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

点赞:5528 浏览:197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设计理念】

文章的体式特点往往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具有指引与导向作用.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为语录体.应该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对话所表现出来的语气、心理、性格与意图,这一点应成为教学设计的重点.

《季氏将伐颛臾》是经典的政论文,在教学中,我们要找到好的切入口.如语言切入口,在语言知识的分析中,逐步导向人文素养的提高;或人文思想切入口,让学生在体味人物言论中感受孔子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得到精神思想上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

2.了解孔子以礼治国、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

3.学习孔子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2.学习孔子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方法】

朗诵法、讨论法、质疑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让我们活得有勇气、有力量,而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也有一个梦想,他希望能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圆经世济民之梦,虽然历经坎坷,但他一直努力不让那枚思想的烛火被苍凉的冷风熄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季氏将伐颛臾》,走近孔子,感受他的人格与思想魅力.

2.请大家谈谈你对孔子及其思想了解多少.

3.检查预习.(幻灯片展示略)

二、初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三、精读

要求: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认真阅读文本,积累文言知识.

2.针对知识难点自主合作、质疑问难;提交课堂共同讨论.

四、细品

1.解析文章题目,引出写作背景.

2.当两位学生把“季氏将伐颛臾”这个消息汇报给孔子时,孔子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提示]动怒(责备、反对).

孔子对季氏伐附庸小国颛臾,非常不满:


第一段中他从三个层次来阐述,一是从历史上讲的,先王册封,不可伐;二是从地理上讲的,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第三段“吾恐季孙之忧等”孔子以他敏锐的政治眼光作出精辟论断:季氏伐颛臾的真正目的是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是要篡夺政权.

孔子对冉有、季路生气:

①不尽责任,含糊其辞.(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因为孔子反对攻打颛臾,而冉有是季氏的首席顾问,在这件事情上肯定负有责任.(求!无乃而是过与?)(“今由与求也,相夫子等”)

②推卸责任.(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引用、类比、比喻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地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尽责.

③强词夺理.“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今由与求也,相夫子等”“吾恐季孙之忧等”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论点.

(理解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朗读,读出人物的语气)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设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政治思想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朗读指导:要把孔子对冉有责怪的语气和反对讨伐的鲜明态度读出来.重读“求!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求”“过”,下文读表明季氏不该讨伐颛臾的三个理由时,应高昂、急促,要加强“何以伐为”的反问语气.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是冉有的托词,语速不能过快;孔子的话中“求”“是谁之过与?”应读得既坚决又委婉.

五、深究

讨论交流:孔子认为如“季氏”这样“有国有家者”应该如何做?

政治主张、治国理念:对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怕人口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对外“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要以德服人.

幻灯片展示下列两则材料,引导学生和文本比较阅读,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突破难点.

材料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材料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提示]把课文和两则材料结合起来分析,可归纳出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修文德,以德报人,反对法治,主张礼治,反对武力征伐.

小结:孔子不放过任何一个表明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善用教育方法把冉有的言论作为自己的驳论点,层层推进,步步紧逼,先驳后立,表达出自己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同时教育了学生.

六、活用

你怎么看孔子“仁”的思想,对当今社会有何启发?

[提示]孔子追求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武力征伐,创造一个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这种思想不照样适用于我们今天吗?

七、课堂小结

本文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对话中,冉有的观点表达得比较委婉,孔子的观点颇为鲜明,情绪也显得慷慨激昂.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之美.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辛苦奔波却毫无所获,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令人敬仰.

八、课后作业

1.翻译、背诵《季氏将伐颛臾》.

2.查阅、搜集、整理《论语》中关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名句.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