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的反思

点赞:5470 浏览:194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1.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教师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就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了.所以,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浅显的、在书本上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们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喜欢上语文课.


2.放开标准,激活思维

一些教师课前都事先设计好了环节和问题,为了达到相应的预期标准,一层一层地将学生往问题上拉,向标准上套,教学环节看似紧凑,实则原味失尽.教学的目的不是将学生的思维定位于教师预定的标准上,而应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创新.如果教师把自己思考所得的关于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写法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后要学生从课文中寻求证据来证明教师的正确,这不得不说是典型的注入式.在整堂课中,学生的个性化思维首先被固定在一个必须认同的现成结论中,而这个必须认同的结论又被教师和学生理解为最终的知识真谛.教师在教学中,要放开标准,以开放、活跃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释放学生内在的感悟,这样的课堂才算生动活泼.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的反思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儿童文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放飞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毫不吝惜地让学生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鼓舞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幽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五彩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言语兴趣.计算机多媒体正好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渗透力极强的教育信息.电教媒体声像并茂,方便、直观,感染力强,视听结合,且图像活动变化,能展示情节,容易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兴趣,产生情感共鸣.因为美的画面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文时,学生虽然见过大自然的美景,可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时应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姿多彩的秋景图,学生眼中有景,心中那“五彩缤纷”、“你争我抢”、“瓜果飘香”的美景自然而然涌现出来.再配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秋的丰收、秋的希望,引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这样的课在学生心中引起圈圈美丽的涟漪,全靠多媒体的帮助.

5.利用网络百科全书式的资料库,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互联网的发展,校园网的建设,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学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课本等一些文字教材,网络已成为一个取之不尽的、应有尽有的资料库.学生利用网络可以补充大量课外知识,开阔视野,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新的知识习得方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考方式,让学生借助网络搜集资料,解决相关问题,学会积极主动地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小学语文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陶冶情操,比如上完一堂课,可以指导学生上相关学习网站阅读类似美文,或布置作业搜集一些名人名言,利用丰富的网络将语文课堂有机向课外延伸.

6.利用儿童文学资源

将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阅读,能为儿童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适应他们的智力兴趣爱好;孩子来到世上,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他们渴望快快长大,渴望体验许多不知道的事情,但同时在成长的路途上他们又会经历失落与痛苦,这时儿童文学作品就是他们最好的旅伴,给予他们纯净、抚慰、信心与温暖,作品中美好的情感、多彩的世界能给他们带来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体验,丰富他们的生活,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满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所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儿童文学作品理所当然地应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