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作文再启蒙

点赞:4752 浏览:185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目前,大部分初一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作文水平低下,内容空洞,感情苍白,无病,写作能力还未真正形成.为了改变现状,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真正提高,我认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写作再启蒙,主要从“激发作文兴趣,匡正作文习惯,规范作文程序”这三个方面入手.只有这样从基础脚踏实地做起,再配以教材中切合实际“序列”进行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效提高,中学作文教学才会迎来万紫千红的大好春天.

关 键 词:再启蒙激发兴趣匡正习惯规范程序

近年来,广大考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在中考中,作文得分一直处于偏低水准,优文乏见,病文颇多.对这个问题的反思,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除对作文教学认识的模糊,作文训练的失误诸多原因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原因,便是对学生的作文启蒙教育未能搞上路.

凡是参加过监考的同志,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高中生在作文时总是刷刷在试卷上写来,均是落笔成“文”,但其中真是出于己作的好文章不多.

本人曾对本校初一(6)个班的学生进行两个问题的问卷调查.题一是:“你欢喜写作文吗?”题二是:“你作文时所写的内容是如何考虑的?”问卷答案统计的结果是:百分之九十三的学生回答“不欢喜写作文”,百分之八十二的学生回答“写作文时,首先考虑从哪本看过的作文选上找内容.”

学生说了真话.不欢喜写作文,作文时从作文选上生搬硬套,眼下在大部分初中学生中具有普遍性.尤其是初一为最.笔者本学期批阅的初一头两篇作文的感受是:好作文是“借”的作文选上的,剩下的便多是内容空调,言不及意,文不规范,错字病句成串的劣文,或者叫不成文.

笔者对初一学生作文现状的描述绝不是在责怪教师作文教学的失误,也不是危言耸听,目的是引起从事作文基础教学的同行们的重视.而最重要的是抓好中学,从初一抓起.初一作文教学必须从零开始,完成再启蒙的任务.

初一作文再启蒙从哪入手呢?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笔者以为首先要从“激发作文兴趣,匡正作文习惯,规范作文程序”这三个方面做起.

一、兴趣:开启睿智之手

初一作文再启蒙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在一篇回忆他小学启蒙老师的散文中温情地写过,他的文学之路是他小学的启蒙老师因他用“因为”“所以”造句,而受老师表扬所激起的作文兴趣开始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大家公认的道理.兴趣,像一只有力的大手,开启着学生作文睿智的火花和灵光.兴趣深厚,表现欲就强烈,思维处于亢奋状态,于是,便会产生超常的睿智,便会在作文中追求至善至美的佳境.

理论总是灰色的,现实之树才会常绿.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道理,没有一个语文老师不知道,但在教学实际中却又会有意无意地扼杀学生的作文兴趣.

比如说,作文前给学生说路子,找范文,这就在无意中引导学生作文时抄成品、搬例文;比如说,对学生的作文要求“多、严、高”,这便给学生造成了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的畏惧心理;比如说,判分吝啬,多数60分,多数评语不是批评,便是套话,这就是使学生产生了认真不认真反正一个样的思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如何让兴趣这只巨手拨起学生睿智的琴弦?笔者认为:和学生换一个位置,站在到初一学生的位置上去,以初一学生的心理去看初一学生作文,以初一学生的实际去命题,去指导,去批改.如是,作文的要求就不会“多、严、高”,作文批改时便会不吝啬分数,作文的命题便不会“难于上青天”.

努力去寻找学生作文中的亮色,哪怕是极差的作文,也要找一两处相对好的词语,加上圆圈,写上一两句鼓励性的评语,让学生看到希望,鼓起信心.许多丑小鸭兴许会变成美丽的天鹅.培养和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诸如利用语文课讲读中趁机激发,介绍名人作文故事以典型激发,开展多种第二课堂活动相机激发,作文批改评语中鼓励激发,作文讲评中表扬激发,开设班级、学校习作园地让学生发表激发等只要我们老师时时想到去“激”,学生一定会“发”起来的.

无疑,时时想到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是作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每一位新接班老师都应考虑到这一点,初一语文任教者更应该谨记于怀.

二、习惯:导引思维之手

兴趣有了,如果没有良好的作文习惯,仍然不会使学生作文上路,同时,兴趣也不会长久.初一语文的任教者,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匡正遇题想抄作文选的错误作法,须从培养学生作文构思时正确而积极的思维方法入手.

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作文中良好习惯是:认真审题,认真构思,先想后写.如何想?就反映了思维的“正”与“误”.庸者一味地引导学生抄“样子”,借例文,智者则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就题生发,抒写真情实感.

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就是一步步设计需要跨跃的台阶并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攀登.初一学生正确的作文习惯应该是“我以我笔写我心”,读题、审题、做题(作文),一步步地认真做过,想清楚了再动手写.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真真实实的自己和周近的人和事.

为了有利学生这样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者必须在命题上紧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也就是让学生写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坚持以让学生有材料可写为原则.同时,教者还必须在作文指导中作正确的导引.比如让学生写以《夸妈妈》为题的记叙文,在示题之前,先让同学们夸自己的妈妈,夸得好的大家鼓掌.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必然争着夸.火候一到,立刻示题,让学生带着对妈妈美好的回想进入作文,写出来的作文定会有血有肉,真切感人.

学生有了良好的作文习惯,坚持了思维的正确方向,作文中学生便会以“我”为中心去拓展,写出不再是移花接木的赝品,而是流自内心的华章来.同时,培养了学生科学而以严谨的作文习惯,使之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不仅对作文大有裨益,也将会对学生终生产生良好的影响.三.程序:点铁成金之手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就习惯是作文中导引思维之手;那么,程序便是作文中的点铁成金之手.严格程序,就是严密作文过程中的步骤,这是作文中对初一学生予以作文过程的规定.

学生的好文章不是老师改出来的,也不是老师压着“多读”出来的;而是按作文的程序学生自己磨出来的,悟出来的.老师的责任是让学生按程序操作,使之点铁成金.

作文过程中应该遵循的程序是什么呢?大体上应该是“想、写、改、誉”这几步,想清楚了,写出来,改满意了再誉写.想,包括审题、立意、谋篇;写,是将想的内容变成为文字,这其中又包括写提纲,打草稿;改,是对草稿进行锤炼,重点就是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有时还包括立意和取材.有了前面这些扎实的功夫,誉写也会自然用心了.

作文过程中“想、写、改”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最主要的是“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指学生自己改),文章不厌百回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史料记载,列宁在中学读书时作文的操作程序是:在草稿纸上拟定提纲,然后把另一张草稿纸竖着对折,在纸的左边一半打草稿,将右边一半空着.然后在草稿右边对草稿进行补充、修正,一直到自己以为满意时才认真誉清交给老师.这对我们是极有启示的.

笔者认为,现在大部分老师规定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学生)两课时内完成作文是值得考虑的.应该加长作文时间,一周一作,就让学生在一周内完成,从周一出题周五收缴,并在一周内规定每天对作文“程序”中各步应完成的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去改,自己去磨,自己去点铁成金.但这不能不分年级,搞一刀切,而应该先慢后快,逐步压缩每一程序时间,到了初三,便能在考场限定的时间里写出切合大纲要求的文章来.

对初一学生进行作文再启蒙是必要的.因为通过再启蒙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匡正作文时的思维错误,严格作文过程中的步骤.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作文品格就可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做人品格.文如其人,作文如做人.从这一点来说,再启蒙工作对学生终生将有深刻影响.故而,这项工作意义是深远的.

对初一学生作文再启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刚上初一的学生正处于人生阶段的变换期.初一学生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正是告别童年进入少年的时期,此时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将产生一个嬗变.小学的东西已经朦胧而去,留下的印象不再深刻.新的东西他们容易接受,并留下深刻印象.因而从头开始以全新的角度去指导他们作文,他们便会很快地接受并步入轨道.如果我们大同小异地沿袭小学那一套,过了初一,再予匡正将花数倍功夫,甚至对部分学生(或者是大部分学生)都难以奏效.初一承前启后,初二初三甚至高一都不可能和初一相比.初一对人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奠基意义.

初一时,学生具有了浓烈的作文兴趣,养成了良好思维品格、思维习惯,坚持了严密的作文步骤,在以后的各个学段里,无论采用“用语→构段→谋篇→立意”,或“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或“观察→分析→表达”等哪种方式列序训练,都能使学生不再说“空、套、检测”话,都能使学生情发于衷,言出于衷,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人们认识世界都是由“必然王国”逐步到达“自由王国”的.作文教学所追求至美境界是让学生“出口成章”、“落笔成文”,而达到如此佳境,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作文的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严密的程序.目前学生的作文实际要求我们任教者这样做.这样再配以教材中切合实际“序列”进行训练,中学作文教学将会迎来万紫千红的大好春天.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临海农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