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读后感

点赞:9556 浏览:424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1925年,当时44岁的鲁迅写了一篇散文:《风筝》——鲁迅想起儿时扼杀了弟弟爱放风筝的兴趣而倍感后悔.

这篇散文从鲁迅在北京所看到的“远处原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诧异和悲哀”写起,由眼前的景观回忆起儿时在家乡放风筝的情景.对他而言,惊异的是平时在家乡都是阳春二月的时候才放风筝,可是他竟在北京寒冬的时候看见有人在放风筝.这令他想起了自己曾经扼杀了弟弟的“风筝梦”的情景.

鲁迅利用季节在时空的跳跃下来引出这件“风筝事件”,对于风筝的颜色、形状等细细描述.虽然文章中的风筝“显示出憔悴可怜模样”,但周围热闹的春天景色依旧把春意带到大地.这篇散文在这两段构成了一个层次,引起了下文对鲁迅不让弟弟放风筝这件事情的具体描述.

鲁迅先说明自己对风筝的“不爱”,甚至是“嫌恶”,同时也将这沉重地心情转移到弟弟的身上.因此,鲁迅也顺理成章地反对弟弟去放风筝.哥哥的威严、风范,迫使弟弟只好“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鲁迅看着弟弟因为风筝的升落、缠绕中的风筝被解开而高兴的情形,却认为这一切都是“笑柄”“可鄙”的.

接下来这几个段落,都是在描写后面事情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整篇散文的关键.鲁迅不让弟弟放风筝,弟弟也不敢放,只得偷偷地做风筝,却被哥哥发现了,手忙脚地想把风筝隐藏起来.他看着哥哥把快完工的风筝践踏,感到绝望,没有一句抗辩的话.而身为哥哥的鲁迅发现弟弟正在瞒着自己做风筝的时候,毫不留情地“伸手折断蝴蝶风筝的一只竹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于是,鲁迅似乎得到了完全的胜利,傲然地留他站在小屋里.

鲁迅的威严以及弟弟的弱小形成强烈的对比,形象地写出鲁迅小时候不让弟弟放风筝这种在他眼中“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为后文的发展和结果埋下了伏笔.文中“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描写出作为哥哥的鲁迅利用粗暴的行为来管束自己的弟弟,回忆起当年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自己简直在虐杀弟弟的精神.在这个段落中,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鲁迅满满的懊恼和悲哀,以及自我谴责的精神.

鲁迅阅读了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后,得知“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但这已经是多年后的事情了.于是,鲁迅想起了当年虐杀弟弟对风筝的兴趣的事情,从而感到心情异常的沉重.

接下来,这篇散文就用了很长的篇幅,描述作者满满的懊恼以及想要为这件事情补过.鲁迅想了许许多多的方法想要为这件事情画上个完美句点的时候,却因弟弟的一句“有过这样的事情吗”而感到更深一层的悲哀.鲁迅永远不会有补偿的机会了,“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过往的错误永无改过的那一天,简直就是悲哀中的悲哀啊!这件事后,鲁迅对以往的事情进行了深沉的思索以及深刻的反省.鲁迅通过这一连串的回想,抨击中国当时的封建思想,也引发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快乐地生活在自己的天地中,拥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呢?


最后,这篇散文的开头与结尾的呼应也是一种特色.鲁迅利用冬天寒冷的天气来讲述自己想起童年时代所发生的事情为开始,也利用冬天的寒冷的情景来表达自己非常的寒威以及冷酷,以一并带走无可把握的悲哀来作为结尾,以景衬情,首尾呼应.

初读了这篇散文后,知道鲁迅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才会剥夺弟弟的兴趣.但是,鲁迅是知错必改的,这充满自省精神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风筝》读后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儿童教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指导教师:刘惠斌)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