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感创造力培养: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

点赞:6896 浏览:230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20世纪90年代,JamesR.Averill提出情感创造力概念,试图把创造在认知领域取得的成果引入情感领域,为创造力和情感研究提供了结合点,也为儿童能力素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强调儿童的创造力不仅包含从认知的角度通过探究和解决问题,还蕴含从情感的层面克服儿童思维惰性,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关 键 词:儿童;创造;情感;情感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39-02

斯腾伯格认为:“创造力是一种产生具有新颖性(即独特和新异性等)和适切性(即有用的、适合特定需要的)工作成果的能力.”[1]情感虽然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体验中非常重要的成分,但情感与智力领域长期尖锐对立,使得情感与创造之间的关联始终被抑制或被忽略.事实上,情感性评价依赖于精细区分复杂的和压力环境的能力,信息加工同样运行在环境评价与情感反应之间.Averill提出“情感创造力”(emotionalcreativity)的概念,指出了情感领域的创造问题,试图解释情感在个体发展和文化演变中的适应性及开创性的改变.尽管联合的方式和程度不同,但是认知与情感行为差异并不表现在其所依据的心理加工机制上(如:知觉、记忆、联想等),且心理机制对认知和情感行为都具有调节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认知领域重要表现的创造,也同样可以适用于描述情感领域的某些变化[2].

一、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情感创造力

情感创造力是体验和表达真实而有效的混合情感的一种能力.如果情感提供价值,称为情感创造力.如果情感导致伤害,则称为情感失调(emotionaldisorder)[3]Averill&Thomas-Knowls描述了高情感创造者的个性所具备的7个方面:(1)能够更好地整合多种有冲突的情感体验(比如,孤独、高兴、愤怒),并能使用符号形式(包括语言符号)进行恰当的表达;(2)能够进行复杂的情感性评价,把较多的刺激纳入解释,并且得出较多成熟的结论;(3)探究积极情感体验的意义,真实感受和理解自己的情感;(4)对他人的情感和行为进行深刻地思考,并适应别人的需要和目标;(5)能够更好地容忍自我或他人的情感冲突,不被规则所束缚;(6)体验到较少的社会标准化情感的感受(即社会某种情境下对应的具有某种情感);(7)能从别人感受到威胁的地方,发现转变的契机[2].例如,Frankl描述了纳粹集中营罪犯的恐怖生活,如果一个饥饿的囚犯偷了一小磅土豆,被发现了就要判处死刑,还要对全体囚犯进行熄灯一个晚上的处罚.夜幕降临时灯突然灭了,一些囚犯的脾气变得异常糟糕.这时所有的人在黑暗小屋里都是又冷又饿,每个人的情绪都非常低落.检测设一个人产生了想要的念头,可能不久他就会真的死去了.在这个黑暗小屋里经历的痛苦情境,特别是在不能否认情况的严重性时,大多数人无法想象而处于绝望的状态,但一个具有很高的情感创造力的人,他会创造想象积极情感,倾向于激发情感转移,试图让对这段痛苦的经历重新建构,这样体验的情感就会不同.例如,他会对狱友们说:记得以前战争成功和幸福吗?没有人能从我们自己的记忆中带走快乐.我们的朋友、亲人或上帝始终在看着我们,他们不能接受我们对自己已经放弃了希望,应该让他们发现我们克服困难的经历而自豪,而不是让他们知道我们是怎样悲惨地死去[4].情感创造个体在情感能力上存在差异,类似于智力并不能保证创造一样,驾驭情感的能力也不能必然保证情感创造.那么,情感创造力的意义就在于:①强调生活的意义;②情感创造力的源泉是想象一个真心、爱心的情景,想象自己会有美好的未来以帮助自我生存.③增强积极情感的体验,能够提升持久性和人们对未来的情感积累.

二、情感创造力的特征

Averill指出情感创造力的测量主要以“新奇的(novel)、有效的(effective)、真诚的(authentic)情感症状的发展”为主要标准[4].

1.新奇的:即体验不寻常的情感.不管是个人拥有的过去行为,还是涉及更宽泛的社会接受,在某一方面都涉及到的是新颖和独特的情感理解.既可以与个体以往的行为相比较,也可以与广泛的社会期待相比较,这种情感变化的新颖程度代表情感的独特性.

2.有效的:即从自我和他人的情感中学习.情感对于个人和群体都要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情感是认同的重要基础,情感改变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对解决产生情感的问题起着作用.如在危险的环境中,产生恐惧的情绪,使个体迅速地从险境中逃跑.从短期来看,有效性依赖于情感所达成的目的.

3.真诚的:即敏感而真实地表达情感.真诚包含着对现实丰富深刻的领悟.情感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价值观.一个有创意的情感反应以某种方式折射出个体关于世界的价值和信念,是自我具有活力的一种真实表达.

三、儿童情感创造力的培养

Kaufman分析指出“不同的心境(mood)与创造思维的不同成分相联系[5].”复杂情感的体验和灵活处理,表明儿童积极情感效能的随机应用.通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能够急中生智地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达到良好效果,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的前提是保持冷静的头脑和选择情感策略的能力.情感的创造性体验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也随着突发事件的发生、判断和解决等过程而不断变化.在不同的层次和种类上,创造情感反应发生着变化[6].情感创造力能够使情感的反应符合实际状态的内外情境.Zenasni等人对述情障碍和情感觉察能力的研究表明,识别表情与产生异于他人的体验情感存在负面性的相关[7].因此,情感创造不仅需要知识技能和理解,而且需要培养儿童忍受变化无常的环境、应对风险能力和鼓励艺术性情感创造等能力[8].

儿童通过问题解决产生成功的情感体验,能提高利用情感信息和创造教育机智的能力[9].情感创造可以根据儿童自己的能力体验和创造性表达情感,单独的情绪体验比问题解决更需要充分反馈,从而产生适合于当时情境的、适当的、原始的情绪反应.例如,描述一个儿童看到受伤的小猫时,她说:“当我和朋友听到隔壁有呜咽声音,我们奔跑过去,打开门发现一个小宠物,她受伤了,旁边流了一大滩血,它稀少的皮毛已经打结,它喵喵哀号着,但它仍然活着等”这个描述中已经产生了少量的、新异的、适合于情境的情感体验,是情感创造力的一个具体的表现,体现了同情、怜悯、欣喜等情感体验的变化,从而救助这个小宠物,体验成功的情感.情感创造力还要求发散思维,包括操作和转换体验,从而使问题在情感维度上有效地解决.例如,以色列的儿童经常处于战争中,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儿童的情感能力,特别是情感创造力.通常幼儿教师会采用各种方法让儿童学会应对可怕事情,以在情感方面减轻儿童忧虑和不安.检测如在经历了一次公共汽车爆炸的恐怖事件后,教师会有意避免谈论具体的伤害事件,防止因为痛苦的情感产生而造成心理障碍,而是采取情感转移的方式,通过“点篝火”的游戏,以减少儿童对火的畏惧,消除爆炸后儿童的消极情感,始终用一种积极的方式带给孩子光明和希望[10].四、儿童情感创造力的积极教育启示

重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首先要注意儿童与外界社会环境的互动,正如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儿童生活的环境,对儿童情感学习和创造发展具有典型性的影响,进而影响其人格的发展.培养儿童的情感创造力,既要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要充分考虑儿童生活的情感生态环境,其中包括儿童的同伴接纳、家长教育方式、教师的引导以及在社会活动中的个体、群体等影响.儿童情感创造力的培养,能够丰富人际情感的多重体验,帮助儿童适应环境,并创造积极的自我和陶冶儿童的高尚品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对儿童发展的启示:积极体验中的情感创造.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表明:①积极情感具有拓展人们瞬间知行的能力.与社会需要相适应,能够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积极情感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拓展儿童的认知与行为范围,促使儿童能更有效地获取和分析信息,从而采取创造性思维选择更恰当的行动.②具有建构和增强个人资源的功能.积极情感能增强人的心理适应性,具有长效性和弥散性,可以不断提升情感幸福感.重视儿童积极情绪的培养,探索并实施积极情感培养的策略,从另一方面,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更好地怎么写作于社会.例如,鼓励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仅从认知上让儿童把从众、刻板的被动思维变为综合、有序的主动建构,也有利于儿童体验成功的喜悦情感,从而保持快乐感,更好地改善和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2.对教师培养的启示:情境教学中的情感创造.教师在儿童的创造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观念、能力素质、方法及创造的教学情境,决定着儿童情感创造品质的培养.情境教学的开拓,充分重视了情感对认知的促进作用.通过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创造一个具有、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营造一个和谐的创造空间,选择一个有吸引力的主题,让儿童想象力自由、健康的发展,儿童教育才真正实现了知、情、意的统一.赫尔巴特认为,区别优秀的教育者和拙劣的教育者的界限就在于教师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机智生成于教学情境中,是“作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自然地展现一种行动方式,它“首先依赖于人的情感或敏感性,仅仅从遥远的意义上依赖于由理论和信念形成的判断”[11].教师情感的真诚表达,对教材内容的情感赋予,能够改变雷同的、枯燥的表现方式,特色化情感表达不仅形成了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如果教师只是用统一的教案,共性化的课堂模式,教学参考书的简单复制,必然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和教师自身的职业倦怠.只有教师注重对教材的情感注入,才能使特定时空中的“情感”真正成为“自己的情感”,成为以教师的情感风格为灵魂的“课堂”.例如,于漪老师的寓情于教,声情并茂,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都创造性处理了教材的情感等,创造地提供给儿童多方面的美感、爱情主义情感等多种情感体验.


3.对家庭教育的启示:转移升华中的情感创造.情感创造是个体获得人生意义的深刻洞察力.一种情感的存在可以产生或升华成为另外一种情感.经过情感的丰富和陶冶,不仅能折射出儿童个人的情感信念,也如同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道德洗礼,使情感升华达到更高的境界.例如,向儿童提问:“突然发生火灾,你应该怎么办?”把儿童害怕、恐惧、忧伤等消极情感转化为冷静、积极应对及坚强的意志等品质.对于一些不可避免的灾难信息,人们不能只停留在情感的诉求,而是要用审美的力量升华悲情,更重要是把悲伤、怜悯等情感转化为对灾难理性反思,充满勇气去追求自我完善[12].对于儿童的发散思维、创造想法都给予及时地鼓励,这也是情感创造在解决问题中的必备条件与思维过程.

总之,过去的情感与创造的研究在于探讨不同类型的情感对创造力的影响.而Averill提出情感本身是创造化的产物,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从新的角度揭示了创造力的内涵,并对开始关注消极情感适应问题和积极情感创造取向,在儿童创造力发展和培养方面,应该引起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