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学科的国际评估

点赞:4134 浏览:1331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学科国际评估不仅有助于高校了解本校学科的发展情况、国际地位,而且有助于高校学科在国际上得到承认,并为学校的整体建设指明方向.通过对英、美、中三国高校学科国际评估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高校学科国际评估值得关注的几项重要指标和因素,并对学科国际评估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 键 词:高校;学科;国际评估

作者简介:张光辉(1980-),男,河南郑州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讲师.(河南郑州45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二〇一二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224004506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71-02

一、学科国际评估的现实意义

当前时代,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是两大主流趋势,一方面加速了知识型劳动人才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各国亟需制定互认的教育标准或学科评估标准;另一方面意味着学科专业的竞争和发展不再囿于本国的教育体系,学术交流、信息共享应当立足于国际视野.在我国,为提升科技教育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一些高校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尽管观点各异,但毋庸置疑的是,拥有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的学科是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鉴定学科国际地位的方式就是学科国际评估.

学科评估国际化进程一般有两个思路:一是制定的评估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二是相关学科专业的评估组织之间建立合作并实现互认.[1]本文所指的“学科国际评估”主要就是邀请某一学科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在了解学科各方面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科的国际定位做出评价和建议的过程.通过学科国内评估,可获得本国社会和学界的认可.而经由学科国际评估,首先有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情况、国际地位,从而清楚把握自身定位;其次有助于学科在国际上得到承认,也有利于所创造的成果(人才、技术等)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最后也为学校的整体建设指明了方向,学科评估中的指标体系等都是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的内容,学科专家和管理人员的建议是学科建设、发展和评估的重要参考.

二、我国高校学科国际评估与英美高校比较

1.我国高校学科国际评估概况

我国目前的学科评估工作主要是围绕国家或地方重点学科的选拔进行.评估的主体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或政府委托的写作技巧机构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开展有目的的学科遴选工作.

(1)学位中心的学科排名指标.我国的学科评估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组织,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自愿申请参加.根据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以下简称“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学科发展状况分析及排序,又称“学科排名”.2002年至2008年共开展了两轮学科评估,2012年进行第三轮学科评估.第三轮学科评估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在前两轮的基础上做出较大调整.注重反映一级学科整体实力,包括一级学科范围内的客观指标:“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与创作”、“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参考国外学科评估的标准,结合我国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学科的“学术声誉”作为主观评价指标.[2]

(2)高校自发的学科国际评估指标.近年来,为配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少数几所国内知名高校率先“试水”学科国际评估,例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其中,清华大学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先后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电子工程等12个学科进行了国际评估.根据清华大学的评估过程和结果可以发现,评估口径既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影响等相对宏观的方面,也涉及教师聘任、研究方向、课程设置、育人环境等相对微观的细节.其他高校的学科国际评估指标基本相近,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学科评估指标主要有科研成果、科研环境、学术声誉和学生培养等.高校评估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影响三个方面.


2.英美高校学科国际评估概况

学科评估最初是作为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一部分而建立.开展学科国际评估、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既要立足于本国实情和已有基础,也要借鉴国外成熟实践、参考国际惯例.英、美等国实施学科评估由来已久,并分别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评估体系.

(1)英国.英国的教育质量保障以政府和民间多元参与为特点,主流的学科评估对教学评估和研究评估各有侧重,分别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QualityAssuranceAgencyforHigherEducation,简称QAA)对院校进行审查;由英国组织(高教基金管理委员会)及其他专业机构负责实施的全国性大学科研评估(theResearchAssesentExercise,简称RAE);此外,还有如《泰晤士报》(TheTimes)等民间机构发布的商业性大学排行榜.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侧重点各不相同,以下仅就《泰晤士报》的大学排行榜指标做一简单介绍.

《泰晤士报》有两种排名:一是大学按综合情况排名,二是大学按学科排名.按学科排名中采用了四项指标:教学评价——度量学科的教学质量,原始信息来自QAA等机构的学科评审;科研评价——度量学科的平均科研质量,原始信息来自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RAE的科研水平评估;入学标准——度量21岁以下入学新生中学高级水平考试A-级分数的平均数;毕业生目标——度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2)美国.美国的质量保障体系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专业认证和院校认证.[3]院校认证是为了证明整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整体实力,而专业认证主要关注那些为进入某特定专业或职业做准备的教学计划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门职业性专业往往与公共生活、安全相关,涉及医药、法律、建筑、商业等,一般不涉及基础的传统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4]因此,本文主要关注院校认证的评估指标.院校认证,即学校内部的认证,其特点是根据学校的整体工作模式和学校的预定发展目标,采用定性方法评估学校,以尊重高校的多样性和自主权.[4]主要分为:

我国高校学科的国际评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科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是院系层面的评估和学生层面的评估.院系层面的评估主要是学院(系)的发展情况,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以及对围绕学术发展的各种软件和硬件条件的评价.评估范围不仅包括人才培养,还包括科研等学术事务,是一个综合评价的过程.评估主要着眼于该学院或系的未来学术发展,为了提高学科的人才培养、发展、科研等综合学术水平.例如伯克利大学,系层面的评估着眼于学院(系)的未来发展,主要围绕“何去何从”展开,即:我们是谁?现在的位置?5年到10年内我们期望的位置?如何达到那个位置?如何明晰提高过程?这一层面的评估与我国的评估不论在评估方式还是流程方面都比较相似,但评估目的不同.美国高校院系层面的评估通常与学校的战略目标相结合,通过评估战略与学校工作的进展情况,学校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以实现目标.

二是学生层面的评估一般由院校研究办公室承担,主要是对学生产出的调查研究,包括考试成绩、基本技能、就业情况、学习成果、校友调查等针对学生个体的评估.评估结果一般为:“无条件通过”、“基本通过”、“延期认证”、“不通过”等.另外,从微观层面看还包括项目评价、核心课程评价、学生评教等针对学术的评估,包括教师资格条件、教师调查、学校氛围调查等针对教师的评估,以及针对财政、设备、资助的调查研究等评估环节.

3.学科国际评估值得关注的重要指标和因素

总体而言,英、美、中三国的学科指标既有共性(如以教学和科研为重),也各具特色.通过对三国高校学科国际评估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国内外高校学科国际评估值得关注的几项重要指标和因素.

(1)关注教育过程的输入和产出.评估指标既考查学科的“加工”质量,也反映了学科的吸引力.如英国QAA强调学生产出(所应达到的最低学习绩效);泰晤士大学排名将入学门槛和毕业生发展两项指标摆在与科研和教学并列的位置;美国的院校认证也有专门针对学生层面的评估.

(2)关注学科及院校的自身发展.除一些营利性的商业机构外,包括英、美以及部分国内开展国际学科评估的高校在内,多数评估都淡化了竞争性的排名.所反映出的新趋势是:结合学校整体战略规划,关注学科建设的自我完善、未来发展,提高学科内部的质量保障能力.如英国QAA学科评估原则用“质量提高”取代“问责”.

(3)关注不同学科的指标差异性.英国QAA、中国学位中心都依据学科特点设计不同的评估指标,而美国的院校评估更是从高校的某学科内部自下而上发起评估,充分体现差异化.除学科分类评估外,指标的重要影响程度也体现出差异性,如RAE分别对三个一级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

三、关于高校学科国际评估的政策建议

1.根据学校发展战略,有阶段、有层次地合理设计学科评估方案

学科评估需要以学校整体战略规划为指导,关注学科建设的自我完善、未来发展,并通过具体、细化的计划,本着高质量原则在较长时间内阶段性、持续地开展评估工作,从而提高学科内部的质量保障能力.学科所在的学校(院系)是评估的实施者,又是评估的接受者,通过自我评估,实现学科的自我诊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关注学科行业影响力,评估学科国际地位

首先,根据专家访谈和问卷调研,本课题认为国际化程度应列为学科评估的重要考核指标.作为学科的国际评估,在客观评价学科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的进展时,应当充分结合其国际化程度,甚至将国际化独列为一个指标,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清晰罗列评价指标所需的信息要点,避免与其他指标重复.

其次,评价学科整体水平的指标体系应具有国际可比性,在设计个别特别的具有中国特色甚至学校特色的指标的基础上,应尽量采用国际通用指标.即使在采用如国家重点学科数、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千人计划专家数等这些中国特色指标的同时,也需要在评估手册中详细对这些指标的内涵进行清晰的说明;学科的划分也应尽可能与国际接轨,覆盖面不能太窄,要有利于引导学科参与国际交流与国际竞争.

3.结合学科自身特色,科学制定评估指标

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的不同对指标权重进行适当调整,灵活运用指标体系.

其一,指标观测值应根据学科做调整.本研究建议学科国际评估按照人文社科、理科、工科、医学、农学五大学科分类,就相同的一级指标分别赋予不同的二级指标或观测值.如对于“学术研究与应用”指标的一项观测值“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情况”:理科采用的是SCI、MEDLINE、CSCD期刊源;医学和工科采用的是EI、CSCD期刊源;农学采用的是SCI、CSCD期刊源;人文社科则采纳SSCI期刊源.

其二,不同学科一级指标的权重也应有所差别.根据本研究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各类学科都较为重视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与应用,但对“支撑条件”的权重看法则存在较大分歧.其中,工学最注重支撑条件的建设,而人文社科最弱.因此,针对这两种不同学科,支撑条件的权重设定也应有所倾斜.

4.评估原则重培养过程与未来发展

其一,评价学科整体水平时应主要评价学科的功能、产出、效率和效益,而不应过分着重评价学科的现状、条件和规模等,如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重点学科数,重点实验室数等.

其二,关注学科建设的自我完善、未来发展,摒弃学科评估的竞争排名观念.关键是确定学科是处于国际领先、先进水平还是国内先进水平,同时要识别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学科内部的质量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