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的

点赞:4643 浏览:1587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生活即教育”.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通过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业,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等途径,在生活中寻找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与语文教材接壤,在生活中生成语文教学.

关 键 词:低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是教育.”事实上,语文教学中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教学环节,在现实生活的行为具体指向为:看书、读报、写信、交谈、打、开会等语文能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语文这一人生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的“防火墙”,并“开沟引渠”,把生活这股“源头活水”引向语文.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通过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业,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等途径,促使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使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通.在生活中寻找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与语文教材接壤,在生活中生成语文教学.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尝试.

一、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教学

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生活教育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个的生活世界.

《秋天来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中的一个教学内容.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好这一教学内容,达到让学生学会观察并按一定顺序进行景色描述的教学目标,我扔掉了书本上的插图,带着学生来到校园寻找秋天的足迹.学生个个兴致勃勃:有的蹲在草坪上专注地观察着小草颜色的变化,有的指着外走道边一棵枫树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有的踮起小脚、伸出小手轻轻抚摸着石榴树上的果实.还有的捡起一片片落叶,耷拉着小脑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等

随后汇报交流的效果在我的意料之中,有了丰富的体验与素材后,孩子们的发言十分踊跃,孩子们从自己的视角感受着秋天,描述着秋天:

“我看见原本绿色的小草已经枯萎了,这告诉我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看见火红火红的枫叶了,秋天真美丽呀!”“我看见秋姑娘为我们送来了片片落叶.”“我看到了一个个像灯笼一样的小石榴,我知道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等

孩子们的描述那么生动、具体,他们在尽情地表达着自己对秋天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我把孩子们找到的秋天以简洁的词组一一写在了黑板上,并配上了简笔画,然后让孩子们以《秋来了》为题,根据刚才各自观察的结果,将秋天的景色和同桌说一说.顿时,教室里热闹了起来,每个孩子都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起来等

这节课,我带着孩子们走出了教材中的插图,走出了教室,走进了有声有色的大自然,学会了观察,在观察中懂得了感受,在感受中产生了对秋天最真切而又生动的情感体验,为口语的表达打下了基础,做好了准备.相反,如果语文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中、教室里,那样的学习是静止的、单调的、乏味的.

二、以作业为桥梁实施生活化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因此,我发挥作业的桥梁功能,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大力开发教学资源,使生活化教学资源不断输入语文课堂,从而有效实现将生活引入课堂、将语文延伸到生活实际的目标.从低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我进行了如下生活化的作业尝试:

(1)查阅型.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1》中,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的四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结合本课内容,我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这四个传统节日的来历以及过节的风俗等.

(2)观察型.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蚕姑娘》这篇课文形象地描写了蚕由“蚕卵→蚕→蛹”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相关知识,因为生在城市的孩子,有的根本就没有见过蚕,多数学生缺乏对蚕的感性认识.但由于童心,他们会对新鲜的东西感兴趣,因此,我在班级中养了几条蚕宝宝,让学生可以每天观察蚕宝宝的变化,借此鼓励学生写简单的观察日记.

(3)创编型.低年级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学了《狐检测虎威》《青蛙看海》后,我让学生排演课本剧、画连环画;学了《会走路的树》后,我请学生续编故事;学了《秋姑娘的信》后,我让学生画一幅秋景图.

低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语文教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4)探究型.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的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探究活动.如学习《夕阳真美》一文时,我指导学生去领略夕阳的美景;学习《云房子》一文时,我则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

(5)调查型.如学了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8中学用字词句《庄稼的保护神》后,我组织学生首先调查捕杀青蛙的现状,然后写倡议书,画宣传画,写广告词.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认识周围世界,设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建设方案.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以作业为桥梁让学生研究关注生活作业,除了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缤纷的色彩和无穷的魅力,感受到语文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以活动为抓手实施生活化教学

陶行知先生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即教育之场所.”《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学要立足课堂,又要扩展时空,延伸触角,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让学生综合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如在识字教学中,我开放识字的途径,让识字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常常布置学生到课外广泛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一些生字,在家长的协助、配合下,社区,商场、医院、马路上、公园里等不同场所都成为了“识字课堂”,比如逛公园时认认花木名称;在游玩动物园时认认各种动物的名称;在候车时认认站台的站牌;在逛街时认认街道两旁的招牌;购物时认认包袋上的商标等并设立每周五晨读为“识字交流时间”,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检查反馈.每次交流讨论时,孩子们都有很多收获,诸如“蒙牛”早餐奶、“德芙”巧克力、“康师傅”方便面、“来伊份”食品等当学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这些汉字时,个个兴奋不已,识字热情不断高涨.借此,我又给孩子们准备了一本“识字本”,鼓励他们进一步留意生活,做到每天识一字,上不封顶,多多益善,将所识的字写在识字本上,注上音,组一个词,并造一个句子.同时在班级中设立“识字角”,让学生把每周认识的字展示出来,交流学习.这样的识字教学既联系了生活,又拓宽了识字渠道,扩大了识字量.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识字动力得到了维持,见到陌生汉字就有认识的,就自觉地识记,从而逐步养成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


“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