氛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3因势启思学后导

诗人常说“功夫在诗外”,学习也一样,适当的进行学后辅导,因势启思,布置课后活动,能有效的巩固课内知识,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能力的迁移、拓展也可以说是“功夫在课外”.我在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通过课内的导学,同学们很快掌握了驳论文应抓住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的阅读方法.《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以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的语言有力地驳斥了少数人提出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悲观论调.教学结束时,笔者因势启思引导学生由历史转向现实,针对有人说“现在的‘90后是跨掉的一代’”这一论调发表自己的看法.的确,对于“90后”这一代,他们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自负、任性、自私,缺乏吃苦精神,独立能力差,现在正处在中学阶段.这个问题一抛出,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同学看到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被人戏称为“跨掉”似乎并不冤枉;但是更多的同学从自身的闪光点出现,找出了他们自信、创新、富于冒险精神、个性十足的优点,认为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属于“90后”的!于是两方观点你来我往,找论据、驳论点,互不相让,在激烈的辩论中,同学们驳论的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当然,问题导学的各个环节不是孤立的,而应在一堂课中是循环往复的,关键是要导得适时,导得得法,导得新颖,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导”把学习的信心还给学生,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引路.通过学习方法指导,教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方法,通过新知识的导入,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环境与氛围.

总之,教师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指导者,应该扮演“导师”的角色,作为导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当学生学习缺乏方法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出现解题困难时,教师给予启导,独立疏理知识系统有困难时,教师要给以引导,问题失去往日的热闹时,教师为打破冷场要给予诱导,当学生学习有困难并有深入学习愿望时,要给予适当的辅导.通过灵活的有效的“问题导学”实现“学生要学”的强烈求知欲和“学生会学”的良好状态,最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