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范文系统的特点

点赞:13340 浏览:502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语文教材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实际情况和语文教学需要而编写的用于教学或与教学有关的材料,它是构成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沟通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纽带.语文教材由范文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助读系统四大系统组成.其中,范文系统是语文教材的基础,其他三个系统都是依托它构建的.范文即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言语材料,是学生课堂语文学习最主要的课程资源.范文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应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换句话说,语文教材中的范文应该依据科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进行选择和编排.

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人教版《语文(高中必修)》范文系统的特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语文课程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近年来,语文教材变化较大,涌现出许多版本.自2003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来,各地根据自身情况,编写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高中语文教科书,最终通过教育部审查的有五部教材: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鲁人版、粤教版.其中使用版本最多的仍旧是人教版教科书,地方版本以苏教版为主.本文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的范文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高中语文范文系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共有79篇范文.其中古诗文39篇,约占课文总数的49%;现代诗歌4篇,约占课文总数的5%;现代散文6篇,约占课文总数的8%;中外小说戏曲和话剧9篇,约占课文总数的11%;各种实用类文章21篇,约占课文总数的27%;带有星号的自读文章有23篇,约占课文总数的29%.从现代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选文具有如下特点:

一、结构合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课程重在掌握课程结构,他说:“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1]”而掌握课程结构,就是要理解构成课程知识系统诸多要素之间有意义的联系,也就是一门课程的基本观念,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也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此来看,为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掌握教材结构的安排,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改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布鲁纳还指出,为了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化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学习方法上应该运用发现法,要重视引导学生按照教材由浅到深的编排序列进行自我发现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注重对学生内部动机的激发,强调求知是主动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展开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教科书的编写要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科知识结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水平,采用螺旋式序列安排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一改旧版本每个单元范文体裁驳杂的面貌,而是每个单元的范文体裁都相同,总体上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结构形态.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知识点分布在各篇文章当中,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例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主要是现代新诗,该单元有三课共四首诗歌,第一首较为短小且容易理解,其他三篇的篇幅依次变长,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刚入高中的学生适应高中语文的学习;第二单元主要是古代文言叙事散文,共三篇范文,第一篇依然是短小精悍的范文,其他两篇的篇幅的长度和难度都逐渐增加;第三单元主要是现人记事的散文,共有三篇文章,写人记事散文的各个知识点散布在这些文章中.知识点融汇在几篇文章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学习、复习和迁移;第四单元主要是现代新闻和报告文学,同样也体现了上述的编排规则.这四个单元的范文包括现代诗歌、文言散文、现人记事散文和实用类范文等,可以说是整个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必修二至五的教材在此基础上难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以此形成螺旋上升的结构.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2].同一单元,同一个知识主题,同一个图式.多篇在语言、结构或内容方面相似的典型例文被安排在一起,有利于学习者作为图式学习的例子,自己发现知识的结构和规律,也有利于学习者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必修一选择的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诗歌、小说、短小精悍的优美散文,这样的安排符合高一新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帮助他们适应高中生活,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内在动机.


二、适应发展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其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3].用维果茨基的理论来看,语文教科书的主要任务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个“最近发展区”,以此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要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努力编写出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科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范文和其所包含的知识结构,是在学生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设定的,既承接初中语文知识,又有所提升,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必修二是在必修一的基础上设定的,以此类推每册课本的编制都是在前一册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到最后达到整个高中阶段所要学习的总目标.这样的范文安排和知识结构排列,使学生跳一下才能够得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古诗文占整个高中阶段范文将近一半的篇数,可见古诗文在高中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从诗歌方面来看,必修一选择了一首的词和三首现代诗歌,用这些高中新生易于理解的范文把诗歌引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难度,选择了7篇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古诗.必修三按照螺旋上升的形式,选择了7篇高难度的、经典的律诗,以此来逐步提高学生诗歌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这种选文的安排符合学习者循序渐进展开语文学习的规律,也成功地为学习者创造了“最近发展区”.

三、便于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自主生成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学生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情境中建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教科书的编写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选择范文的出发点,创设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提供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的范文系统[4].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范文在单元的安排上很有特色,每个单元都有一篇或者是两篇自读课文,一般这些课文都分布在单元的最后一篇或者是两篇(有的一篇文章包含两篇范文).这给学习者创造了充分的自学条件.例如,必修二第一单元,这个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写景状物散文,共三篇文章,第一篇《荷塘月色》和第二篇《故都的秋》是精读课文,第三篇《囚绿记》是自读课文.学生在精读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掌握了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些基本知识,也拥有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第三篇文章,用已经掌握的认知结构来建构其文本意义.不仅有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加深对写景状物散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注释:

[1][3]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第39页.

[2]何更生,金艳艳:《认知心理学与语文课程——现代心理学派与语文课程研究之三》,学语文,2006年,第一期.

[4]严晓婕:《人教版与粤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之比较》,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5月.