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点赞:30682 浏览:1437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科学课;德育;为人师表;挖掘教

材;联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3)

24—0048—01

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教书育人,对孩子的德、智、体、美等方面进行基础性培养和开发,为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基础.所以,作为学校教育中的科学课,也必须承担起德育的重要任务,我们通过课题组教师对科学教材中的德育资源的整合和挖掘,结合日常课堂教学活动和社区开展的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实现了寓德育于科学教学中.

一、为人师表,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不论从自身的形象还是教师体现出来的精神来说,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学生一往情深的爱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高尚的师德,这种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的具体化.这种师爱一旦让学生体会到,就会“亲其师”且“信其道”.教师有了这种爱,在教学中就能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就能关注、尊重和赏识每一个学生,就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的罗森塔尔效应.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学生往往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义.

二、挖掘教材,进行德育渗透

在备课时,笔者努力做到挖掘教材,揭示“知识点”和“德育点”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把二者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例如,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在教学时,笔者介绍了我国的古代建筑,特别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故宫、赵州桥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敢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紧迫感.又如,在开展六年级下册《探索宇宙》单元的教学时补充介绍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及时收集了我国人造卫星发射的成果、火箭发射领先世界等事例,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紧迫感.通过多种手段向学生渗透爱国思想,做到晓之有物,情有所动.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保护环境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联系生活,进行德育渗透

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空间.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对防止环境恶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许多学校已把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作为学校新型的道德目标,把保护环境作为学生自觉自愿遵守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注重环保意识培养的实效性.其实,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与技能教育,对学生进行生态环保意识教育,让学生学会利用水力、开发荒地、重造森林和调整人口流动,掌握有效的手段处理大自然,是学生急需掌握的特殊本领.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课老师,笔者给学生从小就灌输和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课堂上,笔者和同学们一起互动,让每个学生懂得,在这个地球上,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有生命的物质,如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等.这些生物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组成了这个大家庭.人是地球的主人,作为主人,每个人都有义务和权利保护好地球.譬如,笔者针对沙尘暴专门抽出一节课,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什么是沙尘暴?人类的哪些活动导致了沙尘暴的产生?沙尘暴的产生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方法治理沙尘暴?随后又播放了一些沙尘暴对人们的生活生产造成影响的录像,以此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切实懂得了环保的重要.这样,学生不仅从事物外部表现的现象上了解了事物变化的原因和互相关系,而且透过现象认识到了实质性的问题,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活生生的事实极大地触动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大家不仅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更感受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与此同时,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都能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也得以培养形成.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