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分组教学在初职校计算机操作员教学中的运用

点赞:7369 浏览:235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计算机操作员》是职业技术学校的一门必修课,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也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为了使《计算机操作员》这门课程,更能针对实际进行计算机操作,当前的《计算机操作员》初级考证逐渐淡化了以前的操作步骤和方法,考试的题目也变的越来越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让计算机教学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如何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广大计算机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我校的生源为初级智障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不同学生之间差异大,学习起来难度高,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笔者在教学中,对这一问题做了大量的探讨、研究、亲身实践,得出了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好效果,期待能给广大同仁以借鉴.

【关 键 词】抑制分组任务团队合作综合能力

一、在学习中实行“抑制分组”教学法

分组教学法是指在班级授课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按一定的规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我校实行分组教学法非常必要,因为,我校是一所特殊学校,和普通的初中有着很明显的不同,如:

1、在本校相当多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多数是被动学习,且自我约束能力差,不知道怎么学习,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2学校的生源复杂,知识层次参差不齐,且总体偏差.在上机过程中,老师讲授并演示完后让学生操作,完全掌握的学生不多,再加上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就很多.虽然老师在辅导上机时忙得团团转,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得不到辅导.随着学生的问题累积越来越多且又得不到及时的辅导解决,长此以往必将造成学生厌听、厌学的现象.


3新形势造成初职校教学新的层次格局,如果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那么学优生显然会“吃不饱”,而学困生却因此会“吃不了”.

而《计算机操作员》的最终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在毕业后能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中的,在社会上对工作能力的评价,是和学校有所不同的,并不会因为学生是轻度智障就会降低要求和标准的.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在对所教学生有了一个充分的、客观的了解后,在教师的控制下,采取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要求的分组,即抑制分组.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组,教师把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成新的学习小组,组内成员直接交流,学优生辅导学困生,互帮互学,合作学习,做到“一人会,人人会”,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

二、“抑制分组”教学法在课堂上的有效实践

(一)、正确分组时间、形式及方法

由于我校学生的特殊性,本着降低难度,减缓坡度的原则,《计算机操作员》教学任务是分两年完成的,一年级,一般是以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目的,二年级,则是对加强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强化,提高考证能力.经过了几年的摸索,我认为分组教学应放在二年级为宜,因为刚进入职校,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仅仅是他们的原学校提供的学习成绩,对于他们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一无所知,通过一年的基础教学,使他们在理论和操作上都能有所提高,充分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后,再根据理论知识、操作能力、性格特点等综合因素分析后进行分组教学.

分组的具体过程是一个综合分析每个学生能力的过程,要素有很多,比如:学习成绩、操作能力、男女比例、同学关系、座位远近、学生的个人性格、人数安排、组长的选择等.

抑制分组教学在初职校计算机操作员教学中的运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学法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学习成绩:尽量使每个小组的学习成绩优、良、中、差的人数相当.

操作能力:尽量使每个小组的动手操作能力好、中、差的人数相当.

男女比例:每个小组的男女比例接近,如果某些班级女同学较少,也尽量使每个小组有相同的女生数量.

同学关系:分组前教师要询问同学,了解同学间的关系,尽量避免有矛盾的同学分在同一个小组,虽然是少数的,但是几个同学的矛盾会影响全组的学习心情和状态.

座位远近:小组成员尽量在座位上离的比较近,便于在理论学习上相互帮助和提高.

学生的个人性格:分组中要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如果一个小组成员都是活泼好动爱表现,或者都是沉默寡言不擅长交流的同学,小组的活动开展就比较困难.所以最好把性格不同的人安排在同一个小组,这样不仅在学习上有所提高,在学生的性格培养上也会有潜移默化的互补作用.

人数安排:我校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基本上是维持在20-24人左右,因此,一个班级可分4组,每组4-6人.

组长的选择:综合成绩、操作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来考虑,不一定要最优秀,但要认真负责,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

分组是一个模糊的过程,不可能做到完全平等,只要按上述要点尽量控制就可以了.当然适当的时候可以做一下调整,在模糊中力求准确.

(二)、以理论为指导,完善自己的计算机教学.

1、课前充分备课、备学生.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差异,深挖教材,科学性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任务,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尽可能的贴近教学任务实战,做到尽可能的仿真.学生在完成教师设置的任务后,看到自己的作品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能达到提升学习兴趣和信心的目的.

2、课堂上,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授课时针对重、难点,要有步骤、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逐步分层次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具体过程如下:教师在分发题目以后,要求各个小组分工合作严格按照步骤经行,审题———划出关 键 词———学生独立思考———组内讨论———学生操作———组内交流———总结.探讨过程中应该多向学生问问“为什么”,有时可以给出一点信息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解答过程中学会思考、交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结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考证模块的特点,适时地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这一模块一般性都考到我们平时学习到的那些知识点,找出这一模块的一些共同的基本的部分,提醒学生注意,这一模块的不同的题目会在哪些方面做一些改变,例如,PowerPoint模块,最基本的就是考页面设置,文字、图片、艺术字的插入,动画的设置等,一般会在页面的张数,和文字的内容和图片、背景的选择上做一些变化等.遇到这一模块的题目我们应该怎么做?帮助学生掌握技巧和规律.3、作业完成采取小组合作,教师辅导的方法.在上机操作时,教师应安排各小组组员相对集中而坐,便于组员的互帮互学以及组长的管理和指导.由于各组长的动手能力一般较强,所以会很快完成任务,让他们在完成自己的操作之后,去帮助有困难的组员,这样把原来由教师一人辅导的任务分散到七、八个组长身上,教师就可以从繁重的辅导中解放出来,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评价方式采取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课前应制作“任务完成情况登记表”,由组长登记组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包括组员在各阶段的活动表现,如提出了哪些问题,承担了哪些任务,完成了哪些工作,出了些什么好主意等等.学生自评后再互评,互评可以是本小组内的互评,也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评.之后,教师找出各组中的典型作品,在全班进行演示点评,解决共同的问题.

5、.实行有效的动态管理.为了详细了解每个小组的运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小组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掌握每个小组在学习和帮教过程中好的方法以便推广到其他小组中实施,要定期对每个小组的学习状况进行摸底了解.

具体实施的方法:

第一步:询问每个小组的组长在开展小组辅导过程中的情况,包括组内成员的学习方式方法,学习情况,学习情绪,合作状况,实施困难等.

学期情况登记样表:

第二步:鼓励认真负责,开展顺利的小组.对于一些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讨论解决,介绍和推广在学习过程中的好的方式和方法.

第三步:通过第二步,各组针对本组各个成员的特点,帮助进行学习方式和方法的改变,进一步制定小组和个人的学习方案,并具体纪录每个小组成员的方法和特点,以便对今后的学习方法改进做依据.

第四步:每过一段时间对各小组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一次“比武”,一方面是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用竞赛的形式进一步促进各个小组的学习气氛.

三、实施“抑制分组”教学法后的效果

通过“抑制分组”教学法学习计算机知识,学生在学习兴趣、人际关系、能力提高等诸多方面有所提高.

(1)学习兴趣:同学之间的相互帮教在平时潜移默化中学习理论知识,没有了上课时的拘束,减少了对学习知识的恐惧和担心,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人际关系:基础好的同学在相互帮教的过程中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尊重,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则得到了他人不断的帮助,体会到了同学真挚的友谊.在这样的集体当中学习知识,大家慢慢的更加相互团结、友爱.性格不同的学生在一起也能友善的相处,促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3)学生考证率的成效:经过这种分组教学法,不断有针对性的改进每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方法,在2013年上海市《计算机操作员》考评测试中,今年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学生考证通过率是历年来最高的一次.

四、“抑制分组”教学法实施后的思考

每种好的教学方法,在运行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在“抑制分组”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渐渐发现:部分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觉得太累,不习惯,提出分离小组学习;帮教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个别学生恋爱的倾向;部分组长在一段时间后会有居功自傲的情绪;在帮教过程中有一些同学把知识点和操作技能教给其他同学时,不知道该怎么教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有智慧的头脑和及时应变能力,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及时地处理好,并及时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哪里需要改进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抑制分组”教学法更好地实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