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

点赞:7888 浏览:314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不管是从生物学角度还是社会学角度,依恋对个体的发展都有着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早期安全的依恋关系不仅有利于个体从中获得关爱、安全感,而且它是个体探索外部环境、谋求外来发展的重要资本.本文结合了依恋已有的研究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儿童依恋研究对早期教育的意义,包括对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视与教育、对家庭抚育的指导意义和对早期社会教育机构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依恋;早期教育;家庭抚育;意义

一、依恋涵义的演化

依恋概念最初是由英国精神学家鲍尔毕提出的,他指出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儿和年幼儿童应该与母亲(或稳定的写作技巧母亲)建立一种温暖、亲密而持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婴儿和年幼儿童既获得满足,也能感到愉悦.”关于依恋问题的研究,从早期的亲子依恋转移到青少年、甚至成人的依恋,这样就形成了对依恋理解的狭义和广义之分.

依恋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早期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狭义的依恋用以描述母―婴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感情联结,是“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1]广义的依恋不再局限于婴幼儿时期,也不再局限于亲子之间.张文新就提出“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2]张春兴也认为,“依恋是人际间在感情上甚为接近而又彼此依附的情形,所谓相依为命,即此之意.”[3]

依恋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1.依恋关系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使人在其他社会情境中满怀信心和胜任力地去参与.2.依恋对象的作用是‘安全基地’,是保护,是对压力、焦虑的自然遮挡.同伴和老师的作用不被当作依恋关系的核心.3.照看人在孩子有压力时,作为安全和安慰的源泉的心理支持性是依恋关系与其他关系的不同之处,是依恋对象与其他社会支持者的不同之处.”[4]

二、依恋对个体发展的特殊意义,要重视儿童早期生活经验

“依恋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个体可以从中获得关爱、安全感等生存的‘必需品’;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它是个体探索外部环境、谋求外来发展的重要资本.”[5]美国心理学家Ainsworth创设了“陌生情景”,将婴儿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焦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1990年,Main和Solomon提出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也称作D型依恋.经研究表明,焦虑―回避型依恋的儿童易长成为具有反社会性和攻击性行为的个体,焦虑―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表现出退缩性行为,而混乱型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容易发展成为精神障碍患者.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儿童与主要抚养者形成的依恋情形将影响儿童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父母应采取合理的教养方式,帮助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避免形成不安全型依恋,以免使儿童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和精神障碍.

理论家认为,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将形成一种具有较强稳定性的内部工作模型,“内部工作模型可以看作是随着经验的积累在已有模型基础上不断更新、逐步细化、螺旋上升的动态表征模型”[6],在该模型的指导下,儿童根据依恋对象对自己日常需求的反应速度和方式来建立在不同情境中的反应方式,然后这种特定的反应方式,进而导致他人做出相应的反应,反过来又影响到个体已有的内部工作模型,如此反复不已.

这些研究成果提醒着初为人父人母或忙碌着成为人父人母的人们,要多抽出时间、精力陪陪孩子,父亲母亲都要自觉地与孩子多些接触.这些研究成果也告诉人们早期教育的重心应该是情感的教育.“情感是儿童早期生存最重要的工具,儿童藉此获得生存必需的关爱;情感具有在儿童早期认知发生上的动力性,具备着发动、导向、整合的作用.”[7]

三、依恋对儿童家庭抚育的指导意义

儿童出生后即处于一定的社会抚养环境中,无形中受到这一环境的影响,其中包括主要抚养者的抚养质量、家庭婚姻质量和家庭的情绪气氛.在这一环境中,主要抚养者尤其是母亲的喂养方式及其与婴儿相互作用的性质影响着婴儿依恋风格的形成.Ainsworth把敏感性定义为母亲照看婴儿时的一种能力,即“能够从婴儿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够注意观察婴儿的表情线索并正确地理解他们,能够对婴儿的沟通做出体贴周全的反应.”[8]许多研究也已经证实母亲在看护婴儿过程中的反应性、适应性和时间的选择对婴儿形成安全依恋的重要性.因此呼吁母亲,也包括父亲,对孩子要保持敏感.懂得他们表达情绪、提出要求时的啼哭、喊叫、笑、咿呀学语、依偎、跟随等行为表现,根据即时的具体情况,理性分析判断,迅速做出适度的反应.要从内心深处接纳、喜爱自己的孩子,不因幼儿自身的问题或易哭泣或行动迟缓或智力障碍而疏远他们.

Mickelson等研究发现,在童年时父母离异或分居与子女安全依恋负向相关,与不安全依恋正向相关,父母婚姻质量对子女依恋安全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其一,婚姻质量通过影响母亲的依恋工作模型间接影响母亲对儿童的抚养质量;其二,婚姻质量直接关系到父母双方的心理状态和应激水平,进而影响父母和子女的互动过程;其三,不同水平的婚姻关系产生不同的家庭氛围,由此影响子女依恋安全感的建立.”[9]因此,父母双方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要更多的考虑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从点滴处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与沟通方式,多对儿童产生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家庭情绪气氛是由家庭中每位成员共同创造的,父母相互之间以及与儿童相互作用之间或温暖、和谐或冷漠、疏远,都对儿童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应更多的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多与孩子充满感情的接触,给孩子以安全感,“身体的接触可以缓解婴儿的紧张情绪,产生愉快的体验.等‘拥抱’这种姿势与依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10]另外,采用“爱与序”的育儿方式,即“对孩子必须爱而有序,这种爱是充满感情的,但又是理智的;既要细心呵护,又要掌握呵护的度,不要让孩子形成有求必应的习惯;既要培养孩子对成人的信任感,又要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形成,使孩子生活在一种爱而有序的环境中.”[9]四、依恋对早期社会教育机构的指导意义

工作压力的加大,伴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口号,越来越多的父母把期望指向了早期社会教育机构.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与母亲分离,哪怕是短暂性的,也会明显的表现出分离焦虑、悲伤反应,但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和整体社会大环境的要求,儿童终归要融入社会,怎样使儿童在早期社会教育机构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是研究者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在早期社会教育机构,教师与儿童人数比例不适中,造成对儿童的忽视和儿童之间的,“RickyF等人探讨了身体受虐的儿童与受忽视但是没受儿童的依恋类型和攻击水平.研究发现身体受虐儿童显著地被归为回避依恋类型,并表现出明显的高攻击性.受忽视的儿童明显地归属于矛盾依恋类型.身体受虐的儿童存在高危的反社会倾向,并且他们对他人往往持有怀疑的态度.受忽视的儿童则存在高危的脱离社会的倾向,表现出社会拒绝和无能感.”[11]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婴儿可以建立多重依恋,有人发现18个月的婴儿,大多数至少依恋3人”[10],这一研究结果的发现,给早期社会教育机构的儿童带来了希望,给早期社会教育机构中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敏感性和稳定性是高品质环境因素的主要特征”[7],以此,早期社会教育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1.照顾者与儿童的比例应适中,每个成人分别负责照顾不超过5个儿童,婴幼儿的比例应不得超过3个.2.照顾者与儿童之间的搭配要稳定,离职情况要少,以便儿童对其产生安全型依恋,保证儿童健康成长.3.照顾者应对儿童保持敏感,并能做出反应,适当满足儿童的要求.4.照顾者应和蔼亲切,易于儿童接近,保持稳定的情绪,不随外界影响而波动.5.照顾者与儿童交往过程中,应更多的激发母性、父性的特征,更加关爱儿童.6.善于观察儿童,从儿童的需要出发.7.尝试从儿童的感受出发理解外界事物,让儿童更容易接受自己.8.早期社会教育机构的游戏活动与玩具要适合儿童的经验,并能促进儿童经验的增长.9.教师要经常性的与家长沟通儿童的情况,便于家长了解儿童的整体状况,更容易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依恋理论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远远多于已有的研究结果,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更应得到家长与教师的关注,引起现代人多方面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