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高德胜:清醒地认识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限度/潘希武:重构学科教学的德育内涵与方式

点赞:8954 浏览:209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唐燕、高德胜:清醒地认识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限度

唐燕、高德胜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第6期撰文指出,尽管现代学校自认为应该责无旁贷地教授道德,然而种种现实因素似乎又在解构此职责,致使其饱受“德育低效”的诟病.现代学校可以进行道德教授,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大规模、划一性的道德教授图景,以及知识化教学和规范化管理实现的教育效果,成为现代学校其道德可教性的理由.然而,蕴含在现代学校道德教授背后的种种理论检测设并非自明.无限可能性和可教性的人性检测设,使得现代学校道德教育无视人的有限性与复杂性;而建基在个体与社会经济利益一致性基础上的道德教育目标,使得现代学校模糊了人的真正利益所在;诉诸知性德育与惩罚教育,使得现代学校道德教育只实现了对人行为的型塑和控制.因此,受限于这些成问题的理论检测设,现代学校无法追求和实现更高的道德教育目标.

尽管现代学校的进步在于以新的人性检测设为基础,实现了对大多数人的道德教育,但是,现代学校依旧面对古老的道德教育难题:道德是否可教.现代学校进行道德教授所预设的人性基础及使用的手段,只是为了方便达成它所追求的现实目标,即对人行为的规范和控制.而着力于此目标是以放弃仰望更高的道德,以及偏离道德教育的真正目标为代价的.因此,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限度,并为人更高的道德追求和道德需要开辟空间.

唐燕、高德胜:清醒地认识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限度/潘希武:重构学科教学的德育内涵与方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道德教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潘希武:重构学科教学的德育内涵与方式

潘希武在《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第11期撰文指出,学校德育的学科渗透这一提法显然存在着一个检测定,即学科教学与德育是相分离的,并且德育的主要真谛还是依托专门的机构、教师或实践活动,而学科教学只是辅助.基于这一检测定,学科渗透的通常做法是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利用学科教学内容开展道德说教.这一提法从根本上否定或隐蔽了学科教学本身具有的德育内涵,否定了学科教学作为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现有的专题德育实践、学科渗透以及知识教学模式使学校独特的德育内涵和功能基本丧失.


学校独特的德育内涵和功能表明,学科教学本身应当具有深刻的德育内涵,而且应当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应当是通过理解世界,通过做事,通过交往与合作,使学生获得意义的构造和行为方式的构造,进而更好地理解和通达世界.因此,当前要重建学科教学的德育内涵与方式,必须改变学科教学模式,提供开放式的、生活建构的、促进学生交往世界形成的学科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对世界的通达,让学生在学科教学形式中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在相互交往的集体世界中进行自我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