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

点赞:3278 浏览:80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非常关键时期,学生的性格与思想,也将在这一时期初步定型.然后,山区初中寄宿生,是该阶段中极为特殊得学生群体之一.他们离开家庭和亲人,入住学校集体宿舍后,因为同学们都是未成年,处于青春期,会遇到许多生活与心理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心理健康与学校适应问题.但是由于教育落后、校办力量等原因,对山区初中寄宿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本文主要对山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山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山区教育初中生寄宿生心理健康

一、主要心理表现及其成因

榆中北山地区,山大沟深,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由于十年九旱,家长常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过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最好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应是成长过程中关键的一环,然而这里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知行脱节,他们无力也无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认为孩子有学上,有饭吃,还会有什么心理问题,离异父母、父母外出、父母无责任心等直接导致学生心理上出现障碍,同时这些孩子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交流,这种缺失从小学带到初中,现象更为普遍,情况更为严重.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寄宿生的心理有其独特的表现.


(一)忧郁、焦虑、缺乏安全感

1.留守儿童过多,他们自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或被寄养在亲戚家,内心深处本身就缺乏爱的滋养,升入初一过寄宿生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要独自面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经常产生难以应付的消极的自我暗示,怕被同学欺负,怕有病无人照顾,怕尿床,怕从床上掉下来,怕自己学习差,处理能力差被同学耻笑等等.周末回家父母又不在身边,无处倾诉,无处宣泄,久而久之,就会缺乏安全感,导致忧郁,情绪焦虑.

2.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知行脱节.大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据学校统计:上学年我校召开三次毕业班家长会及两次全校性家长会.三次毕业班家长会家长出席率分别为:

48.3%、52.56%和63.21%,基础年段家长出席率各班不一,约介于30%~60%之间,即使出席了家长会的家长中一部分竟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读哪个班级?班主任是谁?一旦孩子出现了问题,他们态度粗暴,轻则谩骂,重责打、罚,从而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二)自卑、孤僻、心胸狭窄、报复心强

山区寄宿生的兴趣不够广泛,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家长教师更看重学习成绩.学生一旦学习跟不上,在大集体中便得不到认可,开始对生活失去信心,找不到心理平衡的支点,导致自卑孤僻.在生活中开始多疑,一点点小事就会引发打架斗殴事件.

(三)集体主义观念弱,人际交往能力差

榆中北山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学生与外界接触较少,加之经济落后,学校和家长提供给学生了解外界的途径有限.本地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学生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意识弱,对世事冷漠;交往评价能力不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不强,常用“好人”或“坏人”这样的思维来评价他人;交往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弱,受挫折时情感脆弱.

二、对山区初中寄宿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合理安排寄宿制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健身活动内容,尽量使健身活动丰富多彩

研究发现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可以帮助调节学生情绪,降低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比率,缓解紧张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营造关爱氛围,给以更多的情感关怀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可见,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一是从学习、生活方面针对不同心理表现进行分类、分组,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并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二是精心策划主题活动,创设更多的交流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交流、感受温暖、感受成长的快乐与幸福.

(三)加强自尊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经常犯严重错误的学生,不但缺乏集体荣誉感,而且往往缺乏个人自尊感,因此,他们对舆论和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常常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对这部分学生采取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难以奏效,这就必须点燃他们心中的个人自尊的火种,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为此,教师应更多地采取赞许、表扬和鼓励、给予信任性委托等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自尊、自立、自爱、自强,并且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有利条件,吸引他们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落后都关系到集体的荣誉,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就要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奋发图强,从而制止不良行为,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还体现在对学校教育的效果起促进、干扰或者抵消的作用上.在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不容忽视.

(五)设立心理辅导室,加强个别心理辅导

心理是复杂、隐蔽、丰富,微妙的,为了解决学生的困惑,设立平台,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应用疏导、启发接纳、交流理解等方式,逐步排除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总结

总之,随着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得寄宿生人数急剧增加,尤其是山区复杂的背景环境中,中学寄宿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身体再健康,学业越优秀,能力越出色,那么对社会的危害就会越大.这就要求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学校,乃至我们的社会,全员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为营造一个美好的社会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