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理教育

点赞:11168 浏览:459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化时代已拉开了序幕.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学校教学必须顺应时怎么发表展需要,进行创新建设,提高计算机基础理论教育水平.本文通过对信息化背景下进行计算机基础理论教育的原因和主要措施,对相关教学创新的实现进行思考与探讨.

【关 键 词】信息化;计算机基础;理论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日渐成熟,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给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契机.在信息化背景下,学校必须顺应时怎么发表展需要,加大计算机基础理论教育,重视教师工作质量,从而符合新的教育观以及人才观.

一、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基础理论教育的教学现状

信息化主要以数字化、多媒体和电子化形式存在.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网络化已逐渐发展成为基本现状,在世界范围内,一个新型的、在现代信息技术及信息网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信息环境正逐步构成.在这一背景下,学校也加强计算机基础理论教育.其讲授的内容从1984年至今一共经历了三次变化,从最开始的Basic语言程序方面的设计,转到现在的office办公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然而当前许多学校在给学生传授计算机基础理论时,并未在教学内容以及考试方法上面有过多的变化,同时教学课时也逐渐缩减.造成上述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当前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比较高,使人不禁考虑是否题目设置的过于简单;其次等级考试的导向性限制了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发展的路程;最后由于传统与单一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手段,影响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校对于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还比较欠缺.


二、加强计算机基础理论教育的主要方式

1.调整结构,突出技能

结合当前信息化背景,广大院校应该在调整专业培养的结构上认真的考虑,要面向目前的市场经济来设置课程,将那些已经陈旧过时的知识及时的淘汰出去,及时的加入一些能够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实际操作的课程.在学生的能力结构方面,院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先进工具软件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计算机软件的能力,还应该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局域网组网能力和编程能力等.

一方面,可以打破目前教学计划的框架,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建构,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可以广泛的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使用先进的工具软件.

2.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在了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当中,比如互联网的应用等等,这样就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和有趣.同时,互联网和校园网的接轨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比如,在讲解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网络上对这些资料进行查找,然后对查到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类,可以采用表格或者图形的方式,然后在校内网上发布,喜欢的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充分的交流,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课堂中讲解的相关技术知识,并且也锻炼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3.个体化教学方式

采用个体化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由于各个学生水平往往不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有些学生水平高,如果教师一味的教一些简单的知识,慢慢的就会让这些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有些水平比较差的学生,会不容易理解这些教学内容,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因此,就需要采用个体化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一些不同难度的问题,并且还能够将计算机的优势充分的体现出来,比如在学习WORD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个个人简历等等,并且进行评比,选出最好的,从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感.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教学的要求日益严格,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学习,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适应时怎么发表展的潮流,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具体含义,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