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通感,走进文本

点赞:25038 浏览:1177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语言文字与音乐、美术、建筑等,都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人类共有的通感思维,通过文本对照、音乐体悟、美术摄影、大众传媒、社会实践等诸多方式,巧妙架设走进文本的桥梁,帮助学生突破视野局限和思维惯性,推动文学感悟,培养真才实学,实现面向社会的大语文观的宏大目标.

语文学习文本教学法语言文字与音乐、美术、建筑等,都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因此,语文教学可以利用其他载体作为桥梁,从不同侧面感悟作品、开发思维、启迪情感.语文课堂若能适时引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调剂教学节奏,活跃学习氛围,而且能够推动文学感悟,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学和传统文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从接受者角度看,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其心灵体验也是独特的.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就不能指望用单一说教和枯燥灌输代替学生感悟文本的心灵之旅.语文教师需要精心体味教学文本与学生认知之间的已有联系,了解学生的探究热点乃至个体兴趣,这样才能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设有效桥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笔者以为,单纯就文本讲述文本的教学模式,反映的是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思想.这种思想下,教师永远是权威,语文教学只以灌输为主,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学习缺少主动自觉性,很难培养起文学兴趣.而利用人类共有的通感思维,巧妙导入音乐、美术、建筑等艺术形式,通过文本对照、音乐体悟、美术摄影、大众传媒、社会实践等诸多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突破视野局限和思维惯性,更好地领悟文学,获得真知.谨据教学心得,总结相关方法如下,供同行参考和批评.

一、利用文本,走进文本

文学是个体生活经验的结晶,最终汇聚成民族的生命体验.文学具有普世性与共通性,因而相同母题经常出现.文学母题逐渐积淀,甚至成为民族文学的深刻标识.比如,日本文学的基本特色,可以概括为风花雪月:一切短暂而美好的人事景物,都会引起日本作家的注目.就像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所说的“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利用这一相通的审美视角,读者可以深入体味具体文章.中国文学同样如此.

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母题现象,不仅可以将原本深奥难懂的文学命题解释成浅显话语,而且还能启发学生对文学产生历史思维.比如,在教学《诗经蒹葭》时,笔者就抓住悲秋怀人这一母题,启发学生思考本诗在诗歌史上的笼罩程度,从而使文学感悟获得历史纵深感.

在分析完《蒹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之后,笔者立即抛出“悲秋怀人”这个主题:文学史的这类作品,可以通称为“秋思”系列.其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甚至被称为“秋思之祖”.但是该作与《蒹葭》不仅具有共通情感,而且在谋篇布局上都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在写法上,《蒹葭》先分散罗列特色景物,如蒹葭、霜露、沙洲;然后出现一个明亮温暖的意象,即“伊人”,将色调与情感拉升起来;随后,用蜿蜒之河、曲折之路的线条将前文的零散意象串联成一整体,统一到全诗意境中.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那个有所思而不可得的惆怅歌者.这种结构手法在马致远作品中出现了亦步亦趋的模仿痕迹.比如,《天净沙秋思》即先罗列分散意象,“枯藤、老树、昏鸦”;接着出现一个明亮意象,温暖的故乡美景,“小桥、流水、人家”;再以“夕阳”这个庞大光影,将前文零散意象涂抹上一层浓重的橙光晕,并包裹形成统一意境.而这一切,同样是为了突出那个身在天涯的断肠歌者.分析至此,学生就会对两篇作品产生历史审视,就会尝试寻找同类诗篇并产生比较意识,而这种意识已经触及批判鉴赏的层面.

这种利用文本、走进文本的引导方式,需要教师对中国文学与文化有足够修为.生硬地强拉硬扯,只会使学生更加迷茫.只有贯通式理解,并找准恰当切入点,才能使学生豁然开朗,顿入悟境,进而产生热爱中国文化、探究中国文学的持久热情.

利用通感,走进文本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利用音乐,走进文本

中国文学的许多体裁,都和音乐关系密切.诗词歌赋,几乎都是音乐作品.《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载:“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可见在庙堂之上吟咏歌唱,曾经是必备的外交才能.同样,语文教学中,如果引入音乐元素,往往能收到奇异效果.

在文本层面上,音乐元素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文本的章节,是否具有一唱三叹的结构形式.比如,《阳关三叠》,就以重章叠唱突出苍劲悲凉的情绪.其二,文本的语言,是否具有规律性的节拍.文言写作,多以单音节词为主,但某些作品则节拍清晰,可分为二字拍和三字拍,读来朗朗上口.其三,文本的韵脚是否押韵以及如何用韵.如果压了开口呼的韵,则多为快乐情调;如果压了闭口呼或齐齿呼的韵,则多为悲伤情绪.这三个方面是考量文本音乐美的关键要素.有了这三个方面的系统分析,学生就能简单赏析一篇作品的情韵美了.

在声乐层面上,文本教学还可以引入歌唱与朗诵.入乐与否是区分歌与诗的标尺,因而诗都是可以配乐成歌的.语文教学中,如果能适时转化形式,变讲说为歌咏,必能起到耳目一新的奇效.比如,在讲授《蒹葭》时,笔者就播放了藤田慧美歌唱的《经柳园而下》:这是美国诗人叶芝的一首早期恋歌.叶芝回忆逝去的恋情,情感凄清,追悔莫及;藤田慧美的歌声甜润清雅,穿透力强,更使这种情绪荡气回肠.聆听这支恋歌,甚至可以领悟到美国现代诗歌意象明朗、情感单纯的风格,这与《蒹葭》的朦胧含蓄、上下求索恰成对照.

笔者以为,朗诵是读者化身为作者的最好方法,也是转化后进生的最好方法.署名贱离朗诵的《报任安书》,背景淡雅,语调悲壮,配乐清幽,展示了司马迁“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的慷慨抑郁情怀.文本朗诵可以推动外物内化的鉴赏体验,比概念先行、硬性标签要强很多倍.

三、利用美术,走进文本

美术作品,可以直观再现文本情境,而且信息相对冗余.一幅画所承载的内容,永远胜过一段文字说明.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适时引入美术作品,对文本做相关对照、引申、追补,能够收到开拓视域、扩大认知的启发效果.一般以为,山川地理、人文风物的游记文章,可以借助摄影图片,帮助学生获取认识,感悟作品;而寓意浓郁、直面心灵的作品,这样做似乎没有效果.这也是一种误解.既然“深山藏古寺”可以测试一个画家的艺术水准与感悟能力,那么不同画幅的展示同样可以启发一个人的文学思维.

比如,分析《湘夫人》一文中的开头四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在疏通字词之后,笔者就抛出六大叙事角度“who,where,when,what,whyandhow”,引导学生想象这一图景.随后,笔者引入傅抱石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连续创作的三幅同题材画作,让学生分析其艺术上的进步.通过比较,学生发现,相对于其早期作品的明朗亮丽,傅抱石的晚期作品色调沉郁、线条屈曲、构图简约,更加突出湘君对湘夫人“思而不得的惆怅,忧伤凄婉的基调”.由此,学生甚至可以通过题款,分析“木叶”屈曲苍劲的用词风格;通过留白,把握水天相接的浩渺苍茫.


事实上,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内容庞杂,情韵丰厚,题材广泛,与中国文学有着共同的审美情趣,因而可以与古代文本构成互证.而照相技术,可以定格历史,能够带给我们强烈的当场感.这对于历史性、时代性主题强烈的文本,可以起到一目了然的提示作用.可以想象,当介绍一位作家时,如果能够辅助一副照片,学生在理解其事的同时也能记住其人,这对于理解作品是多么必要.

四、利用传媒,走进文本

当代技术已经把影视传媒的视角拓展到令人惊叹的程度,而且还将无限拓展.诸如考古、天文、探险、战场、生物等等各种微观与宏观的罕见题材,都被镜头纳入视野.“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原本讽刺读书人的闭塞思想,今天却真的能够成为现实.另一方面,学生因为年龄与阅历的局限,往往知识面狭窄,认知受限.在面对专业性、地域性较强的文学作品时,学生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只有耳闻目睹,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的尴尬,才能迅速熟悉文本背景,了解相关知识,顺利完成文本赏析.

既然现代传媒已被广泛运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充分运用它,发挥它的作用,增加课堂容量,加强教学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如果教师能够突破这一障碍,巧妙利用好现代传媒,就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更直观地理解作品,并能引导学生培养现代生存能力.

笔者在教学中,就注重引入现代传媒,拓展学生视野,增强教学效果.比如,以BBC“昆虫世界”辅助蚂蚁类作品赏析,以“动物世界”辅助动物描写赏析,以弹试验辅助讲解动能的杀伤力,以“蓝色星球”辅助理解自然描写,以“天降灾难”辅助理解灾难场景.这些辅助视频,可以立即把学生带入文本描述的切近现场,有些甚至比文本描述更为详细、更为真实、更为生动,也更为可靠.这种牵线搭桥的视频,对于学生理解相关作品可谓厥功甚伟,但教师必须独立完成搜索、筛选、剪接相关视频,其电化教学能力同样要求甚高.

五、利用实践,走进文本

生活是文学的源泉,语文学习同样不能离开这一源泉.由于缺少社会实践,中学生普遍视野狭窄,在面对身外世界的文学作品时,就会产生理解困难.而根据自身偏于一隅的狭窄见识去理解,往往就会产生笑话.

比如,农村生活的学生对于城市的游乐设施,城市生活的学生对于农村的四季景物,因为不甚了了,自然缺乏感性认识.教师要配合劳动实践课、社会实习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农业劳动,参与社会实习.学生到田野里走一走,到工厂里转一转,就能领略到田园风光,了解大工业生产流水线,从而获得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文本,进入文学思维领域.《检测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提到一个教育案例:在教学“水”这个单词时,教师就用水冲过盲人学生的手指;这个方法,开启了海伦凯勒的别样人生.教师永远不应忘记,学生的自我体验是学习的前提,是学习的桥梁,也是学习的目的.

上述众多教学手段,都是为了调动情感、开拓视野,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培养实践能力,最终走向社会.我们的社会已经迈入数字时代,生活节奏与社会模式处于高速变化中,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必须能够适应变化,勇于面对挑战.

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真才实学.语文教学必须转变思维,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开拓眼界,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现行语文教材,存在着诸如滞后于现实、与学生认知脱节、背景介绍枯涩、思想陈旧、眼界局限甚至常识错误等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唯其如此,语文教师更应勇于担当,敢于尝试,实现关注终身、面向社会的大语文观的宏大目标.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