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点赞:23295 浏览:10601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化学教学;环保意识;培养;课堂教学;实验;

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4)03—0085—01

目前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所有学科中与环保关系最紧密的当属化学,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保护与治理.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逐步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也谈一些这方面的认识和做法.

一、通过课堂教学与启发,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很多,教师应随机、适当地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保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初中化学拓展中,笔者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废气,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NO、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碱性物质通常用酸液来吸收(如NH3用浓H2SO4吸收),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如H2S可通入CuSO4溶液中转化为CuS沉淀)等.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掌握了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他们也明白了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

在高一化学中,在硫酸的工业制法这一节,笔者介绍了有关环保的初步知识,在授课时又列举一些实例,如“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海湾战争”等.再增加一些具体数据,比如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有一亿五千万吨,产生的废渣超过30亿吨,废水6000至7000亿吨.我国农业仅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亿元左右.这样一来,学生对环保知识学习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实例中加深印象,激发兴趣,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意义.

化学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环境污染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通过化学实验让环保意识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尤其应重视环保教育,让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促使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

笔者在化学实验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让学生规范贮存药品.如易挥发的液溴、浓硝酸、浓盐酸等用钟罩封闭贮存;对有些无机物如硝酸银、单质碘等用专柜避光保存;对剧毒品如汞、白磷等用专柜上锁保存,并定期检查贮存情况.二是让学生规范实验操作.教育学生正确地闻气体、取药品、取有毒性原料,甚至如何盖瓶盖、放置试剂、选用药品工具、取用药品量等都要向学生交代清楚.三是强调废渣、废气的回收与处理.如冶铁实验过程中,出现了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笔者向学生强调有害气体不允许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应采用点燃或收集的方法来对尾气进行处理.四是实验微型化,防止使用过量药品.目前在常规实验中,药品用量较多不仅可能造成危险和浪费,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实验中要用注射器、点滴板等进行微型实验,切实控制实验规模.

三、通过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环保实践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环节,但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笔者经常举办各种讲座,也利用校园黑板报、墙报进行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也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各部门的支持,带领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察,使学生认识到人、空气、气温、气候、水土、粮食、经济等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了解到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学生学习环境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环境文化水平;组织学生参观调查当地自来水厂、污水处理站、化工厂等,了解用什么样的设备转化“三废”,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具体工作,通过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问题的问答,让学生开动脑筋,加强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衔接.

总之,学校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提高全民环保素质教育的重任.作为化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注重向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介绍有关防止环境污染的知识,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生态、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编辑:张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