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当代小学生家庭教育的

点赞:30776 浏览:142910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与政治体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教育所起的基础作用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小学生家庭教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小学生家庭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对人才培养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本文就我国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 键 词:家庭教育当代小学生现状问题

一、我国当代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我们首先要清楚地理解什么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在一个家庭生活环境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其次可以是其他成年人)对其子女所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又包括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对应英文为homeeducation,familyeducation,teachinginhome),家庭教育简称为“家教”,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将当代小学生家庭教育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全权掌控型.

现今有许多父母将孩子视为自己理想、志向的继承者,根本不顾及孩子的兴趣爱好,只想让他们的孩子完成自己年轻时的遗憾,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毫无可言,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明确规划,本应属于孩子的童年时光被毫不留情地挤占,孩子童年的每一个行为都必须和将来的成就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否则是不可能被父母允许的.更有甚者,会将孩子成人后的工作、生活的城市、婚配的对象都计划好,基本上完全掌控孩子的人生.


(二)责任外交型.

不可否认,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但是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经过调查分析,我们总结出这种类型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家长心有余而知识不足,想教育孩子但是没有足够的知识,也没有足够科学的方法.二是心有余而时间不足,想好好教育孩子但是由于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教育孩子.以上两种类型的家庭最终都会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辅导机构,将自己的教育责任交给外界.

(三)读书唯上型.

这是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现代家庭中还是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其一,以考试分数为判定标准.学习成绩好的就判为好学生,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常被判定为学习不努力,将来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很可能因此而被家长的放弃.其二,以读书升学为唯一任务.读书升学本身并不为过,但是,某些家长将读书升学视为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唯一任务,为了将来考取好的学校,家长完全代替孩子的日常劳动,最终结果是成绩上来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丧失了.

关于我国当代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我国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错误观念

(一)家庭教育可以被替代.

有许多人认为家庭教育只是完成孩子入学以前的简单教育,一旦孩子入学了,教育就完全是学校的责任了,家长只要监督孩子的学习就可以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家庭教育与学校等其他教育机构为孩子提供的环境迥然不同,它不仅具有血缘关系,更包含最真挚的情感,是任何其他环境都无法取代的,“岳母刺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二)家长的言教与行为不一致.

这种问题是家庭教育中最为常见的,家长常常给孩子讲大道理,结果自己做不到,甚至做的与之相悖.有的家长告诉孩子为人要诚实守信,结果却欺骗自己的领导、同事,当孩子看到这一幕时,学到的只有如何欺骗.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Bandura,1925―)在他的社会认知理论中提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人物(榜样)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并以一种表象储存在大脑中,当以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他们就会将这些表象还原成实际行为.这种言行不一的教育方式只会适得其反.

(三)重物质满足轻心灵沟通.

许多家长都将自己对孩子的爱以一种物质方式表达出来,无限制地满足他们在物质上的要求.这种做法是极不可取的,人是情感动物,是需要与亲近的人时常沟通和交流的,无论到什么时候物质的丰富始终不能填满心灵的空虚,我们常能看到的那些“富二代”、“官二代”犯罪入狱,究其原因问题都是出现在家庭教育上,某些有权有势的家长们一味地娇惯自己的孩子,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却不关心他们的孩子的品德如何,不重视孩子的内心情感需求,结果毁了孩子的一生.

(四)重视知识学习轻视能力培养.

我国家长大多关心的是孩子这一天在学校学了什么,而不是真正学到了什么.只知道让孩子学习书本,考取高分,并不帮助孩子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锻炼他们的生存技能、自我保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劳动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一旦孩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家长再想弥补这些能力是十分困难的,也将是十分痛苦的过程.

三、如何让家庭教育有效进行

(一)认清各自身份,正确看待孩子.

首先,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就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家长不只有一个固定的身份,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是他们的保护者,稍大一些成为他们的榜样,再大一些可以是他们的朋友,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们的世界,与孩子建立和谐关系.其次要正确看待孩子,不要总是低估他们的能力,多让他们体验生活,他们会更快地成长.更不能强行压制孩子,替他们确定他们根本不跟兴趣的人生目标.著名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JohnDewey,1859―1952)在他的教育目的论中强调:反对外在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要求教育尊重儿童的愿望和要求,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这样才能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就如同水和土壤之于树木一样.如何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呢?首先,要保持家庭成员间的和睦关系.家庭成员的和睦代表着一个家庭的素质与品德,具体说,良好的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亲属关系等不但会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其次,要保证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态度一致.孩子犯了错误,所有成员要保持一致的批评教育态度,切忌有人批评有人袒护,更不能因此而导致家长间发生争执.否则会使孩子降低对错误的认识程度,也会使孩子对家庭的威严产生怀疑.

(三)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的相互协调.

家庭教育是伴随人的一生的,但是家庭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学校和社会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在孩子的一生当中,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家庭教育,约占50%,其次是学校教育,约占25%.值得强调的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长处和不足,所以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将一个人教育成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的长时间的熏陶,需要家长细心、耐心的指导、关怀,需要家庭与学校等多方面的相互协调配合,这样不仅培养出了一个人,而且将代代相传,永久地造福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