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点赞:26143 浏览:1193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赏识教育,是以人性为基础,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相互激发与激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它遵循着生命成长的规律,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等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与外界的健康互动,从而最终使其享受天地人和谐的美好境界.赏识教育能使学生舒展心灵、激发潜能,使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而这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笔者也在尝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创建适合高中学生发展的学习、生活的环境,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在体验中提升自我,在自主学习中打造历史高效课堂.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

赏识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赏识教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一、利用历史名人效应,激发学生的求知

名人所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统称为名人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来激励学生模仿名人,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强责任意识.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中的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时,可以适当添加罗斯福总统的生平事迹.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坐着轮椅入主白宫的任期最长的总统.在身体残疾的情况下他一方面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另一方面还在积极向上,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用我们书本上的名人成长故事为例来教育学生,对学生更有说服力.对于高中生来说,高中三年是一段艰苦的历程,坚持下来的定能破茧成蝶.也有人会因畏惧其中的艰辛而逃避现实.罗斯福总统在身残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何况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赏识教育就是理解,就是激发潜能.时刻用历史上的名人故事提醒学生,挫折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苦尽才能甘来,以此激发高中学生的求知,唤醒学生积极向上的潜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的学习中去,从而促使历史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精心设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明确自己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更主要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欣赏者,而课堂又是教师欣赏学生的重要场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也就是成功展示自我的机会.笔者认为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就是很有效的办法.教师可以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学生回答出问题后,教师要及时地表扬学生,让学生能体会到回答出问题的那种自豪感和成功的喜悦,尝到学习的甜头.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会有明显的提高.例如在讲授必修一中《辛亥革命》的“中国革命的丰碑”这个知识点时,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①结合教材第64—65页的相关内容回答辛亥革命的结果,并说说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②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么看待辛亥革命的结果?③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这三个问题的设计是有梯度的:第一个问题是就书本知识进行回答,只要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这个问题是没什么难度的;第二个问题需要学生在理解辛亥革命这个大事件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才能作答;第三个问题则是对书本知识的升华,源于书本也超越书本,是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必然会增加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效率也就越好,从而直接推动了历史高效课堂的生成.


三、重用后进生,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归属感

后进生是学生中的一个较特殊群体,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学习上要落后于其他学生,但他们也是学生,是正在形成中的人.他们也想成功,也想被肯定.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事实证明,重用学生就是对学生的肯定.重用后进生,强迫他们将外在的责任逐渐转化为内在的自我教育,逐步改变不良习惯,增强自制能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男生胡某,上课睡觉,课后不做作业,还顶撞老师.班主任多次教育都无效.对他的“丰功伟绩”我也有所耳闻.我选他做了历史课代表,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多与他交流,多了解他心中所想,及时采取对策帮助他.令我没想到的是他做事很认真负责,每天按时收发作业,及时布置作业并督促同学按时完成作业.上历史课,从来不睡觉,作业都是按时做好按时交.在各次考试中,他的历史成绩总是班级的前十名(以前从来没有过).除了在历史课的表现转好外,在其他方面胡某的表现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丘吉尔曾说:“你要别人具备怎样的优点,你就怎样赞美他.”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真正体会到“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我坚信:历史教师如果能用赏识的眼睛关注学生,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唤醒学生内心深处那种被肯定和被尊重的渴望,定能转化为一种催人向上的动力,也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时刻能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