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引导能力构建的

点赞:7197 浏览:239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随着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明确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新课改的主体旋律,也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人们已经逐渐转变观念,从“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中走出来,但由于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特点,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有走出讲授为主的模式,影响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引导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感悟知识,培养能力,打造优质课堂,从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影响教师引导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1)业务素质.历史与社会学科在课改以前,是单纯的历史教学,课程改革后,综合了地理、历史、哲学、政治等学科知识.这让许多老师无法适应综合课程的教学,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现代教育迫切需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因而首先需要有创造力的教师,这不仅要求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在人格特质上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而且对他们的智能结构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精通中学历史、政治、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并具有较高的教学技能.但由于教师主学专业不同,又极少有进修、培训、调研的机会,加之新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一些教师在新形势下就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这种情势下,教师教学引导能力下降是一种必然.


(2)职业道德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较强的素质.在学校实际工作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不是教师的学科知识不够,而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识和态度有待改进,对不统一考试的学习内容,随便应付,缺乏创新精神,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候学会察言观色,平时不努力,考试穷应付.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不完全成正比,教师的非学术因素已经成为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引导能力构建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学科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对学科的认识有误区.在很多学校,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度和重视度还是不高.表现在课上不愿意听,作业胡乱完成或者干脆不交,任课教师对此深有体会,在一些班级只能边维持纪律边上课,作为教师,这样的情况是令人痛苦的.

二、提高教师引导能力,全面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1)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提高自身素质.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文科课程,涵盖了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这就更需要历史与社会教师的知识结构随着综合课程的实施而发生变化,知识面由原先的单科系统知识向各个学科领域拓展.教师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教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为此,我们更需要学习,需要积淀更加深厚的学科知识,夯实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专业基础,关注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让自己成为渊博的学者,有着通达的学识,对学科知识的严密系统有通透的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钧深致远,游刃有余,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理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每天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渴望得到及时的指导.但在现实教研中教学指导紧贴课堂、紧随教学仅仅是一种理想而已,相对于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的即时性、情境性,我们的教研指导总是滞后的.学校应积极创建有利于激发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良性环境,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改革,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类形式的试讲与评课活动,组织各种参观学习与经验交流活动,参与有关学术研讨会、培训班,既把先进的思想传递给教师,又为教师解难答疑,为教师注入强劲的内驱力.

(2)因人择法,讲究实效.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引导得体,方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学生就会按照你的思路去思索.面对班级学生群体,教师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要善于处理少数与多数的关系,因材施教,因人择法,区别对待,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断提高自身的引导能力,让课堂充满活力.例如,在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文化大革命》这节课上,我说主席是伟大的革命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战略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领袖.没说完,晓俊同学就在下面嘀咕一声:“有那么伟大吗?”我愣了一下,就叫他站起来,问:“你为什么会怀疑呢?说说想法.”晓俊迟疑了一会儿说:“我爷爷老在我面前说,时代农民可苦了,说他在文化大革命时挨过批斗、受过罪.我爸爸说,还是好,我家办了个小厂,过上了好日子,重振了家风.”我还没让他坐下,边上有两个同学附和着说:“我爷爷、奶奶也说起过,时代大家都很苦,还吃不饱.”听到这几位同学的议论,我觉得有必要引导一下,这关系到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我思考了片刻说:“刚才几位同学的议论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和道理,但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片面,一要看当时的历史背景,二要一分为二地看.时代是艰苦奋斗、积累财富的时候,必须勒紧裤腰带,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为新中国打造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建设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和科技队伍,让中国不再受外国的欺凌侵略,也为我们现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到这儿,我说:

“老师唱两句歌给你们听听,然后有个问题让晓俊同学回答.”“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涉及的两个伟人和两件大事分别是什么?”晓俊同学很聪明,想了一会儿说:“建立新中国和提出改革开放.”我随即表扬了他,并问:“你对爷爷和爸爸的看法,有新的认识了吗?”他点了点头,说:“我明白了,评价一个人要全面,要做到一分为二.”教师合理的引导,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3)增进交流,加强引导.许多学生都认为历史与社会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在课堂上的听讲无所谓,人在心不在.因此,教师必须适时以情感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其新颖性和情趣因素,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要用各种引导来保持兴趣的稳定,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避免课堂气氛枯燥、单调.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把握他们的知识建构状况.真实地了解他们哪些知识掌握得较好、哪些掌握得较差,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基础打牢固,让学生明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会影响自己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从而发挥学习的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

(4)教学相长,正面评价.初中孩子的生理、心理正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孩子渴望得到教师对其行为、表现的肯定与鼓励.他们通常会有一些具有独特个性的行为表现,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加以批评,就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与学生发生对抗,使教师和学生产生距离;相反,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正面评价学生,给予学生多一些赞扬和鼓励,学生就会和你亲近,与你交朋友,会逐渐自我改变一些古怪的行为.因此,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自己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聆听你的课,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虚心接受学生的评价,使自己少走弯路,融洽师生关系,真正得到学生在课堂中的配合,改变上课“人在心不在”的局面.

总之,在深化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素质的提高,不断总结和探索提高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的教学引导能力的新途径,从而全面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