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

点赞:4059 浏览:137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涉及很多概念、符号、定理等抽象知识,这些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看到数学就有畏难情绪,造成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大,成绩一直难以提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因为数学教学没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学过程中以理论解释理论、以概念阐释概念,学生难以形成直观感受,自然提不起兴趣.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在数学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数学教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关 键 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理论源于生活,指导生活,受生活检验.”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同样来源于生活实践.目前,很多初中数学课堂仅仅把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来教授,脱离生活实际,教师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讲授数学,学生也单纯为取得好成绩而学习数学.这种状况造成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新课标要求:“数学课程应从初中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亲自体会把现实问题如何通过大脑总结出数学规律,然后再回到现实中去解释更多的生活现象,并在恰当的时候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这就需要数学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一、通过动手与动脑结合,让数学融入生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想学习,并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才能真正提高数学成绩.很多教师也知道这一点,但在教学过程中不知道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去想问题,而是用自己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自然很难与学生产生共鸣.初中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师在授课中,必须把握学生的这个特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灵活采用生活中常见的道具.如:有两个正方形的纸片,边长都是10厘米,怎样剪才能拼出一个更大的正方形?两个正方形纸片学生都比较容易获得,也比较常见,摆在学生面前更容易让学生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拼出的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是否能通过尺子测量边长后计算出准确的面积?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加一起是否就是大正方形的面积?面积的问题解决后教师可以继续根据课程安排引出下一步的提问:拼出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小正方形的边长是整数10,大正方形的边长也是整数吗?怎样才能获得大正方形的准确边长?最后,提出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有多少种方法剪小正方形可以拼出大正方形?两个小正方形最少要剪多少次才能够拼出大正方形?各种剪小正方形的次数组合在一起,有什么规律?由于形象直观,动手与动脑结合在一起,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知识在不知不觉中便传授给学生,并被学生深刻理解.

二、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让数学融入生活

原始人结绳记事或许就是最早的数学应用方式.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深入,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具体接受能力出发,在教学中列举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例子,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处处存在,从而建立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用数学的方法思考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在节日的时候,很多同学家中会用梯子挂灯笼、贴对联、贴福字等.一个梯子长8米斜靠在墙上,墙面与地面是垂直的,通过测量得知梯子底端与墙的距离是4米.教师可以提问:现在梯子的顶端有多高?如果梯子顶端的高度需要下降1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应该怎样移动?移动多少米?这个与实际结合很紧密的问题,更容易让学生形成形象的思维,比单纯的线条、三角形等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很容易得出梯子与墙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梯子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当提出高度需要下降1米时,问题就更深入一步,学生按照前一步得出的结论得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边两条边,再次运用勾股定理求得另一条边,减去最初的距离就是最后的结果.两个问题都是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同时,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的难度大一些,经过两次提问能够被大多数同学解决,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用处,增强学习的乐趣.

三、通过质疑与分析结合,让数学融入生活

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人都有从众心理.”这里的从众心理就是随大流思想.很多电视节目上有通过提问让一批人选择站队的游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人明明选对了,但多数人选择了另一个答案,于是他发生动摇,最终放弃自己正确的答案,临时追随多数人却被淘汰.坚持自己的正确答案,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对错误的答案敢于质疑,这是十分可贵的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面对不同的声音敢于坚持自身的看法.有这样一个练习题:门的尺寸为宽3米、高4米,一块长6米、宽5米、厚0.1米的木板是否可以通过?为什么?相信很多学生会马上想到运用勾股定理a2+b2等于c2,求出门的对角线长度为5米,而木板的宽度恰好是5米,于是得出能够通过的结论,而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通不过的结论.这时教师要积极肯定不同的意见,增强勇于表达不同看法的勇气.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木板是有厚度的,而这恰恰成为判断对错的关键,故发出不同声音的学生掌握了真理.老师在教学时可以继续提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时期,初中数学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采用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开动大脑,把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